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 邊秀芳
【摘 ?要】寫作是通過語言文字進行溝通、表述的過程。它是培育學生語言溝通能力和表達能力的主要途徑,寫作的過程包含了創(chuàng)造性和認知性。它是語文教學中的主要組成部分,能夠培育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發(fā)展。隨著新課程的逐漸推進,教師將個性化教學融入其中,根據(jù)學生情況展開不同的教學方式,逐漸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提升寫作能力。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快樂作文教學法激發(fā)學生對寫作的興趣。本文分析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對小學生高年級學生采取快樂寫作教學的措施。
【關(guān)鍵詞】小學生;高年級;快樂;寫作能力;策略
在小學語文實踐教學中,小學生普遍對寫作課不感興趣,認為寫作是沉重的負擔,教師認為自己的教學效果不佳導致學生寫不出好的作文,寫作水平一直得不到提高。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教師一直是教學的主導者,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新課標的要求下,學生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這使教師更加注重學生的個性需求,滿足學生的興趣愛好,這樣更有利于積極地開展作文教學活動。
一、傳統(tǒng)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小學生的情感能力受限
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情感的感受能力和表達能力較弱,思維邏輯運用與情感表達能力尚有欠缺,加上小學生詞匯量普遍較少,他們所掌握的語言詞匯、語句表達不足以表現(xiàn)真實的內(nèi)心感受,這也使學生覺得寫作很有難度,從而對寫作產(chǎn)生畏懼情緒,對寫作沒有積極性。
(二)作文模板限制了學生的想象力
在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寫作十分注重格式,教師給學生準備的寫作模板模式固定,沒有新意,過于呆板,這在無形中限制了學生的想象力,束縛了學生表達真情實感。小學生的寫作變?yōu)榱朔段哪7聦懽?,寫作的?nèi)容也不是自己的真實生活,而是“別人的生活”,在這種寫作環(huán)境下,學生很快會失去對寫作的興趣,學生的主動性變差,寫作教學活動更難以開展,形成了惡性循環(huán)。除此之外,如果學生在小學階段就養(yǎng)成了對別人的作品生搬硬抄的習慣,那么對他初高中的寫作會產(chǎn)生極其不好的影響,對個人寫作水平的提高無益。
(三)學生缺乏“榜樣”
在小學階段,小學生對于事情的辨別能力較差,但是接受能力較強,經(jīng)常出現(xiàn)盲目跟風的情況,因此,一個好的榜樣對學生健康成長極為重要。這時候,教師的角色就變得尤為重要。教師作為學生們的“帶頭人”,一定要成為學生心目中的優(yōu)秀榜樣,時時與學生分享自己的寫作成果,與他們交流自己的寫作心得,積極地引領(lǐng)學生開展作文教學活動,讓學生喜歡上自己,進而愛上作文學習。
二、小學高年級學生快樂寫作能力的教學方法
(一)建造和諧的師生關(guān)系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日益上升,教師從主導者轉(zhuǎn)變?yōu)橐龑д?。教師需要與學生建造良好的關(guān)系,能夠更好地帶動學生的積極性和自主性,促進學生對寫作產(chǎn)生興趣,提高自身的寫作能力。小學語文教師需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通過課堂上有效的互動行為,讓學生在自由、有趣的課堂中發(fā)揮想象,不斷進行探討,激發(fā)學生潛在的寫作興趣和愛好。
(二)用閱讀指導寫作
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先要調(diào)動學生對寫作的積極性。在快樂教學法中,教師應指導學生閱讀更多的書籍,逐漸形成愛閱讀的好習慣。久而久之,閱讀不再是休閑方式,而是轉(zhuǎn)變成一種興趣愛好,通過閱讀文學作品,不斷積累知識與詞匯量,掌握部分寫作手法,明白作者表達的情感并感悟其中的深刻道理。教師可以將閱讀與寫作相結(jié)合,讓學生寫閱讀筆記或者讀書心得,根據(jù)不同題材進行寫作技巧的聯(lián)系,不論從寫作技巧還是情感上都會有所提升。此外,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對經(jīng)典文學作品進行再創(chuàng)作,例如:對學生們熟悉的“龜兔賽跑”再創(chuàng)作,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們能夠快樂寫作。
(三)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
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學生們從活動中獲取快樂,并將活動引入寫作教學中,抓住學生們愛玩的天性,培養(yǎng)其寫作興趣。教師可以根據(jù)寫作內(nèi)容設計各種各樣的主題活動,例如:在講到記事文“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四大要素時,教師設計一個“錯位游戲”讓學生們分別寫出時間、地點、人物以及正在做的事情,將紙條分別投入與四要素相對應的容器中,再分別從容器中找出一張紙條組合成一句話,內(nèi)容將會非常有趣。通過游戲,讓學生們對寫作四要素的印象更加深刻。
(四)對學生開展創(chuàng)意教學
怎樣對學生進行寫作方面興趣的培養(yǎng),是語文教師最關(guān)心的問題。寫作興趣也能夠讓學生寫好文章,因此,對學生寫作興趣的培養(yǎng),不僅是寫作課堂教學的關(guān)鍵,也貫穿于整個語文教學中,所以教師需要全面地進行創(chuàng)新教學。
以往的教育模式約束了學生的想象力與表達方式,快樂教學法要求教師轉(zhuǎn)變教學觀念,根據(jù)學生的特點制定合適的教學方案。教材內(nèi)容通常較為枯燥,這就需要教師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打破傳統(tǒng)觀念,不斷提升自身教學水平,打造高效的全新課堂。充分利用當代新信息網(wǎng)絡技術(shù),配合創(chuàng)新的教學模式,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展開教學。例如:小學階段有很多看圖寫作,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shù),為學生們展示與寫作主題有關(guān)的圖片或者影片,為學生提供素材的同時,讓學生們借助觀看圖片或影片感知事物,從中找出自己想要表達的情感。引導學生進行大膽思考,能夠提出自身不同的想法與意見。教師在教學中增加思考問題的出現(xiàn),不斷引導學生進行思考探索,培養(yǎng)學生的活躍思維,激發(fā)學生想象力,達到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的目的。
(五)對學生進行鼓勵式教學
點評是作文的組成部分之一,也起著教師與學生交流的作用。教師應通過對學生的鼓勵來激發(fā)學生寫作的信心。教師對學生寫出的文章進行評價,要帶有鼓勵性的評語,不要在寫作初期對學生提出過高的要求,讓學生有成就感的同時,增強學生在寫作方面的信心。“賞評”需要教師用欣賞的目光和態(tài)度對待學生。寫作教學中最重要的就是,保持學生的寫作興趣。因此,在寫作教學中,教師應對每位學生進行表揚,哪怕極小部分的閃光點。學生寫作完成都希望教師能夠?qū)ψ约哼M行贊揚,給予肯定的鼓勵。教師對學生作文進行批改,既是一種對學生的尊重,也是對學生思想的理解,學生和教師之間獨特的交流方法,教師和學生進行心靈溝通。教師在批改學生作文時,能夠從文章內(nèi)容中掌握學生的部分想法以及生活情況,觀看到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教師同時也是學生的“朋友”,文章末尾簡單幾句話的批注,卻有可能改變學生的一生、影響學生的一輩子。因此,教師在進行作文批改時,多些對學生的肯定鼓勵,雖然文章可能不夠好,但總會有部分內(nèi)容是值得肯定、贊美的。教師經(jīng)常進行鼓勵的正面評價,學生能夠感受到信心,也是教師培育學生寫作興趣的關(guān)鍵。學生在閱讀教師的批語之后,能夠感受到教師對他的關(guān)心和期盼,促使學生認識到自身在寫作方面的不足和缺點。通過日常教學中的正確指導,積極地進行自我改正,糾正錯誤的地方。通過教師的肯定和鼓勵,不斷激發(fā)學生產(chǎn)生寫作方面的興趣,從而使學生逐漸感受到寫作并不是一件難事,逐漸產(chǎn)生對作文的興趣。
三、結(jié)語
小學寫作教學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需要教師不斷努力,在教學過程中多方探索,不斷積累經(jīng)驗結(jié)合實際,運用快樂寫作教學法對學生展開教學。多方面地培育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使學生個性化達到最大程度的發(fā)揮,不斷鼓勵學生進行大膽創(chuàng)作,在文章中充分表達出自己真實的想法,全面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實現(xiàn)學生個性化寫作的教學。
參考文獻:
[1]曲虹.小學生高年級快樂寫作能力策略的研究[J].考試周刊,2017(45).
[2]佚名.小學高年級快樂作文的教學研究[J].學周刊,2019(13).
[3]佚名.小學高年級快樂作文的教學研究[J].小學生作文輔導:讀寫雙贏,2019(1).
[4]佚名.放飛心靈,快樂作文——淺談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趣味性[J].小學生作文輔導, 2018(4).
(責任編輯 ?范娛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