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
【摘要】語文課堂的語文味首先應該是瑯瑯的讀書聲,讓學生在朗讀中感知,在朗讀中感悟,在朗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朗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部編版一年級下冊《荷葉圓圓》一課的教學中,筆者指導學生采用多種形式朗讀課文,讓課堂因朗讀而充滿活力,因朗讀而充滿濃濃的文化氣息。
【關鍵詞】朗讀;《荷葉圓圓》 ;指導
一、案例描述
《荷葉圓圓》是一篇輕快活潑的散文詩,這首散文詩通過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魚兒四個小伙伴的語言展現(xiàn)了荷葉的美以及荷葉給它們帶來的快樂,詩歌洋溢著濃濃的童真童趣。在執(zhí)教第二課時時,筆者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訓練,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和感悟;通過讀中悟,悟中讀,讓學生獲得情感熏陶,享受審美樂趣。教材文本大都蘊含著無限的浪漫和詩意,語文課堂要讓情感流淌,就要以課堂朗讀為主要策略,指導學生讀出文字的趣、意、情。下面以《荷葉圓圓》一課為例,談談筆者在語文課堂上的朗讀指導。
【片段一】
師:課文除了荷葉,還向我們介紹了哪些小伙伴?
生: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魚兒。
師:在這四個小伙伴中,你最喜歡誰呢?
生:我喜歡小魚兒/小蜻蜓/小青蛙/小水珠。
師:自由朗讀課文,你最喜歡哪個小伙伴,就朗讀與它相關的文字,邊讀邊配上動作。
(小組內可以分角色讀,可以配合表演,還可以互相評價。)
師:誰愿意為大家展示一下你的朗讀?
生1朗讀小水珠的文字,做出舒服地躺在搖籃里的動作,還不停眨眼睛。
生2朗讀小蜻蜓的文字,做出蜻蜓展翅飛的動作,并在座位周圍盤旋。
生3朗讀小青蛙的文字,蹲在椅子上,并有節(jié)奏地發(fā)出“呱呱呱”的叫聲。
生4朗讀小魚兒的文字,并和同桌合作,一個表演荷葉,做出舉傘的動作,另一個在他周圍快樂地游來游去。
(每個學生讀完,都請一個小組內的同學對他的朗讀和表演進行評價。)
師:瞧你們一個個多么快樂呀!讓我們一起加上動作快樂地讀一讀吧!
全班一起加動作表演讀。
【片段二】
出示PPT,顯示文中四個小伙伴的相關文字片段,標紅“躺在、立在、蹲在、捧起”這四個詞語。
師:請同學們自由讀一讀這四段文字,注意老師標紅的詞語,從這些詞語中,你能猜猜它們與荷葉在一起時的心情嗎?
分別請學生朗讀四段文字。
師:通過顯紅的文字,你來猜一猜它們的心情如何?
生1:小水珠躺著真快活,在荷葉上滾來滾去,把荷葉當成滑梯,可開心了!
生2:小蜻蜓飛了很久累得要命,正好看到一大片荷葉,趕緊立在荷葉上休息休息,說不定還順便在水里產卵呢!
生3:小青蛙把自己當成了歌星,把荷葉當成了舞臺,蹲在荷葉上放聲高唱,小魚、小蝦、小烏龜全都游過來聽它唱歌。
生4:小魚兒一會兒用嘴巴吐泡泡,一會兒用尾巴使勁拍打,水面上不斷地冒出美麗的水花,它們還比賽誰的水花又大又美呢!
師:你們看,這四個表示動作的詞,用在不同的角色身上多么恰當,又是多么有意思,讓我們一起美美地讀一讀這四段話。
【片段三】
課件播放荷塘此起彼伏的蛙鳴音效。
師:小青蛙們在放聲歌唱,你們聽出來它們在唱什么了嗎?
生1:小青蛙在唱,今天我捉到了許多又大又肥的蟲子,肚子吃得飽飽的。
生2:小青蛙在唱,這個荷塘里的小魚小蝦真多,我交到了許多好朋友。
生3:小青蛙在唱,這里的荷葉又大又圓,荷花也美,我以后就一直住在這里了。
生4:小青蛙在唱,我要把我的好朋友都叫來,讓它們也到這個美麗的池塘居住。
師:誰來學一學小青蛙,為大家放聲歌唱,把想說的話都唱出來。
再請學生模仿小青蛙放聲歌唱。
(學生情緒高漲,呱呱聲、歌唱聲此起彼伏。)
二、案例反思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 在語文教學中,朗讀是一種最經常、最有效的教學手段,因此,教師應在課堂中經常采用朗讀這一手段,并對學生進行合適的朗讀指導。
1.動作表演朗讀,讀出兒童情趣
《荷葉圓圓》充滿童真童趣,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魚兒形象不同,豐富有趣。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內容在四人小組內進行自讀自評,從而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讀、評的學習中。通過在小組合作中分角色朗讀,尤其是動作表演讀,讓學生動口、動腦、動身,從而調動多種感官參與學習,讓學生感受角色,走進文本。學生在快樂地動作表演讀中,釋放了天性,讀出了對詩歌的理解,更讀出了童趣。
2.感悟詞語朗讀,讀出文字情意
朗讀,是學生與文本進行對話的重要形式。低年級學生更要通過朗讀,對文本進行理解,對文字進行感悟。如何讓一年級學生感受這四個動詞的妙用,朗讀無疑是最好的方式。于是在課堂上,筆者讓學生反復朗讀這四段文字,讀完后,讓學生通過這四個動詞猜猜小伙伴們此刻的心情如何。學生通過對這幾個動詞展開想象,感受到了小伙伴們的心情,感受到了作者用詞的精準,更感受到了這些文字傳遞的濃濃情意。在此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將話語權還給學生,并在學生進行匯報時,營造出輕松愉快的氣氛,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使課堂氛圍情意綿綿。
3.想象畫面朗讀,讀出詩歌情感
在詩歌教學中,激發(fā)想象力是最為重要的教學策略,通過想象,學生才能體會文字描繪的意境和情感。學生的想象力是無窮的,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遵循詩歌的體裁特點,遵循學生的年齡特點,充分合理地采用“激發(fā)想象”這一教學策略,使其在詩歌教學中發(fā)揮作用。在此環(huán)節(jié)的教學中,筆者通過多媒體課件播放池塘蛙鳴,營造氛圍,先將學生帶入情境,然后讓學生想象小青蛙會放聲歌唱什么。學生的回答充滿想象力與無限童趣,使課堂趣味盎然。
三、結語
語文教學必須以朗讀為主,這是我國語文教學積淀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寶貴經驗。學生語言能力的提高,更多的時候不是靠掌握語言規(guī)則,而是靠語感能力。把文章讀得朗朗上口,對文章里的詞匯運用、詞語搭配、句子格式、語言格調十分熟悉了,則良好的語感就基本形成了,語言能力在此過程中也就得到提升了。我們的語文課堂應該常?;厥幹槵樀臅?、洋溢著綿綿的情意,那才是最具文化氣息的課堂!
【參考文獻】
親近經典 打下文化根基 熟讀成誦 書聲潤澤人生[J].新閱讀,2019(0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