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家杰
摘要:隨著國家的不斷發(fā)展,時代的不斷進步,對于高中學生的課程要求也提出了新的目標,對于教師而言,教師要轉變傳統(tǒng)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一定的分層教學,做到真正意義上的“因材施教”;對于學生而言,要加強對于教師教授知識點的理解和運用,而不是單純地進行知識的記憶。尤其在高中生物課程的學習中,更要求學生對所學知識加以自己的理解,并將所學知識運用到不同的場景之中。
關鍵詞:高中;生物課程;分層教學;措施
引言:
教師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如何針對學生的不同特點從而制定教學目標、教學方法以及課堂設計,而這些所有的課程準備都應符合分層教學的理念。從現有的教學實踐看,很多教師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和理念上想在課程教學中既做到對學生的“全面照顧”,又做到對學生的“個體照顧”是比較困難的,而采用分層教學恰好能夠滿足教師的這一目標,[1]也能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依據自己的學習程度進行不同的學習。
一、高中生物課的現狀分析
現階段,在高中生物課程的學習當中,很多學生還是沿用“古老”的學習方式,單一的對課本和教師講解的內容進行記憶,并且僅僅只是記憶考試的內容,對于教師補充但不需要考查的知識往往是忽略的,這樣的學習方式對于學生理解和運用高中生物課程是意義不大的。
二、分層教學的措施
1、進行分層課前準備
課前準備是教師對于課堂教學的提前預演,教師應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不同的課前準備,使得教師可以在課堂當中有層次有重點的講解課程的重難點,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可以在課堂中得到知識,減少學生之間因為基礎不同所造成的學習差異。
分層次進行課件準備,對于教師來說增加了一定的工作量,但這可以使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和對今后課程的學習都是有幫助的。當教師的課程進行到后期時,由于前期教師付出了一定的努力,進行了分層次的課前準備,使得學生都可以在前期的課程當中學到知識,讓部分學生都不至于在后期的學習當中被落下,就此目標而言,教師付出的努力都是有益的,所以進行分層次的課前準備是有必要的。
2、教學活動分層設計
在傳統(tǒng)教學方式當中,教師對于好學生和基礎較為薄弱的學生的教導方式是一樣的,這是極其不利于班上部分同學學習和進步的,這種教學方式使得好學生得到的知識不夠,而基礎較差的同學又聽不懂,這對于學生學習和教師教學目標的完成是極其不利的。
這時就需要教師進行教學活動分層設計,將一節(jié)課分成幾部分,有提高部分有基礎部分有拓展部分,使得班上好同學,中等層次和基礎弱的同學都可以在一節(jié)課堂上得到知識,從而努力,不斷縮小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差距,做到班級整體學習程度的提高。在高中覺得學生與學生之間個性化的差異更加明顯,教師要有力地運用這些差異來對學生進行教學。由于學生之間的思維邏輯水平、學習能力及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判斷能力等皆是不同的,所以,教師就可以用分組教學的方式來進行授課,將好中差三個層次,學生混合在一起進行授課,挑好的一組當中的一位小老師來幫助中等生活基礎較差的學生進行學習,而中等學生和基礎較差學生成為一位小班助,幫助學習層次較高的同學進行一些任務,這樣好中差三個層次的學生都得到了鍛煉,使自身的學習程度不斷提高。[2]這是教師在實行分層教學過程中要做的,而不僅僅是將學生分為幾個層次,簡單地定義好學生和差學生,要發(fā)現每一位學生不同的特點和個性,從而因材施教。
在教學活動中進行分層設計是教師進行分層教學的重點部分,好的分層教學活動可以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在課堂中受益,學到自己缺乏的知識,根據自己的學習程度進行不同的方向的學習。
3、合理布置作業(yè)
在傳統(tǒng)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對于學生的課后作業(yè)的布置都是一視同仁的,不管是好學生,中等層次的學生,還是基礎較為薄弱的學生,所完成的作業(yè)都是一樣的,這對于好學生進一步提高、中等層次學生拓展基礎、基礎較次的學生不斷提高,都是不利的。
分層教學,就是改變教師這種作業(yè)一致的情況,將作業(yè)分層分批進行布置,使好學生能夠在作業(yè)當中得到拓展,中等層次學生鞏固基礎,基礎較為薄弱的學生得到提高,這是教師課后布置作業(yè)存在的意義。教師在進行課后作業(yè)的布置時要依據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進行不同程度的作業(yè)布置,例如,教師在課程“光與光合作用”的課后作業(yè)布置時,就應該根據學生對“光合作用”的記憶和理解程度進行不一樣的作業(yè)布置,對于基礎較為薄弱的學生而言,教師可以讓學生對課本內容加強理解和記憶,并有一定的簡易的練習;對于中等部分的學生而言,不僅要加強課本內容的記憶與理解,還要進行一定的課后練習和一部分的實驗報告練習;對于成績較好的學生而言,教師就不必再讓他們進行課本內容的強化,可以布置有一定難度的練習,例如寫一份實驗報告等。不同程度的作業(yè)練習可以在不同基礎之上加深學生對于所學內容的理解。
布置課后作業(yè)就是使學生能夠進一步鞏固今天所學的知識,但對于層次不同的學生來說,對于今天所學的知識理解層次不同,所以教師分層次留作業(yè)是非常有必要的,這樣可以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得到符合自己基礎的鞏固,從而更加理解今天教師所講的課程的具體內容,學生對于課堂所講內容更加理解,就使得教師在今后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學目標更容易達成,是對老師和同學都是有益的。
三、總結
分層教學對于提高班級整體學習效果和效率是極其有意義的,使得層次較高和層次較低的學生都能在每節(jié)課上學習到知識,從而減少學生的厭學心理。教師實行分層教學,可以使得班級整體學習成績不斷上升,使得部分基礎較弱的學生可以在今后的學習過程中跟上進度,減少學生差距過大而產生的不良影響,所以,教師實行分層教學法,是對學生當前和今后的學習都是極其有利的。
參考文獻:
[1]王軍政.“分層教學”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9(28):86.
[2]朱榮.新高考模式下的高中生物“分層走班制教學”[J].課程教育研究,2019(18):176-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