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樂佳
摘要:中國戲曲藝術在世界上占據(jù)著重要位置,經過長期的歷史發(fā)展,具有自身獨特的魅力。為了不讓優(yōu)秀的戲曲文化失傳,小學音樂教材中也將戲曲劃入其中。但是由于小學生度戲曲不感興趣,教師就應該采取合理的教學策略,激發(fā)小學生對戲曲的興趣,從而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小學;音樂課堂;戲曲教學;策略
戲曲文化在我國的歷史長河中是一塊文化瑰寶,是不朽的文化遺產。教育部已經將戲曲納入音樂教材,音樂教師也應該對其加大重視程度,對自身的戲曲知識進行補充。教學方法要適合小學生的興趣愛好,將戲曲教學全面做好。
一、小學音樂課堂的戲曲教學現(xiàn)狀
目前,我國小學生的音樂課本中已經將戲曲納入音樂教科書,戲曲藝術也成為音樂教學中的一部分內容。但是學生卻對戲曲提不起興趣,很多學生感覺戲曲就是音長調高,就連戲詞都聽不懂,表達的情感也是稀里糊涂。如果在教師本身對戲曲也不甚了解的前提下,其教學質量就可想而知。很多音樂教師對于戲曲的教學方式十分陳舊,導致整個課堂沒有一絲生機,戲曲音樂課要想順利開展難于登天[1]。戲曲藝術在傳承和發(fā)展的過程中面臨著巨大的危機。音樂教師更應該對戲曲提高重視程度,從自身做起,對戲曲進行深入了解,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讓學生能夠對戲曲產生熱愛,具備欣賞戲曲的能力,逐漸投入到戲曲學習中。
二、小學音樂課堂中戲曲教學的策略
(一)教師將自身的戲曲修養(yǎng)全面提高
教師要抓住音樂教材內容,對教材進行深度的剖析和細致的研究。音樂教師對學生進行戲曲教學時,應該對自身的戲曲知識先進行補充,對自己所掌握的一些陳舊的戲曲知識要不斷進行更新,對各個地區(qū)的戲曲要深入進行了解,并且能夠進行示范演唱,相應的還要能夠進行表演。對于戲曲一路以來的發(fā)展狀況全面進行掌握,并對其理論知識深入展開學習,讓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能夠全面提升。
(二)教學方法要體現(xiàn)出高效
運用音語合璧的教學模式,一直以來,故事被大眾當作最為廣泛的訴說方式,音樂教學中,應該也運用故事這個載體讓其發(fā)揮一定的推動作用,能夠引起學生的興趣,讓戲曲能夠得到有效發(fā)展。
教學模式:
1.初始階段,激發(fā)小學生對戲曲的興趣
在初始階段,教師可通過有效方法來激發(fā)學生對戲曲的興趣。如教師可在課前穿戴好戲曲服飾,先讓學生猜自己要做什么,之后給學生唱一段戲曲,借此導入課程,并吸引學生注意力。
2.基本環(huán)節(jié),采用多種形式進行教唱
教師在授課中可以向小學生進行提問,首先,教師可以提問:同學們,大家聽的這些戲曲是我國的戲曲中那一類戲曲,這種戲曲盛行于那些區(qū)域?等學生全部回答之后,教師可以逐一進行解答,對學生回答錯誤的地方進行講解[2]。為了激發(fā)小學生對于戲曲的興趣,可以根據(jù)戲曲內容播放與戲曲相關的電影或者動畫片,這樣能夠有效地將小學生的興趣激發(fā)出來,后期在學習戲曲的過程中就會比較容易。
(三)采用講故事形式來進行戲曲教學
對小學生進行戲曲教學時,可以采用講故事的形式來教學。例如:蘇少版五年級下冊的音樂教材中有一首戲劇《誰說女子不如男》,教師可以在學習該戲曲之前,先向學生講述一下戲曲有關的故事。該戲曲講述的就是花木蘭代父從軍的故事,教師可以借助《木蘭辭》這篇文言文為學生進行解讀,告訴學生花木蘭是個巾幗英雄,在父親年邁無力上沙場時,花木蘭決然的以女兒身女扮男裝上沙場替父從軍。教師將這個故事講述完之后,就直接引入當前的戲曲學習中,教師要告訴學生《誰說女子不如男》的背景,這是花木蘭在從軍路上遇到一位同樣步入沙場的男同伴,這位男同伴就抱怨世道對男女不公平,說為什么男的要上戰(zhàn)場殺敵,女的就可以在家閑著。木蘭在聽到這番說辭的時候非常生氣,就對這位姓劉的同伴進行了反駁,木蘭的反駁讓這位姓劉的同伴無地自容,對自己的認識進行了改變,和木蘭一同步入沙場。教師還可以幫助學生對這段戲詞進行分析,“劉大哥講話理太偏,誰說女子不如男。”從這一句戲詞中就可以看出不凡的英雄氣概,雖為女兒身,卻有男兒志。通過對整個故事的深度剖析,學生將會對故事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也會感覺到戲曲的奇妙,對戲曲學習會產生濃烈的興趣,這樣將會給整個戲曲教學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讓時尚引領戲曲同步
戲曲文化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距離的時間相對也比較久遠,多數(shù)戲詞小學生理解起來存在困難,場景方面也十分單調。教師可以選擇一些和戲曲有關系的歌曲,讓學生對這些歌曲進行分析,例如:可以選擇周杰倫的歌曲《青花瓷》,很多學生有追星傾向,教師可以抓住學生這一特點,對學生說:“大家喜不喜歡周杰倫?”肯定會有很多學生喜歡,之后教師再告訴學生這首歌里邊融入了戲曲元素。并對學生進行鼓勵,讓學生自己能夠說出一些自己知道的有關戲曲元素的歌曲,這樣戲曲會不知不覺進入學生的心門。
三、結語
戲曲文化是我國悠久的歷史文化,在悠悠的歷史長河中凝結著先輩藝術家們智慧的結晶。為了戲曲文化能夠得以傳承和發(fā)揚,教育部已經將戲曲納入音樂教材,音樂教師更應該認識到戲曲的重要性,對自身的戲曲素養(yǎng)進行提升,采用合理的方式進行教學,讓戲曲文化能夠在新一代得到發(fā)揚。
參考文獻:
[1]王鶴. 讓戲曲點亮小學音樂課堂[J]. 戲劇之家, 2016(9):207-207.
[2]羅玲. 多元融合打造音樂戲曲教學嶄新課型探究[J]. 成才之路, 2016(26):2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