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癌癥雜志》日前發(fā)表的一項新研究顯示,癌癥患者如果確診前曾患過心理疾病,他們的死亡風險會更高。因此專家建議,醫(yī)生在治療癌癥時應關注患者的心理疾病史,而患有心理疾病的人則更應注意防癌。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等機構研究人員以67.6萬名加拿大癌癥患者為研究對象,分析他們在癌癥確診前5年接受心理疾病治療的情況。結果發(fā)現,接受心理疾病治療的程度越高,癌癥患者的死亡風險就越大。
例如,與沒有過心理問題的癌癥患者相比,那些曾因心理疾病就醫(yī)問診的癌癥患者,癌癥死亡風險要高出5%;如果患者曾因心理疾病住院治療,這一風險甚至會高出73%。而且,這種現象在膀胱癌和腸癌患者中尤其明顯。
研究人員說,這一結果表明,心理健康對癌癥患者生存率的影響可能比先前認為的要大,嚴重抑郁和壓力可能會阻礙免疫系統(tǒng)發(fā)現和攻擊腫瘤細胞。因此在治療癌癥時,醫(yī)護人員也應關注患者的心理疾病史。
不過研究人員表示,這項研究的結果只是顯示出確診患癌前曾接受心理疾病治療的癌癥患者死亡風險更高,但并沒有證明兩者具有直接的因果關系,出現這種關聯的原因還有待進一步查明。
此外,未參與這項研究的英國癌癥研究會高級臨床顧問理查德·魯普認為,這項研究還表明,接受心理疾病治療的患者應注意定期接受癌癥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