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國英
摘要:《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語文學習方法。在語文教學中實施探究性學習可以分為四個階段,即創(chuàng)設認知需要情境,初步探究發(fā)現新知,抓住重點自主探究,交流、表達、小結,旨在幫助學生享受探究的樂趣,順利開展探究性學習。
關鍵詞:小學語文;探究性學習;實施策略
在語文教學中,很多教師都注重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合作的語文學習方式,對于探究性學習則被忽視。那么,什么是探究性學習呢?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該如何實施探究性學習呢?探究性學習是指在教學中以問題為載體,創(chuàng)設一種類似科學研究的情境,引導學生通過自己收集、分析、處理信息,感受知識產生的過程,進而了解社會,讓學生學會學習,培養(yǎng)其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其核心是轉變學習方式。
在語文教學中實施探究性學習,筆者認為可以分為以下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創(chuàng)設認知情境,激發(fā)探究興趣
認知需要是學生學習中最穩(wěn)定、最需要的內在動力。在學習新知識時,教師應該創(chuàng)設認知需要情境,讓學生進入情境、發(fā)現問題,產生解決問題的信心,激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并使學生認識到學習新知識是解決問題的需要。例如,在教學《草蟲的村落》這篇課文時,筆者先讓學生理解“村落”的意思,然后讓學生讀課題,想想課題是什么意思,并讓學生根據課題提出質疑。當學生提出疑問時,筆者把有價值的問題板書在黑板上,然后和學生一起整合這些問題,使他們成為共性問題。
筆者設計這樣的認知情境,使學生的注意力立刻集中在課堂上,使他們知道要解決問題就要自己去看教材,這樣他們才能帶著強烈的求知欲去探究課文。
第二階段:探究發(fā)現新知,初享探究樂趣
探究性學習是發(fā)現學習,是學生個體通過自己的嘗試去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當學生進入教師所創(chuàng)設的認知情境時,產生想解決問題的欲望時,教師應該因勢利導,讓學生自己去朗讀課文,嘗試解決問題,用已知探究未知,從未知中發(fā)現新知,享受探究的樂趣。
在這一階段,教師可以讓學生自主選擇在第一階段中學生提出的問題去探究課文,并思考在探究過程中自己又會發(fā)現什么問題。通過這樣的訓練使學生學有興趣、思有發(fā)現,進而讓學生養(yǎng)成愛探究的習慣。
第三階段:開展自主探究,體會探究樂趣
經過第二階段的訓練,學生對課文已經有了初步的理解,并提出了自己在閱讀中發(fā)現的問題。但是,由于學生的思維還不成熟,理解能力不強,很多學生對課文的探究還停留在表面,不能全面、深入理解課文。此時教師便要抓住課文重點,精心設計探究性問題,讓學生通過多讀、多思,自己動手嘗試,親歷實踐,讓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問題。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教師應該尊重學生的個性,變傳統教學中的“指令性”為“選擇性”,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特長,自主選擇喜愛的探究問題和探究伙伴,讓學生在嘗試、體驗、實踐中體會探究的樂趣。例如,在教學《詹天佑》這篇課文時,根據課文的教學重點了解詹天佑修筑京張鐵路時遇到的各種困難;通過具體事例體會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愛國工程師;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筆者設計了這樣的探究內容:(1)詹天佑在修筑鐵路的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他是如何解決這些困難的?(2)找出課文中對詹天佑言行、心理活動描寫的句子,說說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3)詹天佑是如何解決火車爬坡難的問題的?你能演示一下嗎?筆者讓學生自主選擇探究問題和探究伙伴去理解課文。這種做法真正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學生自然樂于去解決問題。
在這一階段中,教師不要讓學生的探究性學習成為走過場,而應該把學生的自主探究落到實處,給予學生提示,幫助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除此之外,教師還要及時發(fā)現學生的優(yōu)秀做法,并適時推廣,讓學生在實踐中逐步摸索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第四階段:交流探究成果,體會成功喜悅
學生經過自己的努力探究,他們希望把自己的探究成果展示出來和大家一起研究、討論。因此,教師要給學生提供交流、表達、小結的機會,讓他們共享探究成果,體會成功喜悅。
學生探究的結果通過表達外顯化、通過交流互補化、通過小結深層化。學生可以采用書面、口頭、圖畫、實驗等形式展示探究成果,如宣讀探究成果、演示探究結果、答辯相關問題等,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所探究的內容選擇交流方式。筆者仍以《詹天佑》這篇課文為例,在選擇“找出課文中對詹天佑言行、心理活動描寫的句子,說說你從中體會到什么”的探究時,可以選擇宣讀探究結果的形式來交流;在選擇“開鑿隧道時遇到的困難及如何解決”的探究時,可以用畫圖的形式來交流;在選擇“詹天佑如何解決火車爬坡難的問題”的探究時,可以用演示法來交流;……
在這一階段中,無論學生采用何種方式進行交流,筆者都積極組織好,鼓勵、肯定學生的想法,讓學生享受成功的快樂,通過小結幫助學生把結果擴展與深化。
探究性學習是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在小學語文學科中實施探究性學習有許多做法,上述做法是筆者在教學實踐中總結出來的,在此僅做引玉之磚,期望能給其他教師帶來啟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