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于很多高中學生來說,英語閱讀是件令人頭疼的事,而形成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作為教師,引導學生用科學的方法解決問題是不可推卸的責任。本文通過分析高中生英語閱讀中存在的問題,結(jié)合個人教學實踐,粗談了幾點思考和做法。
關(guān)鍵詞:英語閱讀;基礎(chǔ);方法指導;泛讀
閱讀是人們獲取知識的主要手段,在信息發(fā)達的當今世界,能否適應(yīng)社會的發(fā)展,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通過閱讀進行交流的能力。在高中英語學習中一直流行著“得閱讀者,得天下”的說法,然而還是有不少學生在英語閱讀理解方面非常薄弱。新課標實施以來,高中英語教師更加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但仍有不少教師沒能把握好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側(cè)重點,過度依賴應(yīng)試型強化訓練模式,沒有足夠重視培養(yǎng)學生閱讀策略和閱讀技巧,導致學生在英語閱讀上下了不少功夫收效不佳。事實上,高中生經(jīng)過多年的語文學習,已經(jīng)具備了比較高的閱讀理解能力,如果能在教學中注意英漢思維差異的同時加以策略和方法指導,學生英語閱讀水平通常會得以快速提升?,F(xiàn)將本人多年經(jīng)驗總結(jié)如下,僅供參考。
一、幫助學生打好英語基礎(chǔ),克服心理恐懼。
對詞匯的理解和掌握是影響閱讀的重要因素,從某種意義上說,學生的閱讀能力與其詞匯量是成正比的,詞匯儲備不足,又會導致學生閱讀障礙重重,喪失閱讀興趣。很多學生英語文章讀不懂并不是因為理解力出了問題,而是單詞認不著,句意看不懂。試想一個連單詞都認不著的人,怎么能讀懂句子?句子理解都不順暢的人,又怎么能夠理解出別人想要表達的觀點?
學習英語和建房子其實很相似:單詞是磚,語法是鋼筋,沒有單詞和語法做基礎(chǔ)是很難建立英語學習的高樓大廈的,縱觀小學階段的語文學習也是從詞句的認識和積累開始的,語言的學習是相通的,萬丈高樓平地起,打好基礎(chǔ)是關(guān)鍵。閱讀文章中,有些句子結(jié)構(gòu)復雜,從句較多,交叉了很多倒裝,虛擬,省略等較復雜的語言現(xiàn)象,學生如果對語法知識缺乏系統(tǒng)的理解,也會造成一種望而生畏的心理障礙?!叭酥疄閷W,學之,則難者亦易矣;不學,則易者亦難矣。”不腳踏實地從積累字詞句基礎(chǔ)開始的學生,英語閱讀是無法提高的,因此教師要從夯實基礎(chǔ)開始,幫學生建立學習信心。
二、加強方法指導,根據(jù)體裁和題材實施分類閱讀方案。
觀察高中學生英語閱讀時,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有些學生喜歡閱讀時從前讀到后,用相同的速度和方式理解不同文體的文章,而不是根據(jù)不同的文體采取不同方式獲得主要信息;也有些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習慣于逐字逐句地看,眉毛胡子一把抓試圖記住所有的內(nèi)容,而不善于通過整體閱讀去把握文章觀念和理念,如此種種,其實都是學生缺乏閱讀技巧和方法的表現(xiàn),貌似讀完讀懂了,實則不得要領(lǐng)吃力不討好。
針對上述情況,我們可以根據(jù)體裁分類教授閱讀策略:如,在閱讀英語記敘文時,要讓學生抓住時間,地點,人物,故事情節(jié)四要素,這點與語文非常相似,抓住記敘文的四要素我們就更容易明白作者所講的故事和其想傳遞的情感價值觀;在閱讀說明議論文時,我們一定要重點理解文章的首尾段、首尾句,重要的段落和句子要讀慢一點力爭理解透徹,而支撐觀點的信息可以讀快一點只需了解大概,這樣閱讀才能夠做到重點突出詳略得當,對作者想要介紹的事物或觀點容易做到了然于胸,倘若涉及到細節(jié)要點也能快速返回到文章中定位查找。
同時我們也可以根據(jù)文章的題材分類教學:如在介紹人物或者歷史事件時,我們要重點抓住文章中的時間,因為在介紹人物或者歷史事件時往往是按時間順序行文,每一個重要的時間點上都會有重要的事發(fā)生,所以抓住時間能夠讓我們快速的抓住文章的脈絡(luò)更好的理解文章;而在廣告和建議類型的文章時,我們要把握文中的小標題和主題句,然后快速掃讀文章,如同我們平時生活中讀報一樣,只需注意獲取有用信息即可。
三、應(yīng)試有技巧,各種題型分別對待。
學生平時的閱讀以提高理解能力和賞析為主,而在考試過程中教師則通過題目來檢測學生對于文章的理解程度,而高中生常見的問題就是喜歡憑感覺做題,所以往往不是看漏了信息就是看錯了詞,不是想多了就是想少了,甚至有時是覺得明明讀懂了卻選錯了。問題層出不窮,卻是不知所措無法突破。如果我們掌握其中的技巧,就能更好的把握出題人的意圖,并選擇出正確的答案。
英語的閱讀題類型主要分為以下幾類:細節(jié)題,猜測詞意題,推理判斷題,主旨大意題。雖然細節(jié)的理解我們基本可以從原文中找到答案,但是如果沒有對全文大意的了解,我們難免有時會斷章取義。所以我一般是要求學生根據(jù)題材和體裁確定閱讀方式后,然后回到對應(yīng)的段落找答案,這樣可以讓學生更仔細地注意選項與原句詞語的表達差異,讓學生不因憑感覺犯馬虎大意的錯誤。英語表達比較注意嚴謹和合理性,每一個答案的選擇都應(yīng)該是有其邏輯依據(jù)的,不能胡亂推理也不能過度解讀。所以猜測詞義也應(yīng)該根據(jù)上下文中找出其定義,近義詞或者根據(jù)情景猜測而出,而推理判斷題多事根據(jù)細節(jié)或者段落大意而來;至于標題和大意題就更需要在閱讀中關(guān)注文章的主題句,或者是自己要邊讀邊做總結(jié),以免讀了后面忘記前面內(nèi)容,對于隱含在字里行間的主題信息,學生還要多思考和分析,靈活領(lǐng)會作者的傾向和意圖。
四、加強泛讀,開闊眼界提升語感
從最近幾年英語高考可以看出,一篇完型填空、五篇閱讀理解,再加上短文改錯,有七篇文章的閱讀量,加之豐富的題材和選自網(wǎng)絡(luò)報刊上最新的實事,要求可謂相當高,如果沒有大量的泛讀,無法積累出足夠的背景知識和良好的語感。
事實上,許多學生由于忙于應(yīng)付沉重的學業(yè),而無暇顧及泛讀拓展,導致課外知識面狹窄,英美文化背景知識單薄,有些甚至缺乏必備的生活常識和情感體驗。有些同學閱讀文章時,對文章提及的事實或現(xiàn)象缺乏感性認識,導致理解過程晦澀,有時甚至會產(chǎn)生理解錯誤。因此,擁有較廣的課外知識面和一定的英美文化背景知識會有助于學生盡快地進入閱讀理解的狀態(tài),迅速地把握文章的整體含義和思路。
中學階段正是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的最好時間段,如果在高中階段能夠結(jié)合教材主題,增加符合學生興趣、富有時事性、對學生的生活學習有指導意義的材料,指導學生科學閱讀、大量閱讀,不僅能調(diào)動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開闊他們的視野,其語言綜合能力必定會得到提高。
總之,“Practice makes perfect”熟能生巧,只有在平時的閱讀中多夯實基礎(chǔ),多重視技巧,多勤加練習,多閱讀多體會,我們的英語閱讀水平才能提高到令人滿意的水平。
作者簡介:
王桂云;女;漢;籍貫:湖北云夢;學歷:大學本科;單位:湖北省恩施市第一中學;職稱:中一;研究方向:英語教育
(作者單位:恩施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