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輝
摘 要:初中物理具有較強的探究性,傳統(tǒng)物理課堂中以知識傳授為目的教學方法,難以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而在新課程改革后,初中階段的物理教學更加注重教材知識、理論知識和實踐探究相結合,重視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诖?,探討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如何應用問題情境進行教學。
關鍵詞:物理教學;問題情境;應用
一、初中物理教學中問題情境的作用
1.有助于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初中物理學科中存在很多的抽象性原理和理論性概念,這些原理和概念對思維能力有限的初中生而言,存在一定的理解難度,也會增加學生學習的難度,甚至會產生煩躁的感覺。這種情況下,就容易導致學生逐漸失去對物理學科的學習興趣。對此,教師就可以結合信息技術,創(chuàng)建相應的問題教學情境,將具有抽象性的知識內容,轉化為生動性和具體化的教學情境,這樣不僅可以降低學生學習的難度,而且還可以調動學生參與課程教學的積極主動性。
2.加深了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程度。物理學科屬于一門包含大量實驗的學科,很多的知識內容需要使用實驗的方式才能有效地展現(xiàn)出來。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使用問題情境的方式和實驗教學方式相結合,構建問題教學情境,有助于提高物理學科實驗的趣味性和實踐性,讓學生積極主動深入到教學環(huán)境中,進一步加深了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程度。
3.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以往的物理課堂教學中,應用的教學方式主要是知識傳授,缺乏相應的實踐操作,并且教師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占據(jù)主動地位,這就嚴重影響了學生學習的積極心。而在新課程改革后,各種學習方式被應用在物理課堂教學中,而問題情境教學模式就是其中之一,將其引入到課堂教學之后,學生擁有了更多發(fā)揮的空間,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了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對提高學生綜合實踐能力具有極大幫助。
4.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中,初中物理教師應用的教學方式,主要是單一的知識灌輸,缺乏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教師并不了解學生的知識接受情況,也未能使用適合學生的教學方式,師生間存在很大的距離,這就導致學生出現(xiàn)問題時,不會主動的向教師尋求幫助,甚至嚴重缺乏對教學內容的興趣。這種情況下,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相應的問題情境,為學會提供更多的課堂參與權和發(fā)言權,讓學生積極參與到問題討論來,并和教師共同探討,及時向教師表達自己的建議,通過師生間良好的溝通,不僅提高了課堂教學氛圍的活躍性,而且還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對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和課堂教學水平,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
二、問題情境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
問題情境模式作為一種新型教學手段,已經(jīng)被應用在初中的物理教學中,極大的提高的教學的效果。但需要考慮創(chuàng)設相應的教學情境,并在教材和學生接受能力基礎上,實現(xiàn)教材內容與教學情景的有效結合,為學生提供相應難度的教學問題,引導學生進行到教學情節(jié)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中逐漸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而在具體的情景創(chuàng)設過程中,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考慮:
1.加強課堂教學與生活實際的聯(lián)系。初中物理是一門來源于自然和生活的學科,要想保證學生學好物理知識,就用將課堂教學與生活實際聯(lián)系起來,從生活實際中學會知識,并將課堂中學到的重視應用在生活和自然中,為學生創(chuàng)設貼近生活和自然的物理問題情境,以此來提高學生對課堂教學內容的關注度,教師在教學中加強對學生的引導,提高學生對物理知識的了解和認知程度,通過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和運用,增強其成就感,以及對物理知識學習的積極主動性,不斷激發(fā)學生對物理學科的求知欲,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對此,可以在物理課堂教學中,引入生活中常見的一些物理現(xiàn)象,讓學生進行思考、探討和分析,進而掌握更多的物理知識。比如,日常生活中看到在玻璃杯水中放入筷子,筷子會發(fā)生折彎現(xiàn)象;在高速行駛的汽車中向外看,會感覺事物都在快速倒退。針對這些現(xiàn)象,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設備播放相關視頻和圖片,然后提出“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些顯現(xiàn)”“其原理是什么”等問題,教師可以利用生活中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進行問題解決,讓學生進一步增加對物理的了解,激發(fā)其探究各種物理現(xiàn)象的興趣,使其可以主動尋求問題的答案。
2.利用已經(jīng)掌握的知識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物理學科本身具有可一定的探究性、和復雜性,并且很多知識內容存在前后連貫性,只有切實掌握基礎性的內容才能進行深層次的學習。因此,初中物理教師要提高對物理前后知識內容連貫性的重視,在學生已有知識的基礎上,加強對其學習狀況的了解,及時彌補學生學習的不足之處,并不斷的引入新知識,提高學生物理學習水平。同時,還應使用新型的學習方法,降低物理知識的學習和理解難度,提升學生思考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由于初中階段是學生接觸物理知識的基礎階段,學會缺乏對物理的認知和了解,并且存在很多的疑問,這就需要教師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通過各種問題,解決學生的疑惑,使其真正認識物理學科,并學會利用各種物理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比如,在學習關于力學方面的知識時,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有關于衛(wèi)星科技知識方面的問題情境,提出相應的問題“我國已經(jīng)發(fā)射了很多人造無人航天衛(wèi)星,這種衛(wèi)星可以沿著一定的軌道繞行地球,既為人們的日常生活通訊提供了便利,又為科學探測、天氣預報、土地資源調查和導航等活動提供了助力,但衛(wèi)星是如何發(fā)射上天的?又為何可以繞著地球旋轉”,通過這些類似問題的提出,可以進一步提高學生探索學習內容的積極性,對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有著重要的幫助。
總之,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為了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和自主探究的學習能力,提高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掌握水平,應重視問題情境模式的應用,將傳統(tǒng)的直接知識傳授方式,轉變?yōu)橐詥栴}提出形式的教學方式,為學生提供更多可以進行自主發(fā)揮的機會,創(chuàng)建問題教學情境,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李軍,《“問題—情境”模式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微探》;
[2]陳婷,《淺談新情境教學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魅力中國;
[3]胡剛,《淺談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