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輝
【摘要】閱讀是學習一門語言最有效的方法,英語學習也不例外。那么,教師應(yīng)該通過怎樣的辦法來增加學生們的英語閱讀量呢?有學者提出,利用英語繪本增加學生與英語語言接觸的時間,從而提高他們的英語閱讀能力。對此,筆者深感認同。因此,在教學中教師積極尋求英語課堂與英文繪本的契合點,會取得一定的成效。
【關(guān)鍵詞】小學英語;英語繪本;閱讀能力
英語繪本,簡單來說就是圖畫書,是故事與圖片結(jié)合的產(chǎn)物。繪本中大量精美的圖片是吸引學生注意力最好的載體,因此,通過繪本增加學生們英語閱讀量的方法是切實可行的。近些年來,教師積極實踐,挖掘了大量的英語繪本資源,并且很好地把它們?nèi)谌氲搅擞⒄Z的教學中。本文中,通過整體感知、圖文對照、基于情節(jié)、聯(lián)系自我四種教學方法,談?wù)劷處熓侨绾伟延⒄Z繪本融入到英語教學中去。
一、整體感知,概括文本主題
每一個英語繪本都是一篇完整的故事,每一篇故事都有其固定的主題。因此,在開展繪本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們對故事的主題進行概括,讓他們能夠?qū)L本中的故事有一個整體的把握,這樣的方法可以在他們理解以及記憶故事的過程中均起到很好的效果。
例如,在教學五年級下冊“My favorite season”時,筆者在課堂中加入了繪本作品“Please let it snow”。在進行繪本教學時,筆者并沒有馬上開始繪本故事的教學,而是讓學生們自己對文本進行了整體的閱讀,并且給他們布置了一項作業(yè):概括出這篇故事的主題。緊接著,學生們便開始了繪本的閱讀。由于文本中穿插著許多生動的圖片,所以學生們的注意力很集中,所有的學生都在仔細的閱讀文本內(nèi)容。很快,筆者便觀察到學生們在文本中進行了勾畫,筆者走近查看,發(fā)現(xiàn)所有的學生都把文本的主旨句“I wait for snow. I wait and wait and wait.”勾畫了出來。這表明,學生們對于布置的任務(wù)完成得很好,而且,正確利用這個技巧,在學生們以后的英語閱讀過程中可以起到極大的作用。
在進行繪本教學時,教師不必著急給學生們進行故事的講解,可以讓學生們先對故事進行瀏覽,然后概括出故事的主題,讓他們對文本有一個整體的感知。這樣的教學方法可以讓學生們對故事的閱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讓學生們的英語閱讀能力得到顯著的提升。
二、圖文對照,梳理關(guān)鍵信息
圖片是繪本的重要組成內(nèi)容。所以,在進行繪本教學時,教師必須教會學生學會利用文本中的圖片,學會把圖片與文字相結(jié)合,對關(guān)鍵信息進行梳理。通過圖文對照、梳理關(guān)鍵信息的方法可以讓學生們把握到文本的脈絡(luò),從而讓他們理解、記憶文本更加方便有效。
例如,在教學五年級上冊“What is your favorite food?”時,筆者在課堂上加入了Dr.Seuss的繪本作品“The green eggs and ham”。在進行繪本教學時,我引導學生把文字與圖片進行了對照,目的是為了讓他們能夠?qū)ξ谋镜睦斫飧映浞?。比如,以句子“If you will let me be, I will try them. You will see.”為分界線,筆者讓學生們仔細觀察了這句話前后圖片中的人物的表情。在這句話之前,學生們可以從圖片中清楚地觀察到“老家伙”的表情是嫌棄的、滿臉不情愿的,但是在嘗了一口“The green eggs and ham”之后,他的表情發(fā)生了很大的轉(zhuǎn)變,滿臉的笑容和滿意。也就從這個笑容之后,相對應(yīng)文字的含義發(fā)生了巨大的轉(zhuǎn)變。在這篇繪本作品當中,學生們通過觀察圖片中人物的表情就可以輕易地找到文本的轉(zhuǎn)折點,這樣會讓他們在閱讀的過程中,更加容易地體會到文本的含義。
在進行繪本教學時,讓學生們通過圖文對照的方式進行文本關(guān)鍵信息的梳理,可以讓學生們的閱讀效率得到提升,還可以加深學生們對故事的理解,讓學生們對故事的記憶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基于情節(jié),嘗試預測推理
故事的發(fā)展有一定的邏輯順序,在進行繪本教學時,我們教師可以讓學生們根據(jù)故事的情節(jié)對故事的發(fā)展進行預測推理。這樣的方法可以很好地發(fā)展學生們的想象力和邏輯推理能力。另外,這樣的方法還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們的閱讀速度,讓學生們的閱讀能力得到提升。
例如,在教學六年級上冊“How do you get there?”時,筆者在課堂上融入了繪本故事“The wheels on the bus”。在進行繪本教學的過程中,筆者引導學生們根據(jù)故事的情節(jié)對故事的發(fā)展進行了預測推理。例如,在講到“The baby on the bus goes ‘wah wah wah’”時,筆者向?qū)W生們提出了一個問題:What would you do if you were the mother of this child?學生們回答道“讓他安靜下來”“哄一哄他,讓他別鬧了”;接著筆者又問道:How can you quiet him down?學生們的回答多種多樣,有的說把玩具給他,有的說給他講故事,還有的回答說他有可能是餓了,給他一些吃的。對于學生的回答筆者并沒有作出評價,而是帶領(lǐng)學生繼續(xù)進行了故事的學習。就這樣,通過提問的方法,誘導學生對故事的發(fā)展情節(jié)進行了預測推理。
在進行繪本教學時,教師可以根據(jù)故事的情節(jié),在適當?shù)臅r候給學生提出一些問題,讓他們通過思考問題答案的方式對故事的發(fā)展進行預測推理。這樣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們的閱讀效率,進而讓他們的英語閱讀能力的得到提高。
四、聯(lián)系自我,感悟生活哲理
故事與現(xiàn)實生活聯(lián)系緊密,幾乎所有的繪本故事都是取材于現(xiàn)實世界,它不可能憑空出現(xiàn)。因此,在進行繪本教學時,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嘗試著把故事與自我進行聯(lián)系,把自己帶入到故事情景中去。通過這樣的方法,學生們可以很好地感悟到故事中的人生哲理,并且把其運用到自己的身上。
例如,在教學五年級下冊“My birthday”時,筆者在其中結(jié)合了“Todd Parr”的繪本故事“It is okay to be different”。在把繪本故事講解完后,筆者讓學生們根據(jù)自己的情況對故事進行了續(xù)寫。雖然沒有要求每一個學生都必須續(xù)寫,因為有可能他們的特點已經(jīng)包含在了故事當中,但是還是可以看到每一個學生都在思考自己的特點,都在盡自己最大的努力進行寫作。比如,班上長得比較胖的那個學生在自己的本子上寫下了“It is okay to get fat.”的句子。通過續(xù)寫,學生們可以很好地把自己融入到故事中去,可以有效地感悟到故事的生活哲理:“It is okay to be different. You are special and important just because of being who you are.”這節(jié)課后,筆者可以明顯地感受到學生們的精神面貌有了極大的改善,他們變得更加自信了。
在英語教學的課堂中,教師需要想辦法,讓學生們把自己與故事文本相聯(lián)系。因為這樣的方法,可以讓學生們更有效地體會到故事中的人生哲理,從而讓他們學到更多的東西,讓學生們的閱讀能力得到改善。
教師通過以上四種方法,有效地把英語繪本和英語課堂結(jié)合在了一起,讓學生們的英語閱讀能力得到了極大的提升。而且,以上四種學習方法,學生們均可運用到以后獨立閱讀文章的過程中,讓他們的閱讀效率得到提升。事實證明,繪本資源在英語課堂中的運用,可以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們的英語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王維.為孩子開啟交流與閱讀之門——利用繪本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策略[J].語文天地:小教版,2015(03):69-69.
[2]陳海平.童言無忌——如何利用繪本培養(yǎng)幼兒語言表達能力[J].雜文月刊:學術(shù)版,2015(11):149-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