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高校學生深度輔導需求與反饋調查分析

      2019-09-23 01:44張靜
      關鍵詞:調查結果輔導深度

      張靜

      [摘? ? ? ? ? ?要]? 深度輔導是面向大學生開展的重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應圍繞學生成長成才的需求來展開。學生對深度輔導的感受、期望與評價的滿意程度應成為工作的中心目標。以廣西部分高校學生為例從不同角度對深度輔導的認識、需求與評價進行分析與思考,以期為今后工作提供有益參考。

      [關? ? 鍵? ?詞]? 學生;深度輔導;需求

      [中圖分類號]? G715?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21-0038-02

      一、調查基本情況

      本次調查采用封閉式問卷調查的方式,共發(fā)放問卷800份,回收756份,回收率94.5%,其中無效問卷8份,有效問卷748份,有效率93.5%。問卷基本信息包含性別、專業(yè)、年級、政治面貌、民族、宗教信仰、是否為學生干部和生源地。同時為了更好地了解學生對深度輔導的感受,課題組還對部分學生進行了訪談,將具有代表性的觀點進行匯總。

      二、調查對象基本信息

      調查學生情況:調查學生男女性別比為47.3%與52.7%。大一為40%,大二為32.8%,大三為27.2%。專業(yè)分布主要分為理工類50.8%,文史類32.7%,經管類16.5%。學生生源地主要以農村居多,占58.4%,城鎮(zhèn)類41.6%。

      調查學生政治面貌和擔任學生干部情況:被調查學生中中共黨員占7%,團員占85%,其他政治面貌占8%。被調查學生有48%擔任過學生干部,非學生干部占52%。

      調查學生民族比例和宗教信仰:被調查學生62%是漢族,其他民族占38%,其中壯族居多。其中關于宗教信仰方面,98.6%的學生無宗教信仰,1.4%有宗教信仰,但大都是民族內部的信仰,而非其他宗教信仰。

      三、調查結果分析

      (一)深度輔導的參與度

      就學生參與度調查結果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學生都愿意同教師進行深度交流。調查中有85%的學生選擇“每個學期都會與輔導員進行交流”,其中,交流次數(shù)三次及以上的比例占45%,兩次的占28%,一次的占17%,未進行深入交流的僅占10%。調查結果說明深度輔導的覆蓋率是較高的,大多數(shù)學生都會與輔導員進行深度交流。

      就不同群體學生與教師交流次數(shù)調查結果發(fā)現(xiàn):(1)男生多次交流的比例要比女生高。如調查結果中除了“沒有跟老師進行深入交流”男女比例是一樣之外,男生交流次數(shù)在2次及以上的比例均比女生要高。(2)不同年級的輔導次數(shù)存在差異。調查結果顯示在沒有深入交流的比例中,二年級最高達30%。(3)不同政治面貌的學生深入交流的次數(shù)不同。調查結果顯示,所有選擇深入交流2次及以上的學生中,中共黨員的比例是最高的。(4)學生是否為學生干部與深入交流次數(shù)有重要關聯(lián)。調查結果顯示,身份為學生干部的學生有45%選擇與教師交流3次及以上,遠遠超過普通學生。

      就學生角度的師生深度交流的參與度調查結果發(fā)現(xiàn):只有不到10%的學生認為自己班級全部學生與教師進行了深入交流,顯然這與前面一個調查“每個學期都會與輔導員進行交流”的結果相矛盾。我們認為,深入交流大都是一對一單獨溝通,會涉及很多學生隱私,因此學生及時參與深入交流也會對其他人保密;同時也可能是學生對輔導的認識程度不夠,參與意識不夠所造成的。

      (二)深度輔導前后師生關系變化

      調查結果顯示:經過深入交流后師生關系變得更加親密。調查結果顯示,在進行深入交流前認為師生很熟悉的學生僅占參與人數(shù)的十分之一,而深入交流后的比例直接提高了10%;深入交流前認為師生關系比較熟的占45%,交流后的師生關系也提高到了53%,對交流前認為不熟悉的17%,交流后直接下降了6%。可以發(fā)現(xiàn),經過深入交流后,師生關系由不熟悉向比較熟悉與非常熟悉是大幅度提高的,說明深入交流對增加師生親密關系、加強師生之間的理解與溝通是有重要意義的。

      (三)深度輔導時間

      調查結果顯示:(1)實際工作中輔導員平均與學生交流的時間均在30分鐘以下。如調查中有50%的學生認為當前高校深度輔導的時間在30分以下,認為超過30分但不到1小時的有34%,這都反映了師生交流時間的實際情況。(2)學生認為最合適的交流時間方面,從學生角度出發(fā),30~60分鐘被認為是最合適的。(3)不同群體師生交流方面:占總人數(shù)最少的學生黨員、學生干部與教師交流時間最長,交流時間大致為30~60分鐘,而非學生干部大都在30分以下。同時,根據(jù)調查結果發(fā)現(xiàn),高年級的學生要比低年級學生與教師交流的時間要長,交流時間主要集中在30~60分鐘之間,其中大三學生比例最高,超過50%。

      總而言之,不管是政治面貌、性別與年紀怎樣,還是說是否為學生干部,都呈現(xiàn)出一個非常明顯的趨勢:師生交流的時間絕大多數(shù)都集中在30分鐘以下,而學生心目中的最佳交流時間均為30~60分鐘。由此可見,目前師生實際交流時間未能滿足學生心目中的預期,因此時間因素可以認為是影響深入交流效果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

      (四)深度輔導地點

      深入交流的場所選擇無論是對談話者的心理還是深度輔導的效果都具有重要的影響。因此,在日常工作中,輔導員應該根據(jù)談話對象性格以及談話主題靈活選擇談話地點。調查結果顯示:(1)辦公室通常是教師經常進行深入交流的場所,有超過60%的教師表明是在辦公室開展深入交流,只有20%的教師會選擇專門輔導室、宿舍進行交流。(2)30%的學生喜歡在教師辦公室交流,23%的學生喜歡在專門輔導室與教師進行交流,7%的學生愿意在會議室交流,19%的學生喜歡和教師在餐廳或者操場等地交流,21%的學生喜歡在宿舍與教師進行深入交流。這說明一部分學生主觀上還是希望去比較專業(yè)的輔導室進行溝通或者能夠讓人輕松的場所;其次深入交流的場所可以是多樣化的,可以因人因事而定。

      (五)深入交流方式

      調查結果顯示:(1)學生參與深入交流大都比較被動。如在“深入交流時師生主被動關系”問題上,教師主動聯(lián)系學生的占比為38%,學生主動聯(lián)系老師的占23%,與教師隨機見面交流的占34%,還有其他形式交流的占5%。同時通過交叉分析還發(fā)現(xiàn),男生與教師交流的主動性要更大些,低年級學生被教師聯(lián)系的比例最大,中共黨員主動與教師聯(lián)系的占比是最大的,學生干部更喜歡與教師隨機見面并開展交流。(2)師生最喜歡的交流方式是“先傾聽,后提出自己建議”。數(shù)據(jù)分析顯示,當前師生之間以傾聽為主的交流方式占參與人數(shù)的21%,以敘述個人觀點為主的交流方式占13%,以批評教育為主的交流方式占4%,以教師先傾聽后提出意見和建議為主的交流方式占比最多,達59%。顯然“學生傾訴,教師先聽后提出意見和建議”是學生最易接受的方式。(3)“一對一面談”是常用交流方式。在“最喜歡的深入交流方式”問題中,有54%的選擇“一對一面談”,18%的選擇小群體面談,12%的選擇通過電話交流,11%的選擇使用現(xiàn)代網絡工具交流,還有5%的選擇體驗式交流。由此看見,學生對深度方式的選擇是多樣化的。但輔導員與學生“一對一”面談和“一對多”小群體面談是學生最喜歡的方式。

      (六)深度輔導內容分析

      深度輔導內容涉及學生的思想、心理與發(fā)展等多種問題,調查結果發(fā)現(xiàn),學生進行深度輔導的內容會因年級不同而產生差異。在就業(yè)指導方面,大三或者大四年級是占比最高的;在適應性與人際關系方面,大一年級占比是最高的;在學業(yè)與心理健康方面,大二年級站最高,大四最低;在理想信念與情感方面,各年級之間差異不明顯。出現(xiàn)上述差異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各年級的特點所決定的。因此,對不同年級不同學生群體而言,輔導的內容應該有不同的側重點,既要有共性關懷,也要關注到特殊學生的個體問題。

      (七)深度輔導后續(xù)跟進分析

      深度輔導的效果會隨著深度輔導開展時間的長短出現(xiàn)不同的特點。深度輔導結束后,短時間內輔導效果都好,無論是學生面臨的問題還是發(fā)展規(guī)劃都能得到很好解決,但由于學生自身因素以及客觀環(huán)境的變化影響等,這種效果又很難持續(xù)下去,使深度輔導效果大打折扣。因而,后續(xù)跟進是強化深度輔導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深度輔導效果落到實處的重要保障。具體來講,后續(xù)跟蹤內容通常包括學生近期基本情況、輔導后的改進情況、學生的客觀性評價與建設性意見以及教師與家長的反饋意見等。可見,后續(xù)跟蹤的缺乏很有可能導致深度輔導前功盡棄。調查結果顯示,60%的學生認為與教師進行深入交流之后,教師還會定期對同一問題進行跟進,30%的學生認為與教師進行深入交流之后,教師就沒有就同一問題進行再跟蹤,就最終所有參與調查的學生對問題的滿意度反饋來看,被持續(xù)跟蹤的學生滿意度要遠遠高于缺乏持續(xù)跟蹤的學生。因此,深度輔導效果的最終實現(xiàn)離不開必要的跟蹤和反饋。

      四、調查結論

      通過對學生深度輔導需求與反饋的上述調查分析,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一)深度輔導還有較大發(fā)展空間

      調查數(shù)據(jù)表明,盡管當前不同類型的深度輔導已經覆蓋了大多數(shù)學生,但仍有相當比例的學生未能與教師進行深入交流。此次調查結果可能存在誤差,但也在某種程度上反映出當前高校深度輔導的一個基本情況。深度輔導要想實現(xiàn)全覆蓋,實現(xiàn)廣度、深度與精度上的新拓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二)深入交流對密切師生關系的建立具有重要意義,教師應該因人因事選擇合適的輔導方式

      良好的師生關系有利于快速建立師生信任感,同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順利開展的基礎。從調查結果我們發(fā)現(xiàn),絕大多數(shù)學生是非常樂于參加輔導的,認為從中受益匪淺。但學生在深入交流過程中是處于一種被動。學生對深度輔導的認識與積極性都有待提高。在深入交流方式上,學生更愿意接受“老師先傾聽學生表述,然后提出自己的意見與建議”方式。“一對一”面對面交流方式是目前常用的學生較為喜歡的重要交流方式之一。其次,“一對多”小群體交流方式也是目前師生愿意選擇的一種交流方式。在具體幫助學生解決問題的決策方式上,大多數(shù)學生喜歡在教師的指引下作出最佳選擇與決策。這說明學生希望一種“教師協(xié)助式的解決問題”的方式。因此,在實際工作中,教師需要科學判斷、理性分析、因人因事選擇最佳方式幫助學生解決問題。

      (三)深度輔導的時間與場所選擇會影響深度輔導的效果

      深入交流時間控制在30~60分鐘之間被認為是最合適的時間,但根據(jù)學生的調查反饋,目前還沒能夠達到這個標準。因此,我們應該逐步規(guī)范深度輔導時間,提高深度輔導效果。

      深入交流場所選擇上,大多數(shù)學生選擇在教師辦公室進行深入交流,也有部分學生選擇在專門輔導室、餐廳或者操場進行,這說明:部分學生主觀上還是希望能夠到專業(yè)的輔導場所或者輕松的場地開展交流;深度輔導的場所具有多樣性,具體如何選擇還應該因人因事而定。

      (四)深度輔導實施群體多樣化

      調查結果發(fā)現(xiàn),目前專職輔導員是開展深度輔導的最主要力量,其次是班主任群體。除此之外,也有部分教師、黨政管理干部以及學生也參與其中。從學生角度而言,輔導員的深度工作都得到了高度肯定,為了提升深度輔導效果,應該積極將教師、黨政管理干部與學生納入進來,發(fā)揮其積極作用。

      (五)大多數(shù)學生認可深度輔導的作用

      在深度輔導效果評價方面,有超過90%的學生認為深度輔導是有效且必要的。這一結果充分肯定了深度輔導工作開展的實效性,同時也對深度輔導工作的具體效果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深度輔導內容上,不同的年級要有所側重,輔導內容既要考慮共性問題,也要考慮個體特殊性。在深度輔導后續(xù)跟進上,輔導員要保持對學生的長期關注與引導,根據(jù)實際情況及時調整對學生的認知和判斷,針對學生的不同反應和特點制訂相對應的輔導方案,提升輔導效果。

      參考文獻:

      [1]王民忠.青春引航:北京高校深度輔導工作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北京交通大學出版社,2012.

      [2]姜恩來.深度輔導工作研究與實踐[M].北京:中國林業(yè)出版社,2013.

      [3]王艷潔,倪瀟瀟.首都高校輔導員深度輔導現(xiàn)狀調查研究[J].北京教育·德育,2014(6).

      猜你喜歡
      調查結果輔導深度
      四增四減 深度推進
      深度思考之不等式
      登鸛雀樓
      十二星座家長怎樣輔導作業(yè)
      “自然態(tài)”科技創(chuàng)新輔導之無心插柳
      關于蠡縣師范附屬小學課外活動的調查與研究
      生涯規(guī)劃團體輔導課程開展研究
      簡約教學 深度學習
      閩北方言生存現(xiàn)狀調查
      深度挖掘
      库车县| 松阳县| 霸州市| 海阳市| 锡林浩特市| 皮山县| 洪雅县| 南投县| 张北县| 刚察县| 绥阳县| 神木县| 大渡口区| 裕民县| 始兴县| 衡阳市| 横峰县| 合作市| 恩施市| 阿图什市| 教育| 鸡西市| 永善县| 平潭县| 侯马市| 汝南县| 南涧| 青铜峡市| 阿合奇县| 邢台市| 丰都县| 楚雄市| 文安县| 北宁市| 石景山区| 延庆县| 观塘区| 临西县| 莱芜市| 营口市| 积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