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雪
【摘要】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是外語教學的重要目標。在閱讀教學中要突出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和閱讀策略以及閱讀技巧的訓練,這是閱讀教學的重中之重,這樣才能幫助學生掌握自主閱讀的學習能力。其中思維導圖就是一種行之有效的閱讀教學方法和閱讀策略與技巧。
【關鍵詞】思維導圖;閱讀教學;運用與探究
《英語課程標準》將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作為外語教學的重要目標,基于此,新版PEP教材在每個單元設有PartB Read and write& Part C Story time一定量的閱讀教學內(nèi)容。其目的主要就是通過內(nèi)容來培養(yǎng)學生獲取信息的能力,并提高學生對閱讀的興趣以及自信心的培養(yǎng)。與新版PEP教材配套的《活動手冊》中,也在每個單元設置了對應的閱讀板塊,旨在日常的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和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但是在現(xiàn)實的英語學習中,閱讀是學生學習英語的一大難點,在學習過程中遇到不少的障礙與困難。教師在閱讀教學這一塊也容易走進誤區(qū)。
《英語課程標準》中指出,閱讀課的任務在于著重提高閱讀理解能力,閱讀教學必須適當?shù)Z法詞匯知識的講解,突出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和閱讀策略以及閱讀技巧的訓練。所以如何在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訓練學生的閱讀策略和閱讀技巧,成了廣大教師研究的重要課題。其中思維導圖就是一種行之有效閱讀教學方法和閱讀策略與技巧,它越來越廣泛被應用在英語以及其他學科的教學當中,英語閱讀課教學也不例外。
一、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優(yōu)勢
思維導圖的特點就是運用線條、符號、關鍵詞、色彩和圖畫,把閱讀材料中枯燥的文字變成彩色的、容易記憶的、有組織性的圖,使得大腦的思維活動形象化、可視化。同時用思維導圖將閱讀材料高度概括化,學生可借助思維導圖更好地理解閱讀材料,掌握關鍵信息,利于提高記憶力、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力和自主閱讀的能力。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其優(yōu)勢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點。
1.激興趣
小學生的有意注意和抽象思維處于發(fā)展階段,仍然以無意注意和形象思維為主,這樣的認知特點不利于閱讀行為的開展。思維導圖中可愛的圖片、絢麗的色彩、變化的線條恰恰能夠彌補文字枯燥的不足,用這些元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思考和創(chuàng)作的興趣和熱情。
2.建架構
記憶在教學過程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通過鞏固的記憶,才能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的科學知識。有研究表明,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只需要記錄課程中的關鍵詞,可以節(jié)約50%到90%的記憶時間。思維導圖通過把閱讀文本中零碎的信息整合成圖像化的知識結構網(wǎng)絡,幫助學生迅速理清思路,在學習過程中保持集中的精力用于主題的學習。從而有效改善了陳舊機械記憶效果差的規(guī)律,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形成學習內(nèi)容易吸收,并長期記憶的有效方式。
3.煉思維
思維導圖是用圖像和聯(lián)想進行思維的工具,它體現(xiàn)了語言、文字、圖像三者之間的密切關系,讓人的左腦和右腦在學習過程中同時運行,訓練學生的思維。
在PEP的教輔教材中,不少閱讀材料在習題設計上采用了表格的方式來引導學生歸納文本信息,這種方法能夠幫助學生提取文本中的關鍵點,但是相對于思維導圖來說,表格僅僅局限了學生對該文本知識的歸納,學生發(fā)散性的思維并不能很好的體現(xiàn)出來。如果讓學生創(chuàng)作思維導圖,他們就會在原認知的基礎上不斷發(fā)現(xiàn)新的事物,刺激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習的過程變得刺激有趣。
4.培策略
思維導圖的創(chuàng)作過程須經(jīng)過梳理資料 ——匯總整合——形成導圖——添新內(nèi)容——長時記憶——修正完善等一系列的過程,通過這種閱讀策略的培養(yǎng),大大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掌握技巧,從而培養(yǎng)學生對閱讀有一種自然而然的自信心。
二、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運用
遵循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在閱讀課的三大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把握主題,應用思維導圖,引領學生展開閱讀。下面以Book5中 Unit2My favourite season PartB Read and write為例,進行展開說明。
1.Pre-reading —— 觀察文本中的圖片,激發(fā)話題,明確主題,運用思維導圖導入閱讀
教師引導學生觀察插圖,學生很容易就能夠捕抓到閱讀材料的主題與seasons有關。教師接著打開話題,詢問孩子們:“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 Which season does Robin like best ?/What's your favourite season?/What do you often do in…?/What do you wear in…?What colour is in…?/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等問題,讓學生自然地從生活走進課堂,自然而然地走進文本。再通過閱讀Title—Robin likes them all, 閱讀材料的中心“four seasons”就更是一目了然了。 教師此刻把思維導圖的中心“ four seasons”板書在黑板上,學生即可預測閱讀材料的大意。
2.While-reading —— 運用思維導圖構建框架,理解文本,培養(yǎng)閱讀策略
提高教學有效性是貫穿學習的主動脈。學生進入自主閱讀之前,教師要設計相關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幫助學生抓住文章的主干和關鍵信息,理解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培養(yǎng)學生把握文章脈絡,捕抓關鍵點的閱讀策略。
于是,在點明文章的中心后,教師在黑板上畫上思維導圖的框架,邊說邊寫上“seasons & colours”,并引導學生說出:“seasons & weather”“seasons & activities”呈現(xiàn)以下這幅思維導圖,引導學生抓住文章概要,有目的性地默讀文本,獲取信息,理解文本。
學生在思維導圖的問題引領下,通過默讀文本,完成思維導圖所要填充的信息,并且教師提供時間給學生進行小組的交流,讓學生去完善和補充信息。這樣,閱讀的過程設計成解疑的過程。當學生解答完這些問題之后,這些貌似零碎的信息通過思維導圖的呈現(xiàn),就以整體的形式呈現(xiàn)在學生的面前,幫助學生整體感知語篇的框架。
3.Post-reading——運用思維導圖復述文本,鞏固文本知識,并加以拓展
Post-reading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復述課文這一口語練習是檢查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鞏固文本知識的有效途徑。學生在復述的過程中,可以借助思維導圖,清晰地獲得文本的整體框架和主次信息,幫助學生有條理的組織語言,記憶關鍵點,在把握文本的基礎上,對文本進行再次的歸納和復述。從而加深了學生對文本的理解,達到學而用之的效果,并能促進學生語言知識能力的迅速轉(zhuǎn)化,對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更好的開發(fā)。在小組交流環(huán)節(jié)里,筆者發(fā)現(xiàn)學生借助思維導圖能頭腦風暴似地不斷談論出與季節(jié)相關的話題:
Seasons & food:I usually eat ice-cream in summer.I often eat hot pot in winter…
Seasons & clothes:I like summer best !Because I can wear my beautiful dress in summer. I often wear coats in winter…
Seasons & birthdays: There are three birthdays in spring.My father's birthday is in March. My grandpa's birthday is in April. My birthday is in April too…
緊接著,利用PPT再與學生設計了一張關于seasons的思維導圖,先讓一位成績好的學生完成“spring”的情況,然后放手給學生自主去設計,發(fā)現(xiàn)學生們都非常興趣盎然地完成思維導圖的內(nèi)容之后能思路清晰、準確流利地介紹four seasons:There are four seasons in a year. It's rainy and warm in spring. I often go hiking in spring. I wear dress and pants…
三、運用思維導圖優(yōu)化日常的閱讀作業(yè)
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引導學生開展閱讀,同時也要鼓勵學生在日常的閱讀中創(chuàng)作思維導圖。教師可以向?qū)W生推薦八種常見的思維導圖,讓學生根據(jù)不同類型的閱讀材料,選擇合適的思維導圖形式作為閱讀的策略開展閱讀。這八種常見的思維導圖形式分別是:
圓圈圖(Circle Map); 起泡圖(Bubble Map); 雙起泡圖(Double Bubble Map); 樹型圖(Tree Map); 括號圖( Brace Map); 流程圖(Flow Map);復流程圖(Multi-Flow Map); 橋型圖(Bridge Map)。
四、結束語
可見,思維導圖是小學英語閱讀教學行之有效的方法,它有效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了學生的概括力、記憶力、發(fā)散思維能力,進而提升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自主閱讀的能力。目前教師在教學上如何對思維導圖 的靈活運用也面臨著一定的困難,但若能堅持實踐和研究,在引導學生運用和創(chuàng)作思維導圖的過程中不斷改進方法,切實會幫助學生掌握思維導圖這一科學的閱讀技巧與策略。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英語課程標準(2011版)[S].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朱智賢.兒童心理學[M].教育科學出版社,2012(11).
[3]課程團隊·小學英語教學設計[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6.
[4]鄒菁.運用思維導圖轉(zhuǎn)變英語學習方法[M].教育科學出版社,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