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勇
【摘 ?要】 中職學生多數是沒有考入高中的,因為較差的成績、不遵守紀律、不文明等行為,給中職院校在管理和教學上帶來了巨大的挑戰(zhàn)。因為這類學生不良行為的成因是多個方面的,增加了預防和改正其行為的難度,需要學校、家庭和學生自己共同的努力,使他們最終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關鍵詞】 中職學生 ?不良行為習慣 ?形成原因 ?更正對策
引言:
中職的學生年齡一般在16-17歲,正處于人的情緒、心理變動最不穩(wěn)定和容易產生產生心理問題和不良行為的階段。對于此類學生的教學活動較為困難,班級亦不好管理,在此情形下如何讓中職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是目前中職學校最緊要的工作之一。
一、成因原因
(一)自身原因
1. 自身不夠自律
大部分的學生知道自己有不良行為,也想要改善,但是其自制能力太差,且沒有人監(jiān)管,會不斷反復掉入一個想要改掉壞行為又由于不夠自律而改不了的狀況。比如有偷東西習慣的學生知道偷盜不好,但由于之前偷盜時的刺激感覺和沒有認識到此行為的嚴重性而管不住自己,讓這種行為反復發(fā)生。
2. 受不好的朋友的影響
對于中職學生,其思想還是不夠成熟,在選擇交友時沒有判斷力,不幸交到了損友。與其長時間相處,則會受到不良的影響,甚至將本身本質不壞的同學帶壞了。其不良行為的養(yǎng)成大多是在朋友的幫助下獲取到一點“甜頭”,然后則一發(fā)不可收拾,認為有這樣朋友的協助自己便有了“靠山”,便會經常有打架曠課等行為,時間長了一定會養(yǎng)成不良行為。
3. 時代原因導致學生沒有獨立思考能力
由于我國教育長期以來沒有重視對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訓練,導致大部分學生不能分辨對錯,并看清是非的明確關系,遇到問題不會思考。尤其是隨著如今信息化時代的飛速發(fā)展,讓大部分人沒有準備好便已經被甩到了后面,導致很多學生在遇到問題時不會獨立思考,只會隨著大眾的想法。若是不從學生中開始培養(yǎng),在他們日后的成長中還會受到各種線上線下不良行為的影響。
(二)外部原因
1. 家庭教育不良
由于中職學校大多是寄宿制,學生多數來自農村且多數屬于獨生子女與留守孩子。根據學校對學生的調查表明,這些孩子大部分與父母交流不夠,在生活上沒有獲得父母的關愛和指導,在其家庭中親情淡化。這些學生遇到困難時也沒有可以傾聽和溝通的對象,沒有指引的人,同時孩子處于比較偏執(zhí)的年齡,使學生非常容易走上錯誤的道路。
另外有部分學生的父母有極壞的生活習慣,比如賭博、酗酒、講話粗俗等。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在父母的日常影響下孩子自然會被影響到,使他們自身有許多壞習慣。
2. 學校未進行良好的教育
由于中職學生整體素質偏低,學校對其的管理力度也相應加強,表面上讓學生“變好”,但是一旦有了適合的空間學生還是會回到自己的“樣子”。學校沒有在思想上給學生帶來轉變,單一的教育形式達不到教育的目的。且由于學生自身的基礎比較差,而課程的專業(yè)性比較強,讓學生難免有厭學情緒,更沒有興趣將精力放在學習上,久而久之則必然有壞習慣養(yǎng)成,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更無從談起。
二、矯正對策
(一)提高家長素質,給學生進行健康的家庭教育
在不同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面前許多人會由于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而不能正確選擇,多數人會迷茫和困惑,出現重利益輕義氣,接受了各種錯誤的觀念,在誘惑面前不能保持定力。因此,需要作為教育基礎的家庭教育中的父母對孩子進行正確的教育。在教孩子知識的同時不忘培養(yǎng)其正確的價值體系和思想品德,讓其在成長過程中有一個正確的三觀,培養(yǎng)其明事理、辨是非、斷善惡、認美丑,使其成為一個有獨立自尊體系的人。
(二)優(yōu)化學校教育
學校的教育必須不斷更新教育理念和方法,給學生營造一個相對寬松的管理環(huán)境,讓學生可以在輕松的心理狀況下生活和學習。同時,將精力由嚴格的管理中轉到教育方式的改善上。
學??梢岳闷匠V芤坏纳靸x式、思想政治或法制講座以及班會等活動指導學生遵守學生規(guī)范守則,同時加大對學生不良行為的監(jiān)管,將壞行為制止在萌芽期,當發(fā)生不良行為時必須及時給予更正。對于違反紀律的學生需要表明態(tài)度,不能遷就,有必要時需進行處罰。
(三)培養(yǎng)學習獨立思考能力
獨立思考能力是一個人對自己的學習過程、認識方式、理解程度等多方面的認識,這點可以從中職學生解答數學題后自我反思上看出。所以,有必要在學生的學習中教授學生反思的方法以及培養(yǎng)正確思考的習慣。教師可以在數學課程的學習中提高學生的反思能力,由于數學需要嚴謹的推理,其對象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應用的廣泛性,教師給學生提出反思任務,促使學生漸漸形成反思的習慣,從而在學生通過總結和回顧的學習過程中使其思維能力獲得提升。
三、結束語
中職學生的學習成績普遍較低,且有多種不良習慣,有必要改正其壞習慣問題。在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可以培養(yǎng)其獨立思考能力,確保學生在面對各種生活中的問題時可以有自己的觀點,不至于因為一點甜頭而養(yǎng)成不良的行為習慣。需要注意的是學生行為的轉變是個漫長的過程,需要教師耐心對其進行開導教育,最終養(yǎng)成教育的常態(tài)化。
參考文獻
[1] 曾華娟.農村中職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成因及教育對策[J].考試周刊,2009(14):198-201.
[2] 李彥軍.農村中職學校學生流失成因分析及對策初探[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4(5):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