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曉偉
摘要:現代社會經濟的不斷發(fā)展對我國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小學階段開展體育課堂教學時,提升課堂效果是現代教育事業(yè)對其提出的最新要求,教師必須加強重視。本文首先分析在開展小學體育課過程中的影響因素,然后以此為基礎,進一步探究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策略,希望能夠為其相關教育人員的具體工作提供更為豐富的理論依據。
關鍵詞:小學;體育課堂;有效性
在小學階段教育工作過程中,體育課堂是現代素質教育中一項重要內容,教育人員必須對其加強重視,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確保學生能夠積極參與體育課堂,對其課堂教學效果進行更高程度的保障。為了進一步明確在小學階段開展體育教學過程中如何科學提升課堂有效性,特此展開本次研究。
一、小學體育課堂影響因素
(一)體育教學地位
在我國現階段教育工作過程中,體育教學地位普遍較低,在具體開展體育教學時場地、課程和設備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有限的課程時間內需要為學生文化課考試以及重要校際活動讓步。同時,在體育教學課程中,教育人員無法充分發(fā)揮個人之職能,對體育教學缺乏重視。
(二)學生個體素質
在我國現代社會經濟高速發(fā)展過程中,現代人的生活質量不斷提升,小學階段學生從小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鍛煉習慣。而在現階段,體育教學活動時,體育項目大多需要進行投、跳、跑等活動,具有較大的負荷量。在此過程中,如果學生心理素質和生理素質較為薄弱,會對該類具有較大負荷量的體育項目有一定的抵觸情緒,從而很難進行良好的鍛煉。
(三)教師綜合素質
在開展體育課堂教學過程中,教育人員具有明顯的主導作用,學生在參加體育鍛煉過程中過于被動,會對其教學效果造成很大程度的不利影響?;诖?,教育人員需要對學生進行科學引導和鼓勵,確保學生能夠積極參與體育課堂。與此同時,體育教師駕馭課堂能力、教學能力和教學藝術也會進一步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基于教師引導,合理優(yōu)化課堂氛圍,豐富教學內容能夠使學生對其產生更高的興趣,對其體育課堂教學效果進行更高程度的保障。
二、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效果提升策略
(一)更新教師教學觀念
在開展課堂教學活動中,教育人員教學觀念具有一定程度的基礎性價值。小學體育教師在組織開展體育課堂時,需要科學轉變傳統(tǒng)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嚴格基于新課標要求開展具體工作,關注每一名學生,保障學生主體地位,對其進行科學引導。在具體進行教學活動時,需要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確保學生能夠積極參與體育課堂,同時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運動習慣,進一步理解體育技能,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二)科學制定教學目標
在具體開展教學過程中,教育人員首先需要科學地制定教學目標,科學引導教學過程,對其課堂教學效率進行更高程度的保障。通常情況下,小學階段體育教學不會涉及較高難度的項目與動作,提升學生身體素質是教育工作開展的主要目的?;诖?,教師需要以此為基礎科學制定教學目標。與此同時,小學階段學生自覺性和主動性普遍較差,興趣是其參與學習的主要動力,基于此,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時,需要保障學生對體育運動產生更高的興趣。體育教師正確把握教學目標能夠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對于教師而言,基于教學目標開展教學過程,能夠確保其教學方法更具生動性,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帶動學生的情緒,實現教學質量的有效提升;基于教學目標開展教學活動能夠有效避免教學過程的隨意性和盲目性,確保教育人員和學生能夠正確認識體育課堂,對其教學過程的有效性和針對性進行更高程度的保障。
(三)合理設置教學計劃
教育人員需要深入研究體育教材和新課標,基于小學生身體素質和學習能力進行教學計劃的科學制定,確保教師具有明確的教學思路,能夠進一步突出教學重點,高效完成教學任務,提升教學質量。首先在制定學期工作計劃時,需要基于學校場地和體育器材等具體狀況進行合理安排。其次,在制定單元計劃時,需要保障學生的主體地位,基于學生體育技能進行體育內容的合理安排,確保教學模式能夠更高程度地滿足學生的學習個性。通常情況下,小學階段學生缺乏成熟的意志和思維,在體育活動中不能與其他學生進行團結合作,基于此,教育人員和家長需要對其進行科學引導,逐步提升學生團隊合作意識。在具體進行體育教材內容安排時,教育人員必須對其進行全面考慮,對教材中具有較大難度的內容,需要合理增加課時,進一步突出教學重點和難點,綜合分析具體問題,確保合理安排,使課堂充分發(fā)揮教育作用,教師引導學生能夠進一步明確體育運動對個人全面發(fā)展的重要價值,從而使學生在學習體育知識過程中具有更高的積極性。
(四)提升教師綜合素質
通過分析我國現階段小學體育課堂教學過程中存在相關問題發(fā)現,教師的教學模式、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會對其課堂教學效果造成很大程度的影響,基于此,教師在開展教學過程中,不僅需要科學轉變教學思維模式,同時還需要不斷提升自身教學技能和綜合素質。保障自身組織能力、體育教學能力,有效激發(fā)小學階段學生體育學習興趣。教育人員還需要確保全面掌握相關體育技能,對學生進行標準化展示,確保學生能夠積極參與體育鍛煉,實現學生體育成績的有效提升。在具體開展體育教學活動時,教育人員還需要科學改進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正確示范,確保學生動作的標準化。在具體開展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示范動作的標準化能夠使學生對教師具有更高的認同感,進而有效推進體育教學?;诖?,教師需要充分發(fā)揮個人優(yōu)勢,嚴格要求自己,同時積極參與相關培訓,實現自身專業(yè)水平的提升,確保能夠感染每一名學生,使其對體育學習產生更大興趣。
(五)有效落實因材施教
教育人員在進行教學過程中需要高度重視學生的個體差異,確保因材施教。首先在進行備課時,必須對學生具體情況進行綜合考慮,基于學生的實際開展課堂教學,確保學生對體育方面知識能夠更高程度的把握,進一步明確參與體育運動的目的,保證學生全面發(fā)展。也就是在開展具體課堂活動之前,需要分析每一名學生的喜好,基于學生具體興趣和愛好進行教學方式的科學設計。在具體進行教學設計過程中,必須對全體學生綜合考慮,高度重視學生個體之間存在的差異,確保教學方案能夠更好地適應學生各項素質,合理優(yōu)化課堂學習氛圍,確保每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都能夠有所收獲。在具體開展教學活動時,教師還需要通過設置小游戲引導學生進行科學鍛煉。例如在進行投擲練習時,學生普遍對折紙游戲具有較高的興趣,教師可以以此為基礎,通過游戲方式開展教學活動,在具體進行折紙飛機活動時,需要組織全體同學共同設計比賽規(guī)則,這種方式不僅能使學生對投擲練習產生更濃厚的興趣,同時還可以確保課堂游戲更具有豐富性,引導學生進行更為規(guī)范的體育鍛煉。
(六)優(yōu)化課堂教學辦法
首先,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合理添加游戲內容,可以確保課堂的生動性和趣味性,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確保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實現寓教于樂。在小學階段開展體育課堂教學過程中,教育人員需要基于學生具體特點,在課堂活動中靈活穿插游戲,進行良好教學氛圍的合理營造。其次,在教學活動中合理融入教學情景,對體育教材進行深入挖掘,同時與學生日常生活有效結合,在課堂上生動形象地表演相關故事。以此為基礎,不僅能夠使學生對相關知識點產生更為深刻的印象,同時還可以活躍課堂氛圍,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效果。最后,教師還可以以班級為單位開展競賽活動,使學生具有更高的積極性。通常情況下,小學階段學生有較為強烈的表現欲望,教師在具體開展教學活動時,需要基于學生特性對競賽活動進行科學組織,進一步充實教學內容。這種方式的科學應用,不僅能夠使學生積極參與體育鍛煉,同時還可以使學生對體育技能和體育知識有更大激情,實現體育課堂教學質量的有效提升。
三、結語
總而言之,通過更新教師教學觀念,科學制定教學目標,合理設置教學計劃,提升教師綜合素質,有效落實因材施教,優(yōu)化教學辦法能夠確保在小學階段更為科學地開展體育課堂教學,對其教學質量進行更高程度的保障,推進我國現代教育事業(yè)的進一步發(fā)展,使其更好地滿足現代教育事業(yè)發(fā)展需求。
(責編? 楊 菲)
參考文獻:
[1]陳勇.提高小學體育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江西教育,201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