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銀成
摘要:新的教育理念不再一味關注學生的考試成績,而是更關注學生是否得到了全面發(fā)展。單純追求知識的掌握已不再是教學的最終目標,在新課標的指導下,如今的教育理念更偏向于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將學生培養(yǎng)成全方位有用的人才,而不是只會死讀書的“書呆子”。創(chuàng)新型教學手段的引入為體育課注入了新的活力,從而豐富了教學內(nèi)容,進而大大提高了學生興趣。囿于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此注定了體育學習的效果的差異性。如果教師采用單一的教學方式就很難適應多層次的學生,因此分層教學法的引入是十分必要的。高中體育課對于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fā)展是必不可少的。本文主要探討高中體育的創(chuàng)新教學法,重點對分層教學法這一創(chuàng)新手段進行探討。
關鍵詞:高中體育;創(chuàng)新實踐;分層教學
一、當前體育教學的現(xiàn)狀
1.體育教學與學科教學關系不協(xié)調(diào)
很多學校,相較于文化課程而言,體育課的課時少之又少。這樣就不能從根本上達到“全面發(fā)展”,沒有時間的保證,體育課的目的也就成了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學生不能充分利用體育課進行鍛煉,反而占用體育課為其他學科“充電”。高中課程壓力大,如果體育課都發(fā)揮不了幫學生放松身心的作用的話,那么學生將如何排解身心壓力呢?
2.學生的心理問題在體育教學中未得到充分重視
隨著時代的變化,社會復雜性的增強,越來越多的學生出現(xiàn)了這樣那樣的心理問題。只有身體健康,才能更精神飽滿地去學習,如果身體健康大打折扣,那么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也不會很好,因此,體育教學的同時也要結合心理學,幫助學生疏通心結,加強精神層面的培養(yǎng)。
3.傳統(tǒng)教學理念仍然存在
舊式教學手段在很大程度上都奉行“形式主義”,只在乎結果,而不在乎過程。或者在錯誤的理念下漸行漸遠而不積極糾正。因此這種傳統(tǒng)教學理念的存在對于創(chuàng)新型教學方法的實施仍然存在一定障礙。
二、創(chuàng)新性地引入分層教學法
分層教學法在體育教學中,可以根據(jù)學生的體質、運動能力、接受程度等進行分層,將學生分為2-3個層次。教師根據(jù)每個層次的特點做教學設計,確保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將課堂更充分利用起來,這也是“因材施教”理念的體現(xiàn)。
1.以教學內(nèi)容為分層依據(jù)
對高中學生進行體育教學,要深刻結合學生心理,使教學內(nèi)容與學生心理需求一致,在教學中多采取鼓勵式教學法,鼓勵法對學生的激勵作用不可忽視。體育課是實踐活動課,如果正確引導學生進行課程學習,那么可以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分層教學的出現(xiàn)是為了適應不同學生的需求,因此,教師要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采取不同的教學手段。
例如,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手段。本文以籃球教學為例:
A層:可以增加如技術分析等層次較深的內(nèi)容,并適當?shù)卦黾泳毩暶芏扰c難度,可以改變投籃方向、投籃角度、進行各種運球、傳球的半場或者全場投籃練習。
B層:可以讓學生站在球籃兩側自己運球練習,并適當?shù)脑黾泳毩暤臅r間與次數(shù)。
C層:教師可以讓學生從籃球左側與右側慢跑,模仿摸籃板與籃網(wǎng)的動作,逐漸的掌握好上肢與下肢的協(xié)調(diào)規(guī)律。
2.以學生能力為分層依據(jù)
對學生劃分層次是實施體育課分層教學的第一步。在新的教學理念的影響下,教學過程不再以教師為絕對主導,相反,學生逐漸成為課堂的主角。教師在進行體育課之前,要充分了解學生的身體素質和興趣愛好。比如有的學生喜歡籃球、有些學生喜歡足球等。體育課的分層一般分為三個層次,分別由A級、B級、C級表示。教師在綜合考查學生整體運動能力的基礎上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學。
A層:他們熱愛運動,天性活潑,對教師組織的課程活動有強烈的參加欲望,競爭、接受能力強,對于這種層次的學生,教師可以做一些難度較大的課程設計,同時加強對這類學生的考核難度,激發(fā)出學生更大的潛力。在加強課程難度的同時,做好學生心理建設,盡量避免學生因為成績好出現(xiàn)驕傲情緒。
B層:學生在課堂表現(xiàn)較好,但是成績并不突出。這部分學生的考核成績約占年級的前2/3左右。在整體體育教學中,這類學生的成績處于中上游。雖然整體水平不錯,但是沒有拔尖的人員,運動爆發(fā)力也不強,可以用中規(guī)中矩形容。這類學生盡管比A層學生運動能力稍微差一點,但是教師可以發(fā)覺其中的“人才”,由于此類型的學生人數(shù)在三個層次里面的比重最大,學生在制定教學計劃的時候要兼顧到大多數(shù)學生的需求。
C層:這個層次的學生運動能力稍差,與A層學生相反,他們不具備超強的運動能力,身體素質一般。這種學生往往對體育可沒有興趣,甚至排斥體育課,教師要及時關注并糾正學生的這種心理,適當引導,及時排除學生心理障礙。多采取鼓勵式教學,幫助學生樹立體育學習的自信心。
3.以教學評價為依據(jù)進行分層
除了對教學過程對學生進行分層之外,教學測評結果也可以采用分層方式進行劃分。眾所周知,只有不斷進行學習總結和測評,才能保證學生不斷進步。體育教學也可以在教學評價階段進行分層評價。因為筆者發(fā)現(xiàn),根據(jù)以前的測評結果來說,單一的測評結果并不能代表所有學生的成績,并且要對學生進行多方面、多元化評價。如:
A層:教師要重視評價中的激勵功能,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意識,鼓勵他們積極地去探索,完成高層次的學習;
B層:教師要以肯定為主,同時指出學習過程中的不足,幫助學生明確努力的方向;
C層:次的學生應該多進行表揚,指出他們的閃光點,哪怕是很小的進步,都可以進行贊美,這樣就能夠有效消除這類學生的自卑感,讓他們看到成功的希望。
三、如何將創(chuàng)新性融入到教學中
1.要樹立正確的體育教學觀念,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教師的任務不僅是教學生進行各種體育項目,而是是幫助學生完成觀念上的改變。在體育課中,學生要達到鍛煉身體的目標,更要培養(yǎng)強大的內(nèi)心和持之以恒的毅力,這是體育課的精神所在。體育精神不僅僅代表肉體上的強壯,更體現(xiàn)為精神上的富足。學生只有具備持之以恒的毅力和永不服輸?shù)木?,才能在今后的自我學習和發(fā)展中獲得良好的進展。
2.要對教學方法和手段進行革新。
好的手段可以充分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比如培養(yǎng)學生運動能力,強化學生手腦并用的能力,在運動中鍛煉思維,使學生達到智力和體力雙重發(fā)展。教師可以將傳統(tǒng)的集體跑步熱身改變?yōu)橐越M為單位進行鍛煉,比如球類運動、田徑等,人性化運動手段的選擇可以更大地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3.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對體育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對某件事物感興趣才有做下去的沖動,反之則效果不佳。因此要針對學生興趣進行針對性教學。
4.堅持跨學科優(yōu)化整合,努力贏得綜合教學效果
體育課作為實踐性學科,擁有更強的融合性。很多學生都表示通過體育課可以很好的減壓,由于高中生要面對高考的壓力,體育課的重要性就更加不言而喻。針對這種情況,作為體育教師,應該多將體育與其他學科進行合并、交融。
比如將體育運動與音樂學科的聯(lián)系教學。在進行競技教學時,可以放鼓舞人心的快節(jié)奏音樂,渲染現(xiàn)場的熱烈氣氛,同時鼓勵學生堅持不懈。在競賽過后,學生休息階段,播放安靜的輕音樂幫助學生放松等。
四、結語
綜上所述,創(chuàng)新型教學手段對體育課的建設來說是十分必要的,“分層教學法”使體育課有了更大的魅力,學生對體育課的認識更加深刻。同時,體育課越來越滿足所有層次學生的需求,多樣化的教學方法能更有效地刺激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因此分層教學法在體育課中的應用是十分成功的。除此之外,其他的教學手段也應該有針對性地使用,幫助同學們形成更加積極進取的精神面貌。
參考文獻:
[1] 仲崇兵.高中體育課分層教學的實踐與探索[D].蘇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
[2] 羅慧慧.關于體育課分層教學的思考[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03(10).
(作者單位:江蘇省宿遷市沭陽縣正德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