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艷玲 彭萬里
摘要:《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這些論述為我們語文教學提供了正確導向,預示著語文課堂教學將徹底改變過去以應試為主要目的教學模式,代之以激發(fā)學生求知欲,開啟學生智慧的、充滿生機的現代課堂教學。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情景教學
一、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要生動
教學活動是在一定的教學空間進行的,有效地運用空間資源、教室環(huán)境,積極營造教學氣氛,不但能直接幫助學生增進學習效果,而且對學生的人格陶冶等潛在性影響很大。所以,在課堂教學中需要努力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氣氛,營造溫馨的氣氛,讓微笑和愛充滿學生學習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多給學生一些尊重和鼓勵,教學過程也無須那么呆板嚴肅,尤其是小學生的學習活動,課堂教學必須滿足學生這些要求,才能使學生活潑健康的成長。教師在設計教學活動時,應順應兒童好奇的天性,不斷求新求變,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機。展示學生成果,滿足學生的表現欲,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促進師生間、學生間的教學活動,營造輕松活潑的教學氣氛,讓學生生活多姿多彩,使教室洋溢歡笑,使學習成為學生的最愛,使師生的生命力在課堂中得到充分的發(fā)揮。
二、教師的體態(tài)語言要充分運用
體態(tài)語包括手勢、眼神、面部表情、人際距離和自身動作等。在課堂教學中,用眼神向學生傳遞關心和愛心最直觀、最及時,也最方便。眼神的語匯是十分豐富的,教師可以用敏銳的目光主動去捕捉學生的視線,并不時向學生發(fā)出各種微妙的信息,使學生感到教師無時無刻不在用眼神和他們直接對話。體態(tài)語中還有愛的微笑,微笑對學生來說更具魅力,學生往往把教師的微笑看作是一種鑒賞,是一種鼓勵,當作柔情甘露,感到親切、溫柔,感到心窩甜蜜。當學生有了進步或做了好事,教師如投去一個甜美的微笑,這對學生來說是個極大的鼓勵;當學生與老師情感相悖時,教師微微一笑,可能把幾分鐘前還緊張的情緒變得松弛,從而成為改善師生人際關系的潤滑劑。體態(tài)語中再有愛的撫摸,能使學生深深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喜愛之情。尤其是低年級學生,教師在恰當的時機,摸摸她的頭,拍拍她的肩,摸摸她的手,碰碰他的小臉蛋,這些動作看似簡單,卻富有人情味,在學生眼里都是一種進步,師愛情感的流露,能使學生感到安全、幸福和溫馨。
三、學生的感官要多方面調動
《新課標》強調:教學活動是師生的雙邊活動。課堂上,教師的作用在于組織、引導、點撥。學生要通過自己的活動,獲取知識。所以說,課堂上的主角不是教師,而是學生。沒有學生積極參與的課堂教學,不可能有高質量和高效率。心理學認為:“課堂上只有經常性啟發(fā)學生自己動手動口、自己去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才能使學生始終處于一種積極探索知識,尋求答案的最佳學習狀態(tài)中?!比缭诮虒W《大瀑布的葬禮》一課時,我先讓學生圍繞課題提出問題,然后讓學生帶著問題自己學習課文,把找到的問題答案用直線劃出,不理解的地方打上問號標出。自學時要求學生做到動嘴讀、動手劃、動腦想。通過這樣動手、動口、動腦訓練學生,能促使他們在最大限度地發(fā)揮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在自主學習中掌握知識,形成技能。又如《草原》一文教學時,我就在學生熟讀的基礎上,安排小組討論、圈劃、畫圖等學習活動,讓學生把不懂的問題和需要解決的問題在小組中交流、討論。通過同學之間的互相啟發(fā),達到互相吸收、互相補充、互相糾正。
四、要讓學生在體驗成功的氛圍中學習
學生在課堂學習中難免會有困難、差錯、失誤,尤其是那些學習困難的學生。教師如何對待很重要,不適當的批評往往都會挫傷學生的自尊心,而一旦喪失自信心,那么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就會大大削弱,當然對語文學習也就提不起興趣了。所以,作為語文教師應努力創(chuàng)設條件讓學習困難的學生在語文課堂上獲取成功,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如何有效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呢?我在教學實踐中嘗試了分層教學,經常給學困生一些模糊的激勵性評價。
自主學習是新課標教學的一個方向,是新課標真正進入課堂的一把標尺。我們的課堂只有充滿樂趣,才會吸引學生,使其積極、主動的學習;我們的課堂只有在教師精妙的引領下、啟發(fā)下,有啟思、有質疑,并在合作交流中完成知識的內化,才會促進學生自主學習,使其好學、樂學、善學;我們的課堂如果多一分精彩的活動,學生的自主學習也許就會多十分活力,而且學習的能力也許會百倍的提高!只要我們做有心人,做敢于突破、不斷創(chuàng)新的人,一起從學生的需要出發(fā),用溫和而寬容的目光注視他們,用理解的態(tài)度、多樣的角度評價他們,發(fā)現他們的點滴進步,讓他們從學習中獲得樂趣,成為一個有豐富觸覺的人。
參考文獻:
[1]陳立秀.讓學生成為語文學習的主人[J].小學生:教學實踐,2016(11):87-88.
[2]何艷軍.小學語文教學如何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J].散文百家旬刊,2017(2):56.
作者簡介:魯艷玲(1975.5.5),吉林省農安縣合隆鎮(zhèn)中心小學;彭萬里(1975.12.30),吉林省農安縣合隆鎮(zhèn)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