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合作辦學條件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楊海霞
(沈陽化工大學外國語學院 遼寧 沈陽 110142)
摘要: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當前的中外合作辦學條件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以下幾個問題:套用和誤用原有的學生工作方法和理念,教學方法落后;黨團組織神秘,作用不突出;學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團隊落后?;诖耍瑧搹霓D(zhuǎn)變教學觀念和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加強中外合辦高校的教師隊伍建設(shè)、加強學生黨團和社團組織的建設(shè)、加強高校的校園文化建設(shè)四個途徑入手,提升當前的中外合作辦學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質(zhì)量。
關(guān)鍵詞:中外合辦 大學生 思想政治教育 方法策略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9)15-0014-02
中外合作辦學風潮始于20世紀90年代,并在短短的二十多年間迅速發(fā)展和擴大。這一辦學形式靈活多變,匯聚多個層次、多個領(lǐng)域、多個學科,學生群體日益復雜,給這類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新的挑戰(zhàn)?;谄渲写嬖诘膯栴},提出改進的方法和策略。
一、中外合作辦學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問題和挑戰(zhàn)
基于中外合作辦學大學自身的特殊性,當前的學生身心狀態(tài)和政治心理管理工作面臨一系列新的挑戰(zhàn),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中外合辦高校在辦學過程中為了節(jié)約成本,往往套用和誤用原有的學生工作方法和理念,很少針對新情況,探索有自身特點適合本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而是關(guān)注學生在校期間能否拿到出國的簽證,外語能力是否過關(guān)、能否正常畢業(yè)等,專門針對學生心理特點開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寥寥。第二,在學生的黨團組織發(fā)展方面,很多學校的黨團組織都成為了學校行政管理的一部分,并非是學生開展實踐、鍛煉自身的場所。黨團組織自身主動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黨員的發(fā)展也存在不公開、透明等問題。第三,學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團隊的建設(shè)存在問題。一些中外合辦的高校的思政工作人員的隊伍并不穩(wěn)定,很多教職員工都存在自身教學水平不高和責任意識不強等的問題,人員流動性很大。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高校思政教育的效果。
二、提升中外合作辦學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方法和策略
1.轉(zhuǎn)變教學觀念和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
首先要改變當前教學的理念和方法。學校領(lǐng)導要自覺地把思想政治教育當作自己的一項重要任務,這對于一個學校的發(fā)展是尤為重要的。還要制定適合學生學習的學習內(nèi)容,并且因材施教。只有將思想政治教育列為重點的教學課程,才能夠調(diào)動廣大教職員工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其全力投身于學校的思政課程建設(shè),才可以改善思想政治教育現(xiàn)狀。高校要加強思想政治教育,首先,需要學校在政策和制度方面為推行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保障,學校領(lǐng)導要樹立新的思想政治教育觀念,深入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含義和意義,促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的進一步發(fā)展。其次,學校還要設(shè)立監(jiān)督部門,檢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質(zhì)量,及時了解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情況,進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另外,還要重視合作院校的教學理念,確保在國外院校學習的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要積極創(chuàng)新國外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的教學模式和方法,在宣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提高學生社會責任感和民族自尊心的同時,還要尊重國外院校的風俗習慣和教學理念,在不違反國外院校的教學宗旨的情況下,適時對國外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課程進行調(diào)整,引導學生不斷增強自身的道德素養(yǎng)。
2.加強中外合辦高校的教師隊伍建設(shè)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導者是教師,所以想要提升本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必須從教師自身尋找突破口??梢哉f,教師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直接決定學生學習的效率和效果。為了保證中外合辦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質(zhì)量,需要進一步加強中外合辦高校的教師隊伍建設(shè)。對此,首先,需要制定嚴格的選拔標準,在引進思想政治教育教師時,要嚴格考察人才掌握的專業(yè)知識和技能。其次,在正常的教育教學活動中,學校還要不斷提升學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專業(yè)化水平,定期開展培訓,組織校際研討會等,促進教師的溝通和交流。通過組織中外合辦高校的雙方代表參與研討會,可以更好地了解學生在國外院校的學習情況和思想情況。教師們通過交流教學經(jīng)驗,及時發(fā)現(xiàn)自身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然后采取恰當?shù)拇胧┯枰愿倪M,可以有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率。最后,落實到教師的實踐過程中,教師還要按時備課,多次備課,定期參加相關(guān)專題的座談會等,從自己在教學過程中遇到的難點和重點問題中,挑出相關(guān)內(nèi)容進行研討。學校還可以組織相關(guān)主題的教學技能大賽等,推進教學改革,不斷創(chuàng)新精品課程,為教師和學生樹立學習的榜樣等。還可以通過各大交流媒體,吸引學生為當前的思政教育建言獻策,幫助學生開闊眼界的同時,也提升思政課教師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
3.加強學生黨團和社團組織的建設(shè)
在實際的調(diào)查中,筆者發(fā)現(xiàn),相對于公立大學或者民辦大學,中外合辦條件下高校的學生黨團和社團組織呈現(xiàn)出特殊性。這就需要中外合辦條件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師對學生加以正確的引導,幫助學生更加科學全面地認識自己國家的歷史和文化,在保留自身民族特性的前提下,開闊學生的眼界和思維,促進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提升。為了保證學生在出國深造過程中不受錯誤思想的影響和侵害,需要本國高校黨員干部和學生社團充分發(fā)揮思想引導作用,引導學生學習科學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樹立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民族自尊心,積極發(fā)揮黨組織的作用和價值。學生黨團和社團組織可以監(jiān)督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及時發(fā)現(xiàn)和剔除學生思想意識形態(tài)中錯誤的內(nèi)容,確保學生對黨團組織的歸屬感和榮譽感,真正發(fā)揮高校黨團組織的積極作用,使其真正地成為增強學生自主意識的場所和組織。
4.加強高校的校園文化建設(shè)
大學生的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和學校的人文和校園文化環(huán)境息息相關(guān),要想凈化學校的環(huán)境,就要不斷加強高校的校園文化建設(shè)。因為大學生雖然在生理年齡上已經(jīng)成人,但是他們的心智還沒有完全成熟,很容易產(chǎn)生從眾的行為傾向。因此,加強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園文化建設(shè)尤為重要,這對于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形成都有著很大的影響。為了確保學生在中外合辦高校中得到正確價值觀的熏陶,需要中外合辦高校重視校園文化建設(shè),及時遏制不良的校園文化和思想,尊重學生的民族文化和特點。
總之,伴隨著中國改革的不斷深化,中外合作辦學高校的思政教育問題也越來越突出,同時這一類的中外合作項目也會越來越多。因此,中外合作辦學院校應該借助這一國際化的教育平臺提升學生的思政水平,當然要想提升教育質(zhì)量成效,還需要更多的人的努力。
參考文獻:
[1]苗繪.中外合作辦學條件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體系構(gòu)建略論[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8(4):69-70.
[2]趙雨寒,王飛.中外合作辦學模式下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J].求知導刊,2017(16):14-14.
[3]黃肖.論中外合作辦學模式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難點與對策[J].才智,2018(7):112.
責任編輯:趙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