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小學生道德與法治課程學習力提高策略

      2019-10-21 07:07:04陸麗霞
      新智慧·中旬刊 2019年10期
      關鍵詞:道德與法治課程研究

      陸麗霞

      【摘 要】品德即道德品質,是一定的道德原則和規(guī)范在個人思想和行為中的體現。對小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道德品質教育,培養(yǎng)適應社會生活需要的好兒童,是我國小學階段道德教育課程設置的目標。本文主要對小學生道德與法治課程學習力的做法進行分析研究。

      【關鍵詞】道德與法治課程;學習力培養(yǎng);研究

      作為一門專門進行道德品質教育的課程,道德與法治課程教育引導功能在一開始發(fā)揮了較大的作用。但是,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變化,與之相適應的道德標準、價值觀念也在不斷發(fā)生著變化,思想道德與法治課程逐漸暴露出目標視野狹窄,忽視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培養(yǎng),缺乏生活氣息的局限性。這種局限性難以使學生的道德認識與他們的實際生活相聯系,教學變得沒有意義。為改變這一現狀,教育部采取了相應措施:在2011年頒布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明確提出將思想道德與法治課程與社會、勞技、科學、歷史、地理等課程整合而成一門綜合課程。

      一、教學內容生活化,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

      道德與法治課的主線是“家庭生活、學校生活”,道德與法治的主線是“社會生活”,都是通過讓學生體驗生活,思考入如何與生活共同成長的。把教學內容直接融入學生的具體生活中來認識、學習,自然促使學生的內在情感因素產生共鳴,同時也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生活能力。學習有實效,學生自然提高了學習的動力和興趣。如“開開心心上學去”一課,針對學生一般都由長輩接送,對教學內容中道路安全知識由教師簡單提醒就可以了,大量的時間可以直接帶領學生排隊參觀校園,了解學校各個功能室、活動場所的位置和作用,讓學生盡快熟悉他們的“新家”,讓整潔、美麗的校園自然激發(fā)學生愛校的情感。如果學校有校史室,教師還可以通過指導學生比較新舊學校校舍圖片,激發(fā)學生對現代生活的熱愛和自豪感。這樣,本課教學任務就能完成。

      二、教學形式活動化,培養(yǎng)學生學習能力

      道德與法治課程提出了活動化教學的理念和要求,活動是教師教與學生學的主要形式。課程目標主要是通過兒童直接參與豐富多彩的活動與實踐來實現的。在教學中,許多教師努力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來開展教學,活動方式主要有游戲、講故事和討論等。例如,“課間十分鐘”的教學中,一位教師根據本校場地的實際,跟學生一起商定合適的活動形式、活動注意事項以及活動時間,再帶領學生來到學校操場開展活動,師生一起高高興興踢筐子、丟沙包、跳繩。到快下課時師生回到教室,每個活動小組的小組長匯報活動情況。師生一起歸納課間活動的意義和注意事項。

      事實證明,活動能發(fā)揮學生主體意識,能讓學生主動體驗道德情感,感悟和內化道德認知,實踐道德行為。這樣的教學策略符合學生身心特點和成長規(guī)律,對培養(yǎng)學生各方面能力起著重要作用。

      三、自主式學習方式,激發(fā)學生學習潛力

      自主就是讓學生自己主動地學習,學生有主見地學習才能接受所學的內容。兒童大腦中的神經腱只有在他們主動用腦時才會得到鍛煉,學生主體地位的保證才能激發(fā)無盡的學習潛力。品德課培養(yǎng)學生學會自主學習是課程設置的要求,因為學生的品德發(fā)展不是一個依靠知識灌輸的傳遞過程,無淪教師的講授多么精彩,都不可能直接轉化為學生品德發(fā)展的結果。道德教育的有效性,要依靠學生通過自身與外界的相互作用來建構,在于學生的親身經歷和主觀體驗,在于學生的自主學習。

      但是,許多學生從小就已經習慣依賴并接受父母以及教師的直接灌輸給予,缺乏主動發(fā)現道德認識中的問題并通過主動學習解決問題的意識。如在學習“快樂過新年”時,一位教師針對學校里許多學生的父母是外來的農民工,外地也有許多具有地方特色的過年習俗,把來自同一地區(qū)的學生組成小組,讓他們集思廣益,把他們親身體驗到的自己家鄉(xiāng)的過年習俗向大家介紹。這時筆者發(fā)現:即使日常內向的學生也能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在自主學習中動腦、動口,提高了表達能力。

      四、發(fā)展性評價,增強師生學習毅力

      學習毅力是指人們所具有的包括自覺、自制、堅持等學習意志品質,它是增強學習力的保障。在品德課教學中,發(fā)展性評價不但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以及教師的反思,而且有助于增強師生的學習毅力,督促教師做到“恒教”、學生做到“恒學”。

      根據道德與法治課程的學科特點,教師在對學生的學習進行評價時,必須更加突出評價的激勵與促進發(fā)展的功能,淡化選拔性評價。如果沒有得到表揚、獎勵,學生就難以有長久的學習動機。道德與法治課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對學生進行積極、真誠、及時的評價。在學生剛答問題時,多表揚、少批評,多尊重、少挖苦,讓學生獲得成就感和幸福感,通過激勵性語言激發(fā)學生繼續(xù)學習的動力。具體操作方法是:綜合學生課堂表達,探究項目、學生成長“記錄袋”等方面的表現進行評價,側重于學生興趣的廣泛性、知識的寬泛性、情感態(tài)度的積極性、思維的活躍性、學習的主動性等方面的表現。

      道德與法治課程要讓教師“恒教”,學校對教師的評價應采用多元、開放的方式,在評價是否完成教學任務、實現課程目標之外,側重于關注教師課堂教學中是否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在指導學生探究項目時是否善于激發(fā)學生內我成長的愿望。通過評價方式的創(chuàng)新,推動了品德課教師教學、教研、科研的積極性。

      道德與法治課程是小學德育工作的主渠道、主陣地,在品德教學中提升學生學習力的各種策略是密切聯系不可分割的,但又不是完全并列的。教師應根據實際,本著“以生為本”的宗旨,通過充分拓展教學資源和有效的學法指導,促使學生主動進行自主合作探究活動,并在活動中積極體驗和感悟,在學會生活的同時提升自身的學習力,從而達到“在生活中發(fā)展,在發(fā)展巾生活”的終極教學目的。

      參考文獻:

      [1]李樹滔.小學品德課堂提升德育核心素養(yǎng)的有效策略[J].學園,2017(05).

      [2]孫曉礪.提升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基礎教育研究,2017(06).

      猜你喜歡
      道德與法治課程研究
      FMS與YBT相關性的實證研究
      2020年國內翻譯研究述評
      遼代千人邑研究述論
      視錯覺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與研究
      科技傳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6:54
      EMA伺服控制系統研究
      淺析提升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德育功效的策略
      考試周刊(2018年69期)2018-09-18 10:05:26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生活化教學的探索與實踐研究
      讀天下(2018年14期)2018-09-05 10:50:28
      生活化教學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的應用
      考試周刊(2018年46期)2018-05-18 09:31:38
      德育教育融入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的課堂教學
      祖國(2018年1期)2018-02-02 04:49:02
      關于初中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教學的探索與實踐研究
      依安县| 房产| 栾川县| 余江县| 河西区| 汝南县| 封开县| 内江市| 分宜县| 土默特右旗| 巍山| 汝阳县| 黔西| 印江| 富蕴县| 清水县| 宝清县| 平度市| 余姚市| 盐边县| 米易县| 靖江市| 白河县| 桐梓县| 阜新市| 昂仁县| 永兴县| 平阴县| 澄江县| 五大连池市| 青冈县| 改则县| 仙居县| 搜索| 手游| 永州市| 佛学| 越西县| 奈曼旗| 涿州市| 石景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