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虹一
摘 ?要:本文立足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對實現有效教學的策略進行了探究,內容包括有效備課,提高教學有效性;改進教學策略,構建生態(tài)課堂;設計生活化的問題,增進課堂互動。
關鍵詞: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策略
隨著有效教學理念的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熟知,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問題也成為教育工作者研究的熱點問題。道德與法治課程是一門肩負著德育重任的課程,因而提高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有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以下,筆者僅根據自身教學實踐,僅簡要論述幾點小學道德與法治有效教學的策略。
一、有效備課,提高教學有效性
有效備課主要圍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
一是備教師。教師要充分發(fā)揮自身的人格魅力,運用多種教學形式,提升自己的教學生命力。尤其是作為思政課的教師,尤其應做到為人師表,身正示范,通過自己的人格魅力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
二是備學生?!兜赖屡c法治》課程的性質是以學生的生活為基礎,以培養(yǎng)品德良好、樂于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為目標的生活型綜合課程。因此,這就要求任課教師要在了解學情的基礎上,以生活為基礎精心設計教學情境,通過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更好地呈現問題,引導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使學生在具體生活情境中體驗、感悟、理解、掌握相關知識,提高各方面能力,促進學生知、情、意、行和諧發(fā)展。
三是備教材和課程資源。在備課時,教師要對教材進行深入的研究,理清教材的內容編排,挖掘教材內涵。只有這樣才能更好下手,找準教學的切入點,明確教學的重點。另一方面,根據教材內容,針對教學目標,教師在備課時,要運用多媒體從整合目標、整合內容、整合形式三個層面對資源予以有效重組,通過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求知欲,促進學生更好的發(fā)展。
二、改進教學策略,構建生態(tài)課堂
道德與法治是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主戰(zhàn)場,以自主發(fā)展為導向,要使得課堂教學過程以高效、精致、可持續(xù)的形式開展,所以教師應善于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引導學生參與到學習中來,以更好地促進他們素養(yǎng)發(fā)展與能力的形成。
例如,教師可以結合教學主題,對教材知識進行情景化和生活化處理,促使學生以課堂主體的姿態(tài)進入課堂。學習“我是獨特的”這一內容的時候,筆者明確了教學目標即讓學生能了解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要正確認知自己的優(yōu)缺點,并接納自己。所以,在教學過程中,筆者這樣進行課堂導入:同學們,我們每個人手上都隱藏著每個人獨特的小秘密,你知道是什么嗎?然后讓學生在白紙上印上自己的指紋,筆者告訴學生,每個人的指紋都是不一樣的,所以我們每個人的特性也是不一樣的,正如世界上沒有完全兩片相同的葉子,世界上也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人,所以,如果我們發(fā)現我們與別人不同,也不必要苦惱,這也正說明了我們是這個獨一無二的自己。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展開新課,促使學生以更好地狀態(tài)投入到學習中去。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生能夠更好地投入到新課的學習中去,他們也會與教師進行良好互動,以促進自己對新知識的理解與內化,如此便很好地完成了教學目標與教學任務。
三、設計生活化的問題,增進課堂互動
為了促進教學的順利進行,教師應該與學生進行良好互動。在課堂上師生之間互動依靠的是教師的提問。因此,教師要注意問題的切入角度、問題提出的時機等等。
首先,教師的提問應當與教學內容相關。這就要求教師在做教學設計的時候,認真研讀教學內容,提出符合學生學習現狀并具有生活化的問題。比如,在教學“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時,筆者向學生提問:“現在作為學生的你們,坐在課堂中學習,由此可見你們享有什么權利?”有學生答道:“接受教育的權利?!蔽艺f:“不錯,每一個適齡兒童都需要接受教育,這不僅是一項權利,而且是一項義務?!蔽覀兠恳粋€一生下來,就享有一些基本的權利和義務,接下來就讓我們來學習,我們還有哪些基本的權利和義務。通過這樣一個與學生緊密相關的問題,引出了本課的教學內容,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其次,提問的內容應該與小學生的生活實際相關,應該以小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認知結構為基礎設計問題,貼近生活實際。比如,在教學“傳統(tǒng)美德源遠流長”時,筆者這樣問學生:“我們中華民族向來是一個講究美德的民族,從古至今流傳下來非常多的傳統(tǒng)美德,比如說,父母養(yǎng)育我們長大,給予我們無微不至的關懷,因為,為人兒女一定要……”,學生異口同聲的說:“孝敬父母”。筆者接著說:“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教師無私的傳授給我們知識,作為學生,我們要……”,學生又異口同聲的說:“尊敬師長。”“不錯,孝敬父母,尊敬師長都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希望大家在平常的生活中好好的去貫徹這些美德?!?/p>
總而言之,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有效性的實現有賴于教師的努力,希望大家能夠不斷探索,不遺余力,使道德與法治課堂越來越好,促進學生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趙雪蓮.生活化教學法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應用[J].甘肅教育.2018(05)
[2] ?蘇東明.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思考[J].教師.20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