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晶晶 陳麗華
摘要:隨著全球化的迅猛發(fā)展,世界各國在經(jīng)濟政治文化上的交流日益密切,作為國際通用的語言——英語,它的重要性是顯而易見的。因此,英語學習也被愈發(fā)重視。然而小學生因為自身詞匯積累,語言表達等方面的限制性,很難能夠說出一口流利的英語;所以,這一情況使得教師使全英文授課變得異常困難。為解決這一難題,肢體語言在小學課堂的應用便顯得格外重要。
關鍵詞:TPR? 英語教學? 肢體語言
一、肢體語言概述
TPR(全稱:Total Physical response), 即全身肢體反應法, 是把語言和行為結(jié)合起來,用身體動作來教授外語的一種方法?;谶@種方法,肢體語言越來越廣泛地被運用到小學英語課堂。肢體語言的在課堂中的適當使用能夠幫助教師改變知識輸入的過于單一和乏味的現(xiàn)狀,從而給學生留下較為深刻的印象,最終激發(fā)學生在英語學習上的熱情和興趣。此外,肢體語言的運用有利于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幫助提高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進而促進英語的學習。
二、肢體語言應用的現(xiàn)狀
作為英語學習的啟蒙階段,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學對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至關重要。由于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以及地域本身的差異性,各地區(qū)師資力量懸殊,造成教育水平的參差不齊。有關肢體語言的應用程度也各不相同。
在偏遠落后,教育質(zhì)量較的地區(qū),許多教師還沒有認識到肢體語言的重要性,片面強調(diào)傳遞-接受式教學,忽略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這種情況下,教師一昧地教,學生被動地學習,造成學生不敢參與課堂,不能開口說英語,從而產(chǎn)生了啞巴式的英語教學方式,我們應當引起注意。為改變這一現(xiàn)狀,解決英語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我們對基于TPR教學法下的肢體英語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做了相關研究和分析。
三、肢體語言應用于英語教學的重要性
肢體語言是人們之間交流溝通的重要方法,人們往往傾向于用表情手勢、動作行為來表達他們的自身感覺和內(nèi)心情感。課堂教學包括教和學兩方面的內(nèi)容,是師生互動的一種模式活動。英語教學的成功要基于良好的課堂教學。受環(huán)境條件的制約,許多方法會受到限制,如:教師需要用教具來輔助教學,但教具的不完備使教師無法正常進行教學活動。在這種情況下,肢體語言的使用便發(fā)揮了獨特的作用,它不受環(huán)境和外部條件影響,可以直接應用于教學。肢體語言可以通過表情、行為、舉止、神態(tài)等來代替語言來表達教師意圖,引起學生注意。
英語作為第二外語,對小學生來說并不像母語那般熟悉親切,更多的是陌生感和好奇感。如果純粹地通過教師的說和讀來進行教學,小學生大腦處于空白狀態(tài),則無法把所學知識記在腦中,這對其以后英語的學習十分不利。
四、肢體語言應于小學英語課堂的方法及效果
教師必須具備基本的教師素養(yǎng),掌握必要的的教育學、教育心理學等方面的知識,能夠把教學規(guī)律運用到教學中。由此,要求教師要關注到每一位學生,運用教學藝術,吸引學生注意,激發(fā)學生熱情,使學生積極投入到學習中。在不同的階段,我們應該合理運用肢體語言。
1.課前運用,吸引學生興趣
小學生初學英語,易產(chǎn)生畏難心理和排斥感,但他們已經(jīng)能夠模仿和學習。作為外來語,教師如果只是說和教,小學生會很快厭倦并失去興趣。若是教師在課前就能夠運用肢體語言,創(chuàng)設形象生動的情景,將學生帶入其中,就能夠引起學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由于多數(shù)孩子喜愛小動物的天性,他們必然會對該堂課充滿好奇心,渴望參與,積極投入。
2.課中運用,引起學生注意
在課堂中上,教師可以通過音調(diào)、音量、語速、語氣等,來引起學生注意。對于淺顯易懂的知識點,則可以加快語速迅速帶過。遇到一些疑問句,感嘆句時,則可以通過語氣來表現(xiàn)句型的特殊之處。同時,對于小學生自制力不強,容易開小差等特點,教師可以適當運用肢體語言來提醒學生,引起學生注意。如眼神交流、面部表情、手勢動作、身體移動等都能很好的發(fā)揮作用。最后,教師要善于挖掘英語教學過程中的興趣點,講課時適當運用肢體語言,給學生期待的眼神、親切的微笑、和藹的表情等都可以幫助學生緩解緊張,激發(fā)學生開口,引起學生注意。
肢體語言因其直觀性,具有感染力強,生動活潑的特點。通過手腦心口的共同運用,單調(diào)的課堂會生動有趣,學習氛圍輕松愉悅,教學效果大大加強。
4.課后運用,促進師生關系
良好的師生關系是達到理想教學效果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作為教師,我們要在重視教學的同時關注師生關系的和諧。這時,肢體語言的作用不僅體現(xiàn)在課堂英語教學中,還體現(xiàn)在課后師生相處中。肢體語言是增進師生關系的重要途徑,對學生適時的關懷和必要的鼓勵都能夠讓學生產(chǎn)生好感,從而對英語學習充滿熱情和信心。同時,在教育工作中,教師可以通過自己肢體語言的傳遞影響著學生,對小學生世界觀、人生觀的產(chǎn)生重大影響。對此,教師不僅需要在課堂上傳遞良好的肢體語言信息,還要在課外保持適當肢體語言,這對教師隊伍形象的樹立十分重要。
五、結(jié)語
英語教學對學生英語學習至關重要。為促進英語教學的順利進行,教師能否合理運用肢體語言對教學效果的獲得作用重大。同時,教師肢體語言的使用可以吸引學生注意,調(diào)動學生情緒,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教學內(nèi)容,起到此處無聲勝有聲的作用。最后,肢體語言的運用對師生關系起到促進作用。一個相信的眼神,一個會心的微笑,一個豎起的大拇指……這些都會對小學生的成長產(chǎn)生深遠影響。
參考文獻:
[1] James J. Asher.Learning Another Language Through Actins (4th Ed) [M]. Sky Oaks Productions,Inc.1993.
[2]陳磊.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肢體語言的運用[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7(03):121-122.
[3]嚴安. 小學英語教學中肢體語言運用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安慶師范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