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淑英
摘 要:馬爾庫賽說:“一個缺少美浸潤的心靈,是單向度的人。懂得審美,是有修養(yǎng)的表現(xiàn),是一個完整的人的核心素養(yǎng)。”讓學生愛上語文,有一個重要的因素,便是利用好母語本身的吸引力。所以,語文老師,更要懂得審美。下面,筆者將從“讀”出詩詞的韻律美、“想”出散文的意境美、“說”出語言的修辭美、“悟”出人物的人格美等方面出發(fā),淺談如何以美學視角,構(gòu)建審美的語文課堂。
關(guān)鍵詞:韻律美;意境美;修辭美;人格美
語文課上獲得的語文素養(yǎng)的全部感覺,是讀書有聲、詞語有色、品讀有味、寫字有形,更重要的是,要挖掘出語言文字后面所蘊含的美,感受到所傳遞出的脈脈溫情。
一、“讀”出詩詞的韻律美
在五千年悠久燦爛的中國文化中寶庫中,詩詞是一顆熠熠閃爍的瑰寶,它所表現(xiàn)出來的意境美、結(jié)構(gòu)美、節(jié)奏美、音律美,是其他文學形式所不可比擬的,需要我們永遠傳承。
比如,在教學王維的《山居秋暝》一詩中,首先播放一段古箏演奏的曲段,讓學生帶著自己的生活體驗輕聲誦讀,頭腦中勾勒出一幅幽深寧靜的山林圖景,然后,再根據(jù)平仄、韻腳,郎朗誦讀:“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鼻迩锉∧簳r的山間,新雨剛過,明月朗照,溪水淙淙,浣女晚歸,漁舟穿行于蓮池中,突然升起一陣喧囂,繼而又歸于清幽安靜,優(yōu)美的語言,優(yōu)雅的韻律,抑揚頓挫的誦讀,各種景物和諧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增添了美的意蘊。
二、“想”出散文的意境美
統(tǒng)編教材中保留和增加了諸如《草原》《丁香結(jié)》《花之歌》《走月光》《蝴蝶的家》等很多經(jīng)典美文,如何緊扣語文能力的形成這一目標,利用好這些載體,通過有效教學方式,在學生面前徐徐展開一幅幅優(yōu)美的畫卷,讓他們?nèi)ジ惺芗姺钡囊饩趁滥??為此,我們可以做如下嘗試:
部編語文四年級上冊第8課《蝴蝶的家》,語言優(yōu)美,感情真摯,表達了作者對蝴蝶的擔心和關(guān)愛。教學中,在引領(lǐng)學生充分讀文、理解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大膽猜測:蝴蝶的家在哪兒?并用語言盡肯能地描述的具體一些:學生在描述中,無論說到的蝴蝶的“家”是在花叢、草間、樹頭,還是在地面、橋下、屋宇、巖上、麥田里,都不要讓他們刻意地追求語言的外殼美,而是讓表述充滿著真情,不做作,不矯情,自己說著舒服,別人聽著舒暢。而且,引領(lǐng)孩子想象,蝴蝶的家一定是美麗而香甜的,因為他們外形漂亮,喜歡在花草間流連。
三、“說”出語言的修辭美
學習語文,一定要關(guān)注語言文字,不僅要讀準那些易錯的字音,還要積累用得好的詞語、表達有特點的句子,并學習好的表達方法。要站在學生語言實踐的角度,來帶動思維審美和文化的深度體驗,進而提升閱讀教學的品質(zhì)。
比如,寫景課文《桂林山水》,大量運用排比、比喻、擬人等句式,準確而鮮明地渲染了漓江水靜、清、綠的特點,桂林山奇、秀、險的特點。學習本文,不僅要讓學生們誦讀和積累這些語句,還要通過揣摩、仿寫,來感受排比句增進的語勢,比喻句狀物的形象,擬人句表達的靈性以及夸張句的豐滿,讓孩子們看到,語言文字在表情達意、寫景狀物上奇特魅力。
四、“悟”出人物的人格美
語文教材是美的載體,每一篇課文都體現(xiàn)著各種不同的美的內(nèi)容,有的歌頌偉大,有的歌頌善良,有的歌頌平凡,有的歌頌純真……這些煥發(fā)著自然人性之光的例文,會給孩子們以啟迪和熏陶,讓他們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部編語文教材中有很多文章,雖然在敘述中對人物的高尚和美好淋濕到不著一字去贊美,但是通過語言、動作、神情、心里以及典型事例,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從人物身上折射的人性的光輝。比如《姥姥的剪紙》中手握一把神奇剪刀的、淳樸善良的姥姥;《女媧補天》中為了人類的安寧殫精竭慮煉五彩石補天的女媧;《橋》中一心想著別人,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的老支書;《尊嚴》中雖身心疲憊但仍堅持靠勞動換取食物,保持做人的尊嚴的石油大亨哈默;《地震中的父與子》中父親救兒子堅定的信念和付出的辛苦;《普羅米修斯》中普羅米修斯為了盜取火種給人類送來溫暖和光明所表現(xiàn)出來的勇敢和堅韌……這些人物身上所折射的高尚的人格和道德品質(zhì),無疑就成了燭照學生們成長的精神的航標,引領(lǐng)著他們向善,向上,向美!
總之,審美是一種特殊的意識活動,是一種情感的智慧,包含著豐富的形象、情感和深刻的理解,師生在共同學習生活中,要善于發(fā)現(xiàn)語言文字特有的美的氣質(zhì),創(chuàng)設(shè)美的廣闊的意境,再通過吟誦、想象、移情、還原、闡釋、應用、欣賞等多種途徑和手段,把文本隱藏的豐富意蘊彰顯出來,讓看不見的被看見,讓模糊的變清晰,讓空白的被填滿,達到融通、自由、和諧、優(yōu)雅、高尚的美學境界!
參考文獻:
[1]祝禧.以美學視角,構(gòu)建審美的語文課堂[J].小學教學:語文版,2018(9):55-57.
[2]鞠占美.讓審美活動扮靚語文課堂[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5,000(013):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