楊燕屈
摘要:隨著現(xiàn)代化教育的發(fā)展,德智體美勞要全面均衡。其中體育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幼兒投擲能力培養(yǎng)很重要,評價幼兒投擲能力的一個重要指標是“沙包擲遠”,要想促進幼兒投擲能力的發(fā)展,在體能測查中投出好成績,必須要加強練習,調動家長的積極性。
關鍵詞:投擲能力;練習;積極性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要求“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讓幼兒擁有健康強壯的體質,才能讓他們更陽光、開朗、活潑、主動、積極、勇敢、自信、合作的長大。《 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指出的“鼓勵幼兒進行鉆爬、攀登、投擲等活動,發(fā)展幼兒動作的協(xié)調性和靈活性,鼓勵幼兒堅持下來,不怕累”的宗旨,以幼兒健康發(fā)展為中心,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fā)展為總目標來淺談有效開展幼兒園體育活動中“投擲”活動。
一、目前幼兒園的投擲活動存在的情況。
當前,幼兒體育鍛煉已受到幼兒教育者的普遍重視,體育鍛煉中是投擲能力健康評價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幼兒投擲能力培養(yǎng)很重要,許多幼兒園開展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投擲活動,然而投準和投遠距目標的要求還有一些距離。對于任何通過投擲活動有針對性地、有效地增強幼兒體質、和諧發(fā)展幼兒的身心,許多教師還比較模糊。有的教師對投擲認識不全面,投擲的形式、內容比較單一;在投擲活動中教師提供的器械較少,供幼兒可操作性不多;投擲游戲的過程中存在等待時間過長,不符合幼兒的心理需求,在投擲活動中注重幼兒良好的心理發(fā)展不夠全面等現(xiàn)象。
必要的器械能激發(fā)幼兒的活動興趣,為幼兒的練習提供物質保障使投擲活動形式和內容多樣化。
要提高幼兒投擲鍛煉的質量,教師需在組織形式及內容編排上進行改革,要有目的、有計劃地讓幼兒在生動活潑的活動中鍛煉體質、發(fā)展能力。教師可采用分散開放式開展活動,以自制的多樣器械為主,如:用垃圾桶制作各種動物邀請小朋友喂小動物吃東西進行投準練習,運用沙包和廢舊瓶子制造各種炸彈等自制器械進行投遠練習,網(wǎng)球、有重量的彩色紙球(可在紙球中放入一些廢舊的橡皮泥等物品增加重量)、帶響聲的物品等。讓幼兒在教師的輔導下,選擇自己喜歡的內容和同伴進行投擲鍛煉,讓幼兒具有選擇權,使投擲活動更豐富,從而培養(yǎng) 良好個性和養(yǎng)成自覺參加戶外體育活動的好習慣。
二、注重教師在投擲活動中的指導策略
教師作為體育游戲的組織者、指導者,其直道策略對幼兒游戲興趣起著重要的作用。教師游戲化的指導語、積極的肢體語言能激發(fā)幼兒的運動動機,使他們在愉快的游戲過程中發(fā)展動作、培養(yǎng)良好的心理品質。
1.注重教師在投擲活動中的游戲化的指導語。
由于小班幼兒具有擬人化的思維特點,他們對情緒化的體育游戲特別感興趣。教師頭戴頭飾,并用擬人化的口吻與幼兒交流,他們的積極性會很高。如教師頭戴小猴頭飾,對幼兒說:“孩子們,你們看,樹上有好多核桃呀(即帶鈴鐺的掛飾),我們拿出小球,看誰打得多?”孩子們會興高采烈地開始投球擲掛飾,樂此不彼。
2.積極的語言和肢體語言。
如果有的小朋友擊中了,教師可以用豎起大拇指、贊美的眼神、熱情的擁抱,“哇,你打中了,真是能干的好寶寶!”等方式及時肯定孩子們的表現(xiàn),語言肯定要注意表揚的內容要具體,從而強化幼兒好的行為和品質。對于屢擊不中的幼兒,教師在觀察其動作的基礎上,教師應該給予的激勵與方法指導,增加了成功的幾率。對于旁觀的幼兒,教師先分析他為何站著不動,是在觀察同伴的動作,及時糾正她的動作。
3.教師的動作示范。
此外,教師正確的動作示范也很重要。在學習一項新的動作技能之前,教師必須給幼兒一個正確的動作示范,必要時要將動作分解,引導幼兒逐步學習。
三、將投擲活動的練習落實在每日戶外活動中。
每日的戶外活動將體能投擲活動與每日的戶外活動緊密結合起來。教師要養(yǎng)成提前準備好體育器械,有計劃、有目標地組織幼兒參加戶外體育投擲游戲,從而保證“快樂投擲”落實到實處。特別是班級體能弱項,開展有針對性的體育游戲外,教師還要“見縫插針”有意識地利用零碎時間,組織幼兒玩相關的游戲。這樣一來,就能將體能測查、戶外活動、體育課幾根線擰成一股繩,將“快樂投擲”活動到實處,可謂一舉多得。
四、注重家園共育
教師結合平時的練習和測查,會發(fā)現(xiàn)有的幼兒經(jīng)過老師的多次指導,投擲能力仍得不到提高。教師可以和家長交流指導孩子練習投擲的方法,從而引起家長對自己孩子體能發(fā)展的重視,并建議家長多抽時間陪孩子練習投擲動作,在享受親子游戲快樂時光的同時,讓孩子的投擲技能得到提高,家長的身體也得到了鍛煉。
五、投擲活動中促使幼兒品德習慣得到發(fā)展
幼兒在投擲活動中不僅要承受運動生理負荷,而且還要承受運動心理負荷,讓幼兒在投擲活動中承受一定的運動心理負荷是提高幼兒心理素質、發(fā)展完善個性的很好途徑。能承受一定的運動心理負荷,需要有堅強的意志和抗挫的能力。這正是我們需要培養(yǎng)幼兒具有的品質。在在投擲活動中,孩子們手腳觸地向前進,心情愉悅,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由此產(chǎn)生 。
總之,教師要針對性地積極開展投擲活動,在鍛煉幼兒身體協(xié)調性和靈活性的同時,要有效地促進幼兒健康心理的形成。調動一切可能的因素,是體育活動中投擲游戲內涵得到豐富和發(fā)展,適應時代的需要 。
參考文獻 :
[1]教育部《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
[2]陳幗眉、馮曉霞、龐麗娟《學前兒童發(fā)展心理學》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3]范惠靜《幼兒園體育活動指導》人民軍醫(yī)出版2001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