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初中生的學習和成長階段中,初中語文是不可或缺的,而聽與說又在其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在當今這個飛速發(fā)展的時代,口語能力愈發(fā)廣泛地為人們所利用,人們的任何活動都離不開口語交際。正因如此,口語表達能力是中學生必備的能力,培養(yǎng)初中生口語能力,是初中語文新課程的要求,是素質(zhì)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同樣與每個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息息相關。
關鍵詞:初中語文;口語能力;教學策略
“聽話、說話“”合稱為“口語交際”,初中語文教學重視學生傾聽、表達和交流能力的培養(yǎng)。多年來,在初中語文口語能力的研究上,很多學校雖然將此作為教育課程改革的重要內(nèi)容,附有堅實的理論基礎,但真正落實到教學上卻出現(xiàn)了各種問題。面對這種情況,筆者認為,老師們可以參照以下幾個方法,從而改變現(xiàn)有的口語能力教學現(xiàn)狀。
一、培養(yǎng)學生語感,鍛煉口語水平
初中生口語水平欠缺,很大原因與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模式有關,在各個學校選拔人才的過程中,缺乏科學的選拔機制,把成績和分數(shù)當做衡量個人能力的標準,所以學生的目標就是在考試中取得高分,固定的考試命題和答案讓學生只記憶課本內(nèi)容,而忽視了口語能力的表達。作為教師,需要逐步引導學生轉(zhuǎn)變理念,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從不同方面鍛煉學生的口語水平。
例如,《最后一課》,是法國小說家都德所創(chuàng)作的一部短篇小說,它講述的是在普法戰(zhàn)爭中被普魯士強行割讓的一所鄉(xiāng)村小學在上著告別自己母語的最后一堂課。因為是一部外國小說,學生對于小說背景甚至是人名都很陌生,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先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分小組編排劇本,并進行現(xiàn)場演繹,這樣既可以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課堂效率,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語感,鍛煉學生的生口語能力。當學生對課文有深入了解之后,組織大家進行朗誦,老師還可以找一些感情色彩相匹配的配樂,讓學生在音樂中更好地表達自我,不光如此,在朗誦后,老師也要提出點評和指導,但注意語言要平和,這不僅拉近了師生的距離,增進了親切感,長此以往,學生也就不再懼怕口語表達,口語能力也就芝麻開花節(jié)節(jié)高了。
二、運用情景教學,開展教學策略
在培養(yǎng)了學生語感以后,教師應在課堂活動中適當?shù)剡M行生活情景的還原,如簡單的對話,在生活中經(jīng)常遇到的情景的處理方法。初中語文口語交際教學是為了讓學生能夠不斷適應社會發(fā)展,因此,語文口語交際的話題的選擇,也應該源于學生的真實生活,為初中生尋找適合他們?nèi)粘I畹那榫?,而不是單一的對生活的照搬?/p>
例如,學習《三峽》時,教師可以先出示三峽的地圖,讓學生仔細觀察,在朗讀課文,感受課文句式整齊、聲韻和諧的特點的同時,查找有關三峽的資料,參照地圖進行描述。另外,教師可以讓學生把同學們當成游客,以一名三峽講解員的身份為大家介紹三峽山水風貌。學生互相發(fā)言,一名學生參照地圖進行介紹,其他同學認真聽講,然后進行補充,再回歸課文,使同學們對內(nèi)容印象更加深刻,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這種情景教學的方法不僅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領悟能力,還提升了學生的表達水平。在口語教學中,要觀察學生的興趣點,盡可能地讓每個學生都積極參與起來,人人都有鍛煉的機會,學生數(shù)量多的班級,可以分組演練,可將《三峽》情景再現(xiàn)教學與《中國石拱橋》、《蘇州園林》此類文章貫起來,讓學生習慣口語表達,愛上口語表達。
三、增強交流互動,提升表達能力
有了小學時期的口語交際基礎,很多學生和家長認為沒有必要在學習生活中穿插口語能力訓練,他們認為既然每天處于母語環(huán)境中,就不會出現(xiàn)人際交流的問題。其實不然,對于這一方面的口語能力還是需要在課堂上進行傳授的,為了同學引導讓學生對日常口語交流中的行為與態(tài)度進行反思。教師只有不斷對學生的性格進行挖掘,才能因材施教,讓每個學生制定自己的口語能力提升策略。
例如《故鄉(xiāng)》這部由文學家魯迅創(chuàng)作的短篇小說,依據(jù)魯迅先生的所見所聞所憶所感,著重描寫了閏土和楊二嫂的人物形象,反映了農(nóng)民痛苦生活的現(xiàn)實,表達了作者對舊社會的不滿以及對新生活的渴望。講解這篇課文的時候,老師可以把辛亥革命前后的歷史背景與之結合起來,引發(fā)學生的深思,讓學生結合自身情況,談一談自己對故鄉(xiāng)的認知,以“我與我的故鄉(xiāng)”為話題,可從任何角度發(fā)表演講。各位學生從小的生存環(huán)境不甚相同,可以從其他學生的演講中找出差異,這樣,不僅可以加強交流互動,還可以提高語文口語能力教學的效果。
綜上所述,激發(fā)學生的言說欲望,讓學生想說;到營造良好的可讓環(huán)境,讓學生敢說;再到豐富學生的口語素材,讓學生有話可說;最后到提高學生的口語能力,讓學生會說,這是口語能力教學的一般策略,是課堂上有效開展口教學的重要保障。初中語文口語能力策略探究雖然只是口語能力探究的一個方面,但它對于整個口語能力探究具有以小見大的參考價值,有助于將口語能力教學引向全面化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邊艷芬. 初中口語交際教學內(nèi)容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6.
[2] 朱婷. 運用情景教學法開展初中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的研究[D].延安大學,2014.
作者簡介:姓名:朱慶如,出生年月:1970年3月,籍貫:江蘇啟東,單位:江蘇省啟東折桂中學,研究方向:如何提高課堂教學質(zh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