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艷麗
摘 要:本文從護理道德和護理道德修養(yǎng)的基本概念入手,分析目前中職護生護理道德修養(yǎng)的現(xiàn)狀和成因,進而從班主任的角度提出了針對性的提升策略。
關鍵詞:提升;中職護生;護理道德修養(yǎng)
護士作為白衣天使,日常工作繁瑣、辛勞、嚴謹,這份職業(yè)神圣而偉大。但近年來,個別護士由于缺乏護理道德修養(yǎng),不注重與病患的溝通技巧,缺乏人文關懷,導致出現(xiàn)醫(yī)患關系緊張的局面。在重知識和重技能的導向下,職業(yè)道德教育往往被忽視,但護士在處理醫(yī)患關系和瑣碎工作中,護理道德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因而提升中職護生的護理道德修養(yǎng)應該成為當今培養(yǎng)護理學生的主要目標之一。
1 基本含義
護理道德是一種特殊的社會意識形態(tài):它是護理領域中各種道德關系的反映;是為促進護士更好地為人類的健康服務;是依靠社會輿論、內心信念和傳統(tǒng)習俗來維持,通過自覺遵守而發(fā)揮作用的。[1]
護理道德修養(yǎng)是護士在道德上的自我鍛煉,以及由此達到的較高的道德水平和道德境界。擯棄自私自利,實現(xiàn)先公后私,逐漸向大公無私的境界而努力。
2 中職護生的護理道德修養(yǎng)現(xiàn)狀和成因
目前中職護生的護理道德修養(yǎng)還停留在萌芽階段。
2.1 護理道德相關課程設置存在問題
目前學校開設了《職業(yè)道德和法律》《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心理健康》,在《護理技術》中融入了《護理心理》《護理倫理學》《護理禮儀》《衛(wèi)生法律法規(guī)》《人際溝通》等相關知識,但是授課時間和授課內容都非常有限,以《職業(yè)道德和法律》為例,只開設一個學期,且每周只有一個課時?!蹲o理禮儀》原本作為一門獨立學科進行授課,如今被整合到了《護理技術》當中,內容大大縮減。因而護理道德知識的滲透和學習非常欠缺。
2.2 中職護生的年齡和性格特點
中職護生年齡在15-17周歲,正值青春期,活潑好動,個性張揚。但普遍自信心與毅力不足,沒有經歷過大的挫折和磨練,遇到真實的護理環(huán)境和護理工作,如實習時受到病人的排斥或拒絕、護士長或帶教老師的嚴格要求,容易產生挫敗感。同時易受不良風氣影響,不利于護理道德修養(yǎng)的提升。
2.3 缺乏護理道德知識的實踐
護理道德知識要化為具體的護理道德行為,最終提升護理道德修養(yǎng)是一個需要實踐和逐步積累的過程。雖然護理技術專業(yè)老師在護理實踐操作中,都很重視人文關懷和護理道德的滲透,也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促進作用,但是學校操作畢竟與真實病患處理、護理場景存在差距。學生見習也只是以觀察學習為主,真正動手參與的機會只能等到臨床的8個月實習期。因而學生將所學的護理道德知識進行運用還是有所欠缺的。
3 護理道德修養(yǎng)的提升策略
筆者以一名普通的非護理專業(yè)班主任身份,談談如何提升護理道德修養(yǎng)。
3.1 在學習生活上滲透護理道德知識
護理道德和普通的職業(yè)道德有其共通之處,都以培養(yǎng)誠實的品格、高尚的道德情操,做到自尊、自愛、自立、自強,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為目標。學會關愛他人,熱愛身邊的人,才有可能關愛病人。
1.從新生入學的第一堂課,以南丁格爾的事跡作為頭菜給學生以精神上的激勵,使學生在踏入護理中職學校的第一刻就意識到身上所肩負的神圣使命,在心里埋下護理道德觀念的種子。
2.為了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班主任邀請優(yōu)秀畢業(yè)生來校為學妹們講述成長歷程、具體工作情況,以座談會的方式,拉近彼此距離,通過聊天的方式使學生更貼近護理、了解護理。學姐的榜樣力量,是最好的言傳身教,更容易成為學生模仿的對象。
3.通過主題班會開展護理道德知識競賽,學生對課堂所學和網絡搜集的各種知識加以整理,以小組為單位進行PK,決出最佳小組;開展人際溝通技巧討論,學生根據(jù)老師給出的具體情境及不同的溝通方式的呈現(xiàn),展開討論,分析利弊,從中體會溝通的重要性,逐步提升自身溝通技巧水平;即興護理情景劇,設置場景如搶救心臟病患者、搶救重大車禍患者、地震營救,讓學生在表演當中體會護士這一角色在他人生命垂危時,雪中送碳的溫暖和救人于水火的偉大;開展“如果我是一名病人”演講比賽,使學生學會換位思考。
3.2 在自我成長中激發(fā)護理道德情感
1.鼓勵學生在課余時間,多看醫(yī)學方面的專著或人物傳記,從中汲取養(yǎng)分,吸收精神和信念的力量,體會先人后己、舍身救人的偉大精神。
2.推薦學生利用周末和節(jié)假日觀看經典影片,如國產片《外科醫(yī)生》,美劇《實習醫(yī)生格蕾》等,通過輕松娛樂的方式走進護理人員的工作與生活,感受這些優(yōu)秀醫(yī)護人員身上所散發(fā)出來的護理道德光輝。
3.通過誦讀勵志文章和南丁格爾誓言,讓學生早自修時間在朗朗讀書中,找到自己奮斗和前進的力量,內化自己的行為和思想。
4.督促學生給自己訂立成長計劃,包括近期計劃、學期計劃、年度計劃,三年計劃。給自己做成長記錄,記錄思想變化,記錄自己所取得的進步,參加過的社會實踐和個人經歷。通過制定計劃,總結所得所失,更加明確自己的缺點和不足,從而調整自己,明確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更好地完善自己,為今后的護理工作做準備。
3.3 在實踐中提升護理道德修養(yǎng)
1.利用信息化網絡平臺,為學生推送媒體對護士的報導,讓學生學習優(yōu)秀護士的精神品質,也反思醫(yī)患矛盾背后護士身上所存在的問題。
2.學生參加見習,社會實踐,實習過程中,鼓勵學生在班級群發(fā)表“實習生心聲”,對實習中碰到的問題進行及時討論,及時疏導負面情緒,找到最佳的處理方法;召開班級見習、實習感悟座談會,就大家普遍發(fā)生的問題進行集中交流,少數(shù)問題進行個別交流,及時總結和反思自己的優(yōu)缺點。
中職護生需要在學校、教師、家庭和自身不斷地努力完善下,磨練和提升自己的道德修養(yǎng),從而蛻變成能承擔救死扶傷的神圣使命、更好地為人民的健康服務的白衣天使。
參考文獻:
[1] 曹志平.護理倫理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1.8:8,55-56.
[2] 李曉松.護理學基礎[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1
[3] 鮑文慧.高職護理學生職業(yè)道德教育初探[J].醫(yī)學信息(上旬刊),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