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慧
摘要:做好小學低年級班級管理工作需要注重良好習慣養(yǎng)成教育;需要做好家校共育工作,從而發(fā)揮教育合力;需要教師用愛心澆灌、用賞識激勵;需要我們進行滲透式教育。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班級管理
低年級班級管理工作對小學生在德、智、體等多方面的和諧健康發(fā)展都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產(chǎn)生著重要的影響。特別是低年級的小學生剛走進小學 校園,無論是行為習慣,還是紀律意識等,都需要教師加強引導和訓練。下面我將結合工作實踐,對低年級班級管理工作展開詳細探討,并與大家分享近年來在班級管理中所采取的一系列重要舉措。
一、 注重良好習慣養(yǎng)成教育是關鍵
低年級的小學生,特別是一年級的學生,他們是從幼兒園升入小學的,對他們進行良好行為習慣和道德品質(zhì)的養(yǎng)成教育就顯得特別重要。然而孩子們形成良好 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不是一朝一夕,一節(jié)課、兩節(jié)課,也不是一天兩天就能養(yǎng)成的,養(yǎng)成教育需要在整個教學管理過程中常抓 不懈。平時的課堂教學是我們對學生進行良好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養(yǎng)成教育的重要場所和主陣地。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教師以知識的傳授為主,忽視了學生的習慣養(yǎng)成教育。新課程改革以來,我將課堂生活變?yōu)榕囵B(yǎng)學生紀律意識,養(yǎng)成文明禮貌習慣的主要陣地,在課堂上進行常規(guī)訓練,對他們進行多方面的行為準則教育,培養(yǎng)孩子們的學習責任意識,提高他們自覺、自律、自我調(diào)控的能力,從而為課堂教學中順利完成教與學的任務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最終實現(xiàn)教學相長。對于低年級的小學生來講,教師需要在這些小事上花些時間、費點工夫。作為低年級的 一名老師,我們要意識到學校無大事,但處處皆教育。只有使學生具有了良好的行為習慣、形成了美好的道德品質(zhì),日常教學工作才會健康地朝前發(fā)展,并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如在課堂教學中,我會提醒孩子們“眼離書本一尺,胸離課桌一拳”,通過反復訓練,加上順口溜的提醒,孩子們會形成良好的坐姿,從而在養(yǎng)成良好 學習習慣的同時,也促進他們的身體健康成長。
二、做好家校共育發(fā)揮教育合力
無論是在哪個階段,進行班級管理絕不是只要教師擁有激情和熱情就可以的。對于德育教育來講,它更需要家庭教育的參與,家校共育,發(fā)揮教育合力,才能真正取得實效,也才能使學校的教育不至于功虧一簣。新時期,家校共育強調(diào)合作。教師要掌握良好 的溝通技巧和溝通策略,并通過多種途徑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清楚每個學生的家庭背景,重視 家庭教育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為了提高家校合作的質(zhì)量,雙方必須相互尊重與信賴,假如雙方都互相討厭對方,那么家校合作就成了天方夜譚。如果遇到事情雙方還互相推諉,也勢必無法做好家校工作。為此作為學校一定要制定家校共管的長效保障機制,使家長學校等機構真正發(fā)揮作用。
由于現(xiàn)在的家庭比較重視孩子的教育,但各個家庭具體的要求又不同,因此教師要抓住這一點,在家校溝通中針對不同家庭對待孩子的態(tài)度和提出的要求,采取不同的策略進行溝通。如有的家長認為孩子口頭表達能力不強,希望通過學校教育可以提高孩子這方面的能力。針對這一情況在家校溝通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抓住契機跟家長匯報孩子在教師提問、小組討論中,在口頭表達方面的進步,哪怕是細微的、點滴的進步也要跟家長溝通,從而使家長相信學校的教育,使他們樂于配合學校的工作。當然也不要掩飾孩子的錯誤和缺點,更不能站在權威者的視角來教訓家長,不能引起家長的反感,不然很可能會適得其反,無法實現(xiàn)教育目的。
三、愛心澆灌、賞識激勵之下靜待花開
低年級的小學生年齡還特別小,他們在幼兒園時老師像媽媽那樣對待他們,照顧他們的生活,教給他們知識。但是到了小學,教師可能會把主要精力放在傳遞知識上,有時會忽視了孩子們其他方面的需要。有的孩子剛上小學一年級,還不太適應學校的學習與生活作息,因此可能總也做不好,也得不到老師的賞識和表揚,有時還會特別擔心自己犯錯誤,導致自己不能愉快地學習和生活。此時教師就應該在教學之余做學生的好朋友,通過多種形式與他們交流、溝通,在生活中的小事上關心、愛護他們,逐漸走進他們的心靈,用師愛溫暖他們的心靈。對于那些學習比較好的優(yōu)等生,教師要賞識,一句“你真棒”會使他們變得更好,也使他們感到老師時刻在關注著他們的成長;對于學困生,教師一定要抓住他們的閃光點,并放大亮點,使他們產(chǎn)生自信心,從而促使他們能夠積極主動地不斷追求上進。親其師,信其道。當教師像媽媽那樣關心、愛護他們時,孩子們一定會樂于接受教師的教育。此時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對他們產(chǎn)生重大的影響。如我們班上有個孩子的家庭比較困難,我發(fā)現(xiàn)他缺鉛筆時就會主動送給他一枝。孩子們發(fā)現(xiàn)我非常關注 這個小伙伴,也悄悄地為他塞一塊橡皮,送給他一個作業(yè)本,等等。作為教師千萬“莫以善小而不為”。在教師的愛心澆灌之下,讓我們靜待花開;在教師的賞識激勵中,讓孩子們快樂成長!
四、抓住時機進行滲透式教育
現(xiàn)在孩子們的教育環(huán)境與以前有所不同,因此在對孩子們進行教育時,教師不能再靠口頭的說教,而是要通過滲透的方式,在潛移默化中實現(xiàn)教育的目的。這就需要教師認真觀察孩子們學習與生活的情況,解讀孩子們的行為,也許在一件小事當中,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一個教育契機。如,有一天,在課堂上,當教師要求孩子們拿出筆來畫一個表格時,有一個孩子忘記帶筆了,當他請求同桌借給他一枝筆時,他的同桌特別不情愿,最后還是沒有借給他。教師發(fā)現(xiàn)這件事情后,沒有置之不理,而是抓住這件小事,以“學會分享”和“認真整理書包”這兩個主題,組織學生開班會,在班會上,大家共同討論當小伙伴提出合理的請求時,我們是否應該分享;為了改掉丟三落四的毛病,我們一定要養(yǎng)成認真整理書包的好習慣,而且要自己親自整理,不讓父母包辦代替。遇到這樣的事情,以前我總是生硬說教,但收效甚微。通過開班會的機會,讓大家一方面及時了解班上發(fā)生的事情以及近期的情況,另一方面培養(yǎng)他們良好 的習慣和道德品質(zhì),促使他們不斷成長。
低年級是為整個小學階段,甚至一個人幸福的一生打基礎的重要時期。因此我們一定要努力做好低年級的班級管理工作。本文結合工作實踐,總結了小學低年級班級管理的策略,以期促進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及美好品質(zhì)的形成,提高他們的綜合素養(yǎng),促進家校合作,提升班級管理的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晁瑾娜.談如何做好小學低年級班級管理工作[J].中國校外教育,2017(12):35.
[2]孔娜.小學低年級班級管理中的德育教育探索[J].中國校外教育,2014(S2):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