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清華
【摘要】? 學校承擔著立德樹人、教書育人的神圣職責。習近平總書記多次闡述了立德樹人的重要意義,他強調:“教育最根本的任務就是完成好、履行好立德樹人的職責。立德樹人就是要培養(yǎng)健康的人,全面發(fā)展的人,要把德育放在優(yōu)先地位,叫德育優(yōu)先”。作為從教10多年的教師,筆者深深感受到,“立德樹人、教書育人”首先要重構師德師風,教育學生要有愛心,而不是粗暴;要有耐心,而不是放棄。唯有愛心、耐心“雙心”合璧才是解決學生千問題、萬狀況的“鑰匙”。
【關鍵詞】? 學校 立德樹人 教書育人
【中圖分類號】? G625.5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21-017-01
一、愛心是連接師生親密的紐帶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說:“愛是一切創(chuàng)造教育的源泉,沒有愛,便沒有教育”。前蘇聯(lián)著名教育學者蘇霍姆林斯基也說過:“對孩子的熱愛與關懷,是一股強大的力量,能在人身上樹起一種美好的東西,使他成為一個有理想的人,而如果孩子在冷漠無情的環(huán)境中長大,他就會變成對善與美無動于衷的人?!苯處煙釔蹖W生,了解學生,從心里愿意與學生成為朋友,誨人不倦,不歧視學生,主動與學生溝通交流,才能取得學生的依賴,與學生建立起民主、平等、親密的師生關系,做學生的良師益友,使學生樂于接受教師的教育。因此,教師的愛對學生的教育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記得2006年,我接手四年級五班。班上有一位學生小朱因個子矮小,膽小怕事,在教室里他誰也不搭理,整天獨來獨往。甚至他對老師也是抗拒的,每次我一接近他,他都會迅速離開。我意識到,當務之急是解開小朱的自卑心結,幫助他建立起信心。
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我發(fā)現(xiàn)小朱喜歡魔方,而且水平挺高的。我決定從這方面入手,向他請教魔方的復原,然而小朱還是不愿意接受我的請教。我只能“曲線救國”,在一次第二課堂上,我和全班同學一起玩魔方,在最難的第四步時,全班同學都說,“小朱會玩”“小朱是魔方高手”。在全班同學的鼓勵下,小朱總算肯教我魔方了。
為解開小朱的自卑心結,我在課間一次又一次坐在小朱身邊,向他學習魔方復原技巧。我每學會一個魔方步驟,都要和小朱互相拍一下手掌,叫一聲“耶”。慢慢地小朱開始變了,他看到我的進步,會主動拍一下我的手掌。慢慢地,小朱很樂意和老師、同學們交流了。有一次放學,小朱還特意和幾個同學到辦公室找我,向我炫耀新學會的鏡面魔方復原技巧。
我知道,小朱的信心回來了。我很慶幸自己沒有放棄他,同時也明白了教師的教育要求只有溶解在對學生的愛的情感里,這種愛是神圣的,是教師教育學生的感情基礎。學生一旦體會到這種感情,就會“親其師”,從而“信其道”,從而達到教育目的,獲得教育的成功。
二、耐心是走進學生心扉的鑰匙
教育是一件最需要認真和執(zhí)著的工作,是一項極需要耐心和韌性的事業(yè)。在每天的課堂教學中,需要教師耐心細致地引導、深入淺出地講解;在長期育人過程中,這種耐心更是深入到每一次談心、每一次輔導、每一個眼神、每一個笑容。急功近利的態(tài)度是教育中的大礙。教育需要等待,這種等待是漫長的,作為教育者的我們只有放慢腳步,耐心教育,才能等到花朵的自然綻放、果實的自然成熟的那一天。
美國著名教育學家卡爾·羅杰斯在《給學習自由》一書中說“在學習開始,教師的職業(yè)能力和淵博的知識,課程的組織,視聽工具的使用和教學程序的決定,講座質量的高低和參考書的多少,全不相干,盡管這些因素在某一時刻是有用的,甚至是有益的。但是學習不靠這些,學習靠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相互關系,靠這關系中的態(tài)度?!睉B(tài)度即耐心。古人亦云:“教也者,長善而就其失才也?!笨梢娔托脑诮逃械闹匾饔?。
2016年那屆學生給我留下最深的印象。因為班上有讓全校老師頭疼的兩大“冤家”——吳韋增、楊濤。接手班級后,我堅持課間找他們談心,只有一個目的:告訴他們不要怕犯錯誤,但要盡量少犯錯誤,更要及時告別錯誤。我相信“精誠所至,金石為開?!?/p>
在一次次處理他們之間的沖突過程中,我摸清了吳韋增和楊濤的性格:吳韋增雖然不愛學習,到處惹是生非,但在老師面前承認錯誤特別快。楊濤平時笑得像彌勒佛,但脾氣暴躁,像炮仗一點就炸。他們兩人最大的共同點就是尊敬老師。雖然在別的老師眼里,他們是“麻煩”。但是他們的內心依然像其他學生一樣,也渴望得到老師的關注。
有一次課間,吳韋增、楊濤倆人又搞“六國大封相”,教室場面一片混亂。多年的教學經歷告訴我,此時只有冷靜,不隨便發(fā)怒,不以威壓人,處事盡量公平合理,不抱偏見,一視同仁,這樣才能解開他們心里的結,順利了解事情真相。
我用了整整一節(jié)課,與他們談心,了解起沖突的前因后果。慢慢地,倆人的心情平靜下來,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在以后的日子里,他們居然像變了一個人,每次脾氣上來了,只要同學們說“鄭老師來了!”就會立即平靜下來,而且發(fā)脾氣的次數(shù)越來越少,和同學們玩得越來越好,課間還喜歡跑到辦公室和我聊天。
英國教育家培根說:“無論何人,失去了耐心就失去了靈魂?!蹦托模强s短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給學生心理安全感的重要條件。在處理這個事件中,我認識到,熱愛一個學生就等于塑造一個學生,而厭棄一個學生無異于毀壞一個學生。高尚的師德可以激勵教師以愛心、耐心對待學生,使學生產生一種“向師性”,從而“尊其師,奉其教”,在學生當中樹立起自己高尚的職業(yè)道德形象,才能贏得他們的尊重。
教師不僅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者和傳播者,更是莘莘學子們的道德基因的轉接者??鬃釉唬骸捌渖碚?,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边@句話,肯定了教師的重要性,也肯定了我們教師在教育中起到的重要作用。雨果也說過:“花的事業(yè)是尊貴的,果實的事業(yè)是甜美的,讓我們做葉的事業(yè)吧,因為葉的事業(yè)是平凡而謙遜的?!苯處熅拖衲悄瞰I的綠葉,時時刻刻襯托著鮮花的嬌艷。走上三尺講臺,教書育人;走下三尺講臺,為人師表。讓我們左手牽著耐心,右手攜著愛心,共同托起學生燦爛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