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仕忠
[摘? 要: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我們對于小學教學質量已經(jīng)有了顯著的提升。然而,在一些農村小學中,仍然面臨著許多問題。一些農村教師的教學理念過于傳統(tǒng)和死板,沒有根據(jù)新課改下的教學理念完善和創(chuàng)新自身的教學方法,因而導致課堂教學質量較低,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能力。同時,教師采取老舊的應試教育理念,一味依靠“題海戰(zhàn)術”的方式來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致使學生常常面臨著較大的學習壓力,逐漸對學習產生排斥和抵觸心理。鑒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農村學校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各種問題,然后立足新改革的背景,探究了提高農村學校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農村學校;新課改理念;有效策略]
目前,農村學校與城鎮(zhèn)學校的教學質量仍然存在著一定的差距。城鎮(zhèn)小學教師的教學方式能夠與時俱進,能夠有效的踐行新課改下的教學方法,進而實現(xiàn)小學教學的高效課堂。因此,我們也應當提升農村教師的教學素質,使農村教師能夠根據(jù)新課改理念完善自己的教學方法,從而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同時,教師也應當在課堂中以學生為主體,多采取一些創(chuàng)新有效的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能夠使學生積極的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主動配合教師完成不同的學習任務,學會自主學習、自主思考,從整體上提高教學的實效性。
一、農村學校面臨的現(xiàn)狀和問題
1.教學理念過于傳統(tǒng),不能激發(fā)學生興趣
農村教師的教學理念往往過于傳統(tǒng),不能夠很好的將新課改理念下的教學方式應用進來,因而使學生的學習興趣降低,不利于學生課堂的高效學習。同時,在課堂中,教師往往采取應試教育的教學理念,為了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一味的給學生布置作業(yè),從而導致學生增加了過多應試教育的壓力,因而阻礙了學生思維能力和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同時,教師的教學理念過于傳統(tǒng)還表現(xiàn)在:在課堂上不能夠很好的使用現(xiàn)代化工具進行教學,沒有給學生營造一個更為輕松的學習環(huán)境。
2.教師素質較低,阻礙學生數(shù)學能力發(fā)展
農村學校還存在著教師素質低的問題。目前,更多的高素質的學生在畢業(yè)工作時都會選擇留在城鎮(zhèn),因缺乏新鮮血液的注入,導致農村的師資力量薄弱,整體教學質量偏低。
3.忽視學生主體地位,學生學習過于被動
農村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一味的依靠教師講、學生聽的方式,使學生的課堂學習過于被動。教師沒有重視學生課堂學習的主體地位,因此不能夠結合學生年齡和學習特點分析,選擇更為有效的教學手段。同時,學生一味的依靠教師講解來獲取知識,就會限制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因而導致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較弱,不利于他們預習和復習教學內容。因此,導致學生不能夠更好的掌握課堂知識,甚至使學生出現(xiàn)厭學的心理。從而也不利于學生心理以及綜合素質的發(fā)展。
4.對新式的教法使用不當,影響課堂效率
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各種新式教學方法逐漸走入了農村學校,為教師的教學活動提供了助力。然而,很多教師在使用新出現(xiàn)的方法進行教學時,常常會因為對相關教法的主要操作流程了解不夠深入,或是沒有從實際出發(fā)來考慮該方法的可行性,使得其教學方案缺乏實踐性和實效性,不符合本班學生的接受能力和思維認知水平,導致最終的教學效果不盡如人意,使得課堂教學效率不升反降,影響了最終的教學成果。
二、改善農村教學方法的有效策略
1.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興趣
為了改善農村學校的教學質量,教師首先應當創(chuàng)新自身的教學方法。教師在課堂中應當積極的將多媒體技術以及信息技術等創(chuàng)新型教學工具應用進來,進而有效的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為學生營造一個更為輕松的學習氛圍。同時,教師在教學中應當改善傳統(tǒng)理念,要根據(jù)學生在小學階段的年齡特點以及學習特點進行分析,選擇一種更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進而能夠調動學生課堂學習積極性,使學生能夠將注意力集中于課堂學習中來,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2.增強教師素質,提高教學效率
農村學校應當重視提升教師的素質,從而有效提升農村課堂教學的質量。教師的自身素質不僅僅包括教師的專業(yè)素質,也包括著教師的個人素養(yǎng)。如果教師沒有一個良好的專業(yè)素質,就不能夠更好的教會學生知識。同時,如果教師的個人素質欠佳,將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綜合素養(yǎng)。導致學生在課堂中不僅不能夠規(guī)范自身行為,反而會受到教師的一些不良影響,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因此,增強農村教師的素質,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
3.以學生為主體,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農村教師應當在教學上以學生為主體,進而使學生能夠培養(yǎng)出主動學習的好習慣,提升自身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在課堂中應當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化差異,課堂教學不要以教師為中心,而是通過分析每個學生的學習特點,進行個性化教學的方式。教師在課堂中可以合理的進行分組教學,進而能夠在使學生在小組討論的過程中實現(xiàn)自己的個性化學習。從而能夠有效的減輕學生學習壓力,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信心。有助于學生對課堂學習內容的復習和預習,進而使學生提升自身的思維能力。因而使學生在提升學習成績的同時,也能夠培養(yǎng)自身良好的綜合素質。
三、分析和總結
總之,農村學校要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學生也能得到全面發(fā)展,教師必須得改變教育觀念,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提高教學素養(yǎng),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把課堂真正的還給學生,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改變現(xiàn)在農村學校的教育現(xiàn)狀,為輸送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隆兵.農村學校課改面臨的困惑與思考[J].教育學院學報,2005.
[2]孫愛蓮,劉鵬.農村中小學新課程改革問題成因的思考[J].范??茖W校學報,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