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泰毅
摘 要:學校體育教學實踐隨著教育改革和全民運動理念發(fā)展,逐步得到廣泛重視,提升學校體育教育質量的方法研究也成為目前重要的教育研究課題。運動損傷防治問題作為重中之重,直接關系到體育訓練活動質量和學生的身體健康問題,做好損傷原因分析以及防治措施研究是學校體育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務。本研究立足這一體育訓練實際情況,對學校體育教學與訓練中運動損傷的原因及防治展開分析,希望上述觀點可供參考。
關鍵詞:體育教學;運動損傷;防治策略
引言
現代教育理念影響下,學生需要成為德、智、體的全面發(fā)展的新型人才,因此在學校教育中優(yōu)化體育教育策略也是非常必要的,作為體育教育工作者,我們要關注體育運動對學生成長起到的積極作用,同時關注不科學運動帶來的消極影響,如運動損傷對無論是對學生的生理和還是心理都有可能造成負面印象,打擊學生運動積極性以及造成學生肢體上的痛苦等等。做好運動損傷原因分析和預防、治療措施路徑研究是學校體育教育工作者重要的教學任務。
1.運動損傷產生的原因
1.1教師缺乏專業(yè)的訓練知識和技能
部分體育教師在指導體育訓練活動的過程表現出來的專業(yè)素質還有不足,導致學生的體育訓練方式不科學,安全防護意識和防護措施都不足,運動損傷發(fā)生的幾率也比較大。此外,部分教師由于知識結構不健全,因此安全意識也很薄弱,在安全教育上準備工作不足,發(fā)生損傷之后也沒有及時和有效的處理辦法。
1.2對訓練前的準備活動不夠重視
準備活動是預防運動損傷發(fā)生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有效預防肌肉拉傷,膝關節(jié)、踝關節(jié)等部位的損傷,因此在課前準備活動中我們需要進行常規(guī)的伸展、拉伸和壓腿活動,結合訓練項目需求對重點部位進行針對性活動,盡量降低運動損傷幾率。
1.3學生訓練時安全意識薄弱,抵觸體育訓練
就學生層面來說,部分學生素質能力不足,安全防護意識缺乏,對教師提出的安全防護問題沒有引起重視,因此在訓練活動中比較馬虎大意。同時沒有按照教師的要求嚴格進行準備活動參與,重視程度不夠的心理要素也是影響學生運動損傷防護效果的因素之一。
2.體育教學與訓練中運動損傷的防治
首先,體育訓練過程中運動損傷預防。第一步,對訓練場地安全隱患進行提前排查,保證場地正常,可供學生運動訓練;第二步,關注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狀態(tài),結合學生的身體情況和心理狀態(tài)科學選擇訓練強度與方式,比如有學生身體情況特殊,不舒服的時候要第一時間給予關注和處理,避免在身體不適的情況下參與訓練活動;心理上對運動訓練存在抵觸的學生,教師要以心理疏導和鼓勵的方式引導學生參與和完成訓練任務,以積極地態(tài)度參與到體育訓練活動中來;再次,課前準備活動是不可避免的,利用準備活動讓學生在心理和生理上都做好準備,強化訓練,合理安排訓練計劃[1]。
其次,體育訓練過程中運動損傷治療。擦傷治療:出現擦傷之后局部處理,傷口中如果嵌有灰土、砂石等,第一步需要使用生理鹽水清洗傷口之后擦拭趕緊,然后用消毒棉球或者紗布擦拭干凈,傷口處涂抹紅藥水或紫藥水。挫傷治療:挫傷后出血要馬上停止運動,使用碘伏給傷口消毒,如果有包扎需要,在沒有敷料的情況下可以使用干凈紗布包扎,之后送往就醫(yī)。紅腫疼痛癥狀明顯的時候可以先使用冷水或者冰塊局部冷敷,24h之后熱敷,幫助活血、消腫、止痛[2]。關節(jié)韌帶損傷治療:關節(jié)損傷需要有人幫助攙扶或者抬出場外,進入現場檢查環(huán)節(jié),確定韌帶損傷程度。之后用冰敷或者局部或者噴射冷凍劑等方式抑制出血和腫脹情況,嚴重情況下可以包扎,24h之后采用理療、熱敷、按摩、針灸治療,2-3天后可練習步行活動[3]。比較嚴重的腰部韌帶損傷應該送往醫(yī)院接受進一步治療。指關節(jié)扭傷治療:脫位的指關節(jié)扭傷之后給予冷敷,然后外敷藥物并做好固定,將受傷手指和臨指環(huán)形固定或夾板固定。指關節(jié)脫位需要立即復位,具體方法是給受傷人員用拇指和食指捏住傷指遠端做畸形牽引,另一手的拇指向遠側推壓傷指的近端使其復位。腿部后側肌肉拉傷治療:患者呈現臥位后者坐位,膝關節(jié)伸直勾起腳尖,以雙手握住之后向上牽引。之后聯合局部按摩方式引導患者環(huán)節(jié)疼痛。傷情比較嚴重的情況下,立即進行冷敷和加壓包扎,抬高患肢使局部肌肉壓力得到緩解,24h之后進行熱敷、按摩。
結語
綜上所述,學校體育運動中常見的運動損傷發(fā)生原因分析旨在幫助師生更好的避免運動損傷發(fā)生,做好防治措施研究旨在提升廣大師生的運動損傷預防和處理能力,這也是上文論述的主要內容,希望本研究觀點可以幫助提升學校體育訓練活動安全性和可持續(xù)性。
參考文獻
[1]曹杰.初中體育教學與訓練過程中運動損傷原因分析及對策[J].當代體育科技,2018,8(06):40-41,44-45.
[2]林燕榮.大學生運動損傷的分析研究:從體育教師的視角[J].河南教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26(04):63-64,8-72.
[3]陳發(fā)棟,鄭浪浪.中小學校園足球教學與訓練中運動損傷的預防[J].運動,2017(3):126-127,130-131.
(作者單位:武警警官學院學員33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