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歲患者的分值低于≤45歲,無傷口處理經(jīng)驗患者的分值低于有的,無業(yè)患者的分值低于在職的,大專及以上學歷患者的分值高于高中及以下,換藥次數(shù)≥5次患者的分值高于≤4次,P<0.05。結論:慢性傷口患者傷口護理知識知曉情況的影響因素主要包括年齡和有無傷口處理經(jīng)驗、"/>
呂鶴 嚴麗娟 黃詩欣
【摘 要】目的:探討慢性傷口患者傷口護理知識的影響因素。方法:納入在我院2018年1月-12月治療的慢性傷口患者263例為研究對象,調(diào)查患者的傷口護理知識知曉情況,回顧性分析其護理知識知曉程度的影響因素。結果:年齡>45歲患者的分值低于≤45歲,無傷口處理經(jīng)驗患者的分值低于有的,無業(yè)患者的分值低于在職的,大專及以上學歷患者的分值高于高中及以下,換藥次數(shù)≥5次患者的分值高于≤4次,P<0.05。結論:慢性傷口患者傷口護理知識知曉情況的影響因素主要包括年齡和有無傷口處理經(jīng)驗、職業(yè)以及學歷、換藥次數(shù)等方面情況,臨床上要著眼于上述影響因素,給予患者科學適宜的健康宣教,提高患者的傷口護理知識,使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充分改善,從而對其傷口愈合起到促進作用。
【關鍵詞】慢性傷口;傷口護理知識;影響因素
【中圖分類號】R19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19)10-03--01
慢性傷口患者的傷情通常十分復雜,傷口不能依正常的時間愈合(時間>2周)。臨床上常見的慢性傷口有壓力性潰瘍和糖尿病足潰瘍或者重度燒傷等創(chuàng)面,會對患者造成很大的困擾,亦會影響其日常生活及其質(zhì)量,久之便會對患者造成較大的精神壓力或者負面情緒。近年多個研究結果顯示,慢性傷口患者的傷口護理知識與其傷口愈合及修復密切相關,比如田志敏[1]指出,健康知識水平和自護技能、自護責任感、自我概念以及自護能力、傷口護理知識高的患者的傷口恢復狀態(tài)良好,促進康復作用明顯。本次研究旨在對慢性傷口護理知識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以及為慢性傷口患者傷口護理知識提升提高參考。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納入在我院2018年1月-12月治療的慢性傷口患者263例為研究對象,男性168例、女性95例,年齡24-63歲、平均(40.85±5.37)歲;患者傷口存在時間>14d,具有正常溝通和認知能力;患者均知曉研究內(nèi)容,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調(diào)查前給患者詳細講解關于研究內(nèi)容,告知患者所有的問卷都是匿名填寫,資料會用嚴格的保密措施保護。用我院自制的量表調(diào)查患者的傷口護理知識知曉情況,包括病情和傷口及健康情況,以及傷口護理知識和獲得途徑等,此問卷內(nèi)容信效度是0.90;指導患者填寫問卷中的各項題目,將問卷面對面回收,保證回收率100.00%。
1.3 評分標準
問卷總共20條內(nèi)容,各個內(nèi)容分值是1分,共計20分,得分高表示患者的傷口護理知識知曉度高。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以SPSS 23.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表示,以t檢驗;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得P<0.05時,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慢性傷口患者傷口護理知識知曉情況的影響因素主要包括年齡和有無傷口處理經(jīng)驗、職業(yè)以及學歷、換藥次數(shù)等,調(diào)查結果顯示年齡>45歲患者的分值低于≤45歲,無傷口處理經(jīng)驗患者的分值低于有的,無業(yè)患者的分值低于在職的,大專及以上學歷患者的分值高于高中及以下,換藥次數(shù)≥5次患者的分值高于≤4次,P<0.05;見表1
3 討論
本次調(diào)查結果顯示,年齡大的患者對傷口護理知識知曉程度較低,且58.17%的患者無傷口處理經(jīng)驗,分值也處于較低水平,在職人員的傷口護理知識知曉程度較高,大專及以上患者的分值較高,換藥次數(shù)多的患者分值也較高,可見慢性傷口患者傷口護理知識影響因素主要是年齡和有無傷口處理經(jīng)驗及職業(yè),以及和患者的學歷與換藥次數(shù)等情況密切相關。
年齡越低的患者大都處于在職狀態(tài),其為了適應現(xiàn)代化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具備更強的學習能力與意識,能夠積極主動的學習新的知識和觀念等,對醫(yī)護人員的專業(yè)宣教工作接受程度高,可以在短時間內(nèi)懂得并踐行相關知識。無傷口處理經(jīng)驗的患者大都并不關注傷口愈合方面的知識,而有傷口處理經(jīng)驗的患者更注重關于傷口愈合的知識,且能夠積極主動的去學習更多的知識[2-3]。由于學歷高的患者往往接受過系統(tǒng)的教育,其對各方面知識的融會貫通能力強,也具有較高的學習能力,能夠在短時間內(nèi)接受更多新的觀念,從而對醫(yī)護人員實施的新的護理接受程度高,更容易實施各方面知識宣教工作。換藥次數(shù)較多的患者大都是學歷較高,其能夠快速學習醫(yī)護人員教的各種知識與方法,能夠?qū)】敌坦ぷ鞲玫呐浜希瑢︶t(yī)囑或者醫(yī)護人員的指導可以快速實施,從而對其傷口愈合起到促進作用[4]。
據(jù)上述可得,對慢性傷口患者進行傷口護理知識宣教尤為關鍵,以及提高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使其知曉更多正確的傷口護理知識,從而促使其傷口盡早愈合。要注重健康教育方式和途徑的選擇,依患者的不同情況選擇適宜的宣教方式,比如讓老年患者觀看視頻錄像,將關于慢性傷口知識制作成小冊子,發(fā)放給年齡偏小、學歷偏高的患者。采用圖片和視頻錄像、小冊子等多元化方式,不斷提高患者的慢性傷口護理知識知曉程度,使其懂得更多的自我護理知識與技能,促使其傷口盡早愈合[5]。
綜上所述,慢性傷口患者傷口護理知識的影響因素較多,包括年齡、學歷以及傷口處理經(jīng)驗等,要注重患者慢性傷口護理知識健康宣教,提高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從而對其病情恢復起到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田志敏.慢性傷口患者傷口護理知識掌握情況及健康教育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8,18(89):287+289.
曲婷婷,劉芳,李海燕,等.社區(qū)護士慢性傷口護理知識培訓需求及影響因素分析[J].循證護理,2018,4(08):734-737.
胡愛玲,余婷,溫嘉慧.德國慢性傷口護理專家標準解讀及啟示[J].中國護理管理,2018,18(01):15-18.
高瓊,鄧凡.慢性傷口患者傷口護理知識掌握情況及健康教育效果分析[J].當代護士(中旬刊),2017(02):142-143.
Kevin Woo.傷口護理管理的新進展[J].護理管理雜志,2013,13(11):767-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