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自遠
重慶市綦江區(qū)農業(yè)技術推廣站
葫蘆屬葫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根系較淺,主要分布在0.2~0.3 m深的土層中,側根發(fā)達,水平分布較廣,根的再生能力較差,大苗移植不易成活。莖蔓長達數(shù)米,分支力強,主蔓結果遲,以子蔓、孫蔓結果為主。葉近圓形或心臟形,莖、葉上具有密生的白色茸毛?;ü诎咨?、單生,雌、雄異花同株。文章以亞腰葫蘆為例介紹了葫蘆的種植技術供種植戶參考。
在葫蘆種植前,應先搭設棚架,棚架的大小要根據(jù)種植面積和栽培的株數(shù)來決定,一般每667 m2種植600株左右的葫蘆苗??捎?.5 m高的石樁,以行距2.5 m×3 m的距離進行埋設,棚架高2 m左右即可,石樁的頂部可用直徑2 ~3 cm的鐵絲進行串連,棚頂綁成間隔30 cm左右的“井”字形狀。鐵絲不能太細,以免因葫蘆的重量過大造成鐵絲斷裂,使整個植株墜落。
種植前要對保護地土壤進行深耕細耙,并一次性施足基肥,冬季要對土壤進行深翻。具體做法是:沿著石柱挖一條深30 ~40 cm,寬20 ~30 cm的溝,盡量將底層的土壤翻到上面來堆放在溝的一側。先將腐熟的農家肥均勻撒在溝內,每667 m2的用量約2 500 kg。撒施完畢后,用溝一側的土進行填埋,填埋的時候要把大的土塊進行粉碎,然后再澆一遍水。
在播種前要先對種子進行處理,選擇粒大、飽滿的種子,葫蘆的種子上附有炭疽病等病菌,因此,在種植前先要對其進行消毒處理。先把殺菌劑用70℃左右的水進行稀釋,一般殺菌劑和水的比例是1∶100,用木棍攪拌均勻后,將種子倒入殺菌劑溶液中浸種12~24 h后撈出,再把種子攤放在干凈的地方晾干,晾干后的種子就可以種植了。
在整好的畦面上,以株行距50 ~60 cm進行種植。一般兩穴間距離50 cm 左右。播種深度一般6 ~7 cm 為宜,太淺會造成表層土壤過早失去水分,導致種子枯死。播種前,可用手將穴內的土塊捏碎,播種時每穴可放2 ~3顆葫蘆種,一般將種子小頭朝下直立插入土層中,最后用手將坑穴填平,需要注意的是要用濕潤的里土進行覆蓋,覆土時要把大的土塊粉碎,然后用手撫平。播種完后可以在畦上鋪一層塑料薄膜保溫保濕。
葫蘆的生長發(fā)育周期可以分為發(fā)芽出苗期、幼苗期、伸蔓期、結果膨大期和成熟期。不同的生長發(fā)育期對環(huán)境的要求不同,針對不同時期的發(fā)育特點,應該采取不同的栽培管理措施,滿足葫蘆生長發(fā)育要求,這也是達到優(yōu)質高產(chǎn)目的的根本保證。
從種子萌動到子葉展開,第一片真葉顯露的這一時期是葫蘆的發(fā)芽出苗期。從播種到發(fā)芽一般需要7~8 d。播種后5~6 d可以出土。
隨著葫蘆苗長大,要對小苗進行破膜通風,避免濕度過大而造成葫蘆幼苗爛根現(xiàn)象發(fā)生。避免爛根的方法:用手輕輕地扒開一個小孔,以露出小苗為目的,以不傷到小苗為原則。
從第一片真葉顯露到第四五片真葉展開為幼苗期。一般需要20~25 d。如果發(fā)現(xiàn)墑情干旱,可以對小苗澆一次水,澆水量不宜過大,澆水過大會傷苗爛根。植株抽蔓前,可用毛竹搭成“人”字架。架設時,竹竿接觸土壤的一端要離幼苗期的葫蘆5 cm 左右,過近的話會傷到幼苗的根部。竹竿的另一端用細鐵絲固定在石樁上端的粗鐵絲上。
從第5片真葉展開到第一雌花開放為伸蔓期。這時植株從以營養(yǎng)生長為主,向以生殖生長為主轉變,根系群基本形成,葉面積增大,達到了開花坐果所需要的條件。這個時期的主要工作就是整枝順蔓。葫蘆蔓順著竹竿向上引時,葫蘆秧難以垂直向上,稍不注意就容易彎下來,所以一定要及時引蔓、綁蔓。
2.3.1 引蔓、綁蔓 先把主蔓纏向竹竿,然后把須像系鞋帶一樣系到竹竿上,這樣主蔓就會順著竹竿向上攀爬了。在引蔓、綁蔓的同時還要隨時摘除主蔓上形成的側芽。夏季高溫、多雨,葫蘆的生長速度加快,園中雜草生長的速度也比較快。而且雨水過多會造成土壤板結,給以后葫蘆的結果造成威脅,所以要經(jīng)常對葫蘆園進行松土、除草。
2.3.2 整蔓 葫蘆是以子蔓和孫蔓結果為主。如果放任葫蘆的主蔓任意生長,就無法控制。當主蔓長到2 m左右時要進行第一次摘心,摘心是讓主蔓抽生出子蔓和孫蔓,結出更多的果實來,要選擇主蔓頂端有健壯側蔓的地方,把主蔓的頂端摘除,摘除的高度可與側蔓高度一致。這樣保留下來的側蔓就成為子蔓,一般每株留兩條子蔓。當子蔓爬上秧架結果后,再進行第2次摘心,和主蔓摘心一樣,在子蔓的頂部找一個健壯的側蔓,然后把子蔓的頂端摘除。一般每條子蔓留2 ~3條孫蔓,孫蔓可以任其自然生長。
2.3.3 花期授粉 葫蘆是雌雄同株異花的植物,一般葫蘆采取異花授粉的授粉方式。它的花粉傳播主要是靠風力或蜜蜂,一般不需要人工授粉。
2.4.1 蔬果 當葫蘆坐果后要進行蔬果,一般每個孫蔓留一個果實,保證果實的營養(yǎng)需要。需要注意的是,要摘除畸形果,經(jīng)常清除植株上的老葉、枯葉和細弱的側蔓,以改善植株的內部通風、透光條件。
2.4.2 施肥、澆水 坐果后要及時追肥并澆水,每667 m2可用40 kg 復合肥進行沖施,以確保小果的正常生長。葫蘆在結果膨大期生長速度很快,到了中后期,葫蘆的瓜蒂不能承受其向下的重力,這時就要用布條來分擔瓜蒂的重量,以防止大風造成落果現(xiàn)象。具體做法是:用柔軟的布條將葫蘆的瓜柄綁在鐵絲上,這樣就不會因葫蘆重量過大導致落果。
葫蘆抗病性強,正常情況下病蟲害較少,但在高溫高濕時容易發(fā)生病蟲害。發(fā)現(xiàn)病葉要及時摘除,甚至整株拔除,防止蔓延。對主蔓上的老葉、枯葉應及時摘除,增加透光。
蚜蟲是葫蘆花期最主要的蟲害,對于蚜蟲等常見蟲害的侵襲,可配置25%吡蟲啉乳油1 200倍液,或1.8%阿維菌素乳油3 000倍液,每3 d一次,連噴4次即可有效防治。
枯萎病侵害根部和莖蔓基部,葉片嚴重萎蔫,開花結瓜后初病外觀似缺水狀,可選用50%多菌靈500倍稀釋液進行防治,每3 d噴一次,連噴2 ~3次。
生長期的葫蘆在空氣不流通的地方最易感染此病。發(fā)現(xiàn)病株、病葉及時剪除。發(fā)病初期可用25%苯醚甲環(huán)唑乳油2 000 ~2 500 倍液噴霧防治,可3 d噴一次,連噴2 ~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