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茂凱
摘? 要: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就是以學生為主,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老師只是課堂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要求初中體育老師對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有深刻的了解,努力為學生創(chuàng)造合適的學習情境,提高學生的參與意識,滿足學生的需求,保證學生學習的主體性,讓學生在實踐中參與體育學習、學習體育知識。本文主要就如何在初中體育教學中貫徹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進行闡述。
關鍵詞:初中體育教學;以生為本;教育理念;實踐性
引言:
新課改要求體育學科重點突出以生為本,讓學生在實踐中獲得知識,提高能力,提高身體素質。初中體育老師要對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進行深入的了解,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根據(jù)學生的發(fā)展規(guī)律和差異性,采取多種方式滿足學生的需求,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和教學的效率
一、轉變傳統(tǒng)的初中體育教學理念
為了使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深入的貫徹實施,必須轉變傳統(tǒng)的初中體育教學理念。體育課和文化課有很大的區(qū)別,體育課在學生的升學考試所占的比例不大。體育考查方式比較簡單,體育課上的成績對學生期末考試成績沒有很大的影響。在應試教育體制下,無論是學校的領導還是初中全體師生對體育課都不重視,認為體育課是放松和休息的,在臨近期末考試或中考時體育課更是被其他課程所占用。體育課本來課時就比較少,加上天氣的原因或者其他不可抗的因素,體育課在學生所有課程中所占比例是最少的。所以說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的方式是放養(yǎng)式的,教學思想以應試為主。為了轉變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理念,要明確指出體育課程的目標,不僅要求學生提高身體素質,還要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和適應能力。在中考時將體育成績納入中考成績中,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采用以人為本。這樣才能發(fā)揮體育課程擁有的價值,使學生的發(fā)展得到保障。
二、貫徹以生為本教育理念的措施
首先,初中體育老師要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激發(fā)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讓學生主動投入到體育課程中。由于體育教學的內容和教育目標,體育需要很多反復的訓練,對有些不喜歡體育的學生來說非常痛苦。在一開始剛剛學習體育動作時同學們非常好奇,參與度很高。但是反復機械的訓練使學生變得懶散,不積極主動的參加。所以,這種強迫式機械性的訓練方式需要得到改進,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適當?shù)囊M游戲的方式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比如在學習籃球運球時體育老師可以將班里的同學進行分組,設置運球的游戲。每個小組都規(guī)定運球的路線,并在路線上設置幾個障礙物,小組內的同學排隊進行運球,每位同學都要來回運球一個回合,并將籃球傳給下一個同學,用時最少的小組獲勝并給予一定的獎勵。這樣在競爭的環(huán)境下激發(fā)了他們的求勝欲,在游戲的過程中很好地鍛煉他們運球的能力。所以,有趣味性的游戲情景的創(chuàng)設能夠提高教學的效率,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主動提高鍛煉。其次,初中體育老師要與學生建立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觀察學生,聽取學生的意見,滿足學生的需求。當出現(xiàn)矛盾時與學生一起探討,共同得出解決的措施。久而久之,學生就拉近了與老師之間的距離,讓學生在和諧的環(huán)境中進行學習,并且敢于表達自己,積極配合老師完成教學目標。要求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要多進行鼓勵和表揚,這樣才能激發(fā)學生的信心,保持最好的狀態(tài),達到訓練的目標。比如在練仰臥起坐時對學生有一個具體的要求。如果某個學生不能達到這個要求,老師不要責備,要多進行鼓勵,并且告訴學生只要每天都堅持鍛煉,循序漸進達到最好的水平與教學的目標。老師還要通過自己身邊的例子鼓勵學生,讓學生不要放棄、不要氣餒。這樣不僅會保持學生的信心,還能激發(fā)學生的進取心,保持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態(tài)。最后老師要采取多種方式豐富體育教學,對學生進行合理的評價。在教學活動中不僅可以采取體育游戲的方式,還可以采取競賽的活動。根據(jù)初中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來說,他們比較好勝,喜歡競爭,喜歡與旁邊的同學一決高下。所以,在教學過程中體育老師可以多采用競賽活動,調動學生的參與度和積極性。比如在學習足球、乒乓球等項目時,在學生掌握基本的規(guī)則后組織學生進行比賽,這些比賽嚴格地按照比賽流程和比賽的規(guī)章制度實施。比如,在對足球進行競賽比賽時,老師根據(jù)班級同學的特點合理進行分組,老師親自當裁判,這樣保證比賽的公平性。在競賽的過程中學生深刻體會到足球的規(guī)則和自己所掌握的技能,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能力和合作競爭的意識,讓學生主動參與,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素養(yǎng)和心理健康狀態(tài)。每個學期體育老師都要對學生進行合理的評價,老師可以根據(jù)教學的目標在上課前將評價的標準告訴學生,讓學生自主提高自己。在評價時老師的評價要有針對性,要根據(jù)學生之間的差異性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評價,讓學生明白自己的優(yōu)點和缺點,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有所改進。老師在評價的過程中要言語溫和,不能損害學生的自信心。
三、結束語
以生為本的教學模式必須尊重學生,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自主提高。要求老師要豐富教學手段,保持良好的師生關系,創(chuàng)設合理的教學情境,形成一套系統(tǒng)合理的評價體系。
參考文獻:
[1]黃慶林.論初中體育教學中以生為本的有效策略[J].教育文摘版.2016.
[2]李汀.淺析初中體育教學中以生為本的有效策略[J].中文科技期刊數(shù)據(jù)庫.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