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芹
摘 要:小學語文的閱讀過程是學生從外在課本上的抽象語言逐漸轉(zhuǎn)化為內(nèi)在邏輯知識的過程,是學生對生澀知識逐漸理解及內(nèi)化的過程,同時也是對作者共感共情的過程。閱讀是將生活中字、詞、句、段整合嚼碎并吸收內(nèi)化的過程,在語文學習中發(fā)揮著至關(guān)重要的基礎(chǔ)作用。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對學生閱讀教學能力的培養(yǎng)就顯得很有必要。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閱讀能力;提升方法
1 引言
小學階段的語文學習雖然難度不是很高,但是小學語文也是比較重要的一個部分,語文學科是一門組成比較繁多的學科,尤其在教學的過程中,應(yīng)注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有效提高閱讀效率,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鍛煉語言能力。小學語文教學也深受家長們和老師們的關(guān)注,下面從四個方面來分析具體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的途徑。
2 創(chuàng)設(shè)適宜的閱讀氣氛,使學生對語文閱讀產(chǎn)生興趣
教師在課堂上創(chuàng)設(shè)良好的閱讀氛圍是使學生進入學習氛圍的一個重要過程,一個好的閱讀氛圍可以潛移默化地促使學生進入閱讀狀態(tài)中,促進學生語文閱讀,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閱讀積極性以及主動性。同時教師要注意考慮不同年齡階段學生的心理特點、心理需求,要著重注意不同階段學生的注意能力和接受能力的不同,要進行有意識的合理引導。如教師可以嘗試利用課余時間組織課外閱讀活動、校園征文等,但要培養(yǎng)學生朗讀語感,側(cè)重“感情朗讀”訓練,如對于二年級學生而言,由于考慮二年級識字比較少,書面寫作能力相對比較弱,因此要先練習朗讀,在學習朗讀之初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和問題,如讀錯字、漏字、不連貫等現(xiàn)象比較多,因此在課堂中教師要鍛煉學生的朗讀能力,先要學生分角色朗讀,加強對各種句式的理解和朗讀把握,把握不同句式的語氣特點,使自身身處材料角色中,深切感受角色本身所帶給自己的感覺,從而有自己對角色的理解和體會,進而帶著體會進行朗讀。這種方式有益于形成良好的課堂閱讀氛圍。如老師可以引導學生,“讀下面的句子,試試怎么讀更能表達作者的情感”,“朗讀課文,注意語氣和情感的表達”。
3 重視自探究性閱讀,為學生的自主表達提供條件
探究性閱讀需要學生依據(jù)課文進行思考、探索、總結(jié),這是一個自主學習的過程,教師要為學生的自主表達提供條件,這樣學生才能對知識進行深度學習,學習到的知識也會更多。此外,教師還要讓學生將自己在探究閱讀中獲得理解闡述出來,這樣學生之間可以相互借鑒、相互溝通,有助于學生探究閱讀效果的提升,也能使學生在探究閱讀中獲得語文素養(yǎng)。小組合作學習是探究性教學中非常有效的一種方式,教師通過將學生分組,然后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探究閱讀,可大大提升探究閱讀的效率,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也能從更多的角度出發(fā),可以使學生在閱讀中得到思維的發(fā)展和提升,得到文化的理解和傳承。例如,在《頤和園》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為學生的自主表達提供條件,讓學生通過合作學習分析、理解課文,這樣能營造良好的閱讀教學氛圍,學生受到氛圍的影響,會主動閱讀,對知識的理解也會更深刻。學生在小組中進行討論交流,探究閱讀的方向也會更多,學生也能從中挖掘出民族榮譽感。在探究性閱讀教學中,教師還可以增加一些教學互動,用幽默的語言引導學生,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思想,使學生的思維得到發(fā)散,在探究閱讀中更加積極。
4 創(chuàng)新閱讀方式多樣化,提升學生閱讀綜合素質(zhì)
閱讀方式多樣化是老師應(yīng)該掌握的一項技能,作為小學老師要全面發(fā)展,學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才是關(guān)鍵,傳統(tǒng)的閱讀方式是老師為大家念,學生認真聽,現(xiàn)在我國在要求教育改革,包括課堂上教學方式的改變。老師要拋棄原來的教學方式,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通過加入影音播放來加強學生的理解能力。閱讀方式多樣化包括圖文結(jié)合,音頻結(jié)合等方式,也可以利用之前提到過的方法中的角色扮演,讓學生們扮演文章里面的人物來進行對話,這樣學生就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物的心理,明白內(nèi)容的意思。閱讀方式不要過于單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提高學生們的閱讀興趣,老師就要采取不同的閱讀方式參與到課堂學習當中,老師需要抓住學生們的興趣點進行多樣化教學,使課堂變得活躍起來,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提高成績,培養(yǎng)語文學科的興趣。閱讀方式的多樣化體現(xiàn)了老師教學的靈活性以及老師的專業(yè)程度,老師在平時的時間,也要多多查閱資料,搜集一些其他優(yōu)秀老師的成功教學方式。
5 開展閱讀活動,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
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只依靠于課堂僅有的教學時間是無法完成閱讀教學工作的,教師還應(yīng)當及時與家長溝通,為學生布置課下閱讀作業(yè)。而在這個環(huán)節(jié),為了保證學生能夠?qū)﹂喿x產(chǎn)生興趣,愿意自覺進行閱讀,就需要教師為學生擬定一些閱讀書單。這個工作應(yīng)當結(jié)合不同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喜好進行設(shè)置,比如,對于一些喜歡武俠故事的學生,就推薦他閱讀《水滸傳》,對于一些喜歡奇幻故事的,就推薦《西游記》等名著。然后,教師可以開展一些閱讀活動,比如,以比賽的形式讓閱讀同一本書的學生比誰讀的更快,記憶更深刻,更能夠講述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讓學生有一個競爭意識,就能夠促進其在課下認真完成閱讀任務(wù)。同時,小學院校也可以設(shè)置一些閱讀活動,通過朗誦或演講的形式開展活動。也可以開展一些情景劇,讓學生自發(fā)組成小組,對文章當中喜歡的片段進行表演。并設(shè)置一些獎項,鼓勵學生參與到閱讀活動當中。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學習興趣,真正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學習習慣。
6 結(jié)束語
綜上所述,為增強小學語文教師對學生閱讀教學能力的培養(yǎng)從三個方面探討培養(yǎng)策略,主要是創(chuàng)設(shè)適宜的閱讀氣氛,使學生對語文閱讀產(chǎn)生興趣、注重對閱讀的積累和語言表達的運用、提供若干閱讀方法。小學語文的教學也同樣需要轉(zhuǎn)變,老師需要進一步的改善,學校需要進一步的重視,共同注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
參考文獻:
[1] 張艷.淺談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J].中國校外教育,2019(32):64.
[2] 達寶蓮.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9(42):80-81.
[3] 章珊珊.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的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5.
[4] 姚秉含.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研究[D].聊城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