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政
【摘 要】目的:探討在四肢骨折患者手法復位后中西醫(yī)結合療法對骨折恢復產生的影響。方法:選2017年3月-2018年7月在我院手法復位的四肢骨折患者(100例)進行研究,隨機數(shù)表法分成研究組與對照組,研究組50例,對照組50例。對照組常規(guī)西醫(yī)治療,在此基礎上研究組加中藥內服治療,對比住院時間、骨折愈合時間、治療效果。結果:研究組的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研究組的骨折愈合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結論:在四肢骨折患者手法復位后,中西醫(yī)結合療法治療有效率高,可明顯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按以及骨折愈合時間,促進骨折恢復。
【關鍵詞】四肢骨折;手法復位;中西醫(yī)結合療法;骨折恢復;影響
【中圖分類號】R68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2-8714(2019)12-0075-01
對于四肢骨折來說,屬于臨床上很常見的一種骨科疾病,而且隨我國交通事業(yè)、建筑行業(yè)等快速發(fā)展,四肢骨折發(fā)病率在逐年增加[1]。四肢骨折后,對患者生活質量產生較嚴重的影響。有研究指出:在四肢骨折患者的手法復位后,應給予一定的治療。常規(guī)西醫(yī)治療主要是石膏固定、改善微循環(huán)以及抗感染等,但應用效果并不盡如人意。為探討在四肢骨折患者手法復位后中西醫(yī)結合療法對骨折恢復產生的影響,選2017年3月-2018年7月在我院手法復位的四肢骨折患者(100例)進行研究,研究具體為:
1 資料與方法
1.1資料
選2017年3月-2018年7月在我院手法復位的四肢骨折患者(100例)進行研究,隨機數(shù)表法分成研究組與對照組,研究組50例,對照組50例。研究組中31例是男性,19例是女性;患者年齡在19-72歲之間,其平均是(50.12±2.55)歲;17例患者是下肢骨折、33例患者是上肢骨折。對照組中28例是男性,22例是女性;患者年齡在20-70歲之間,其平均是(50.20±2.62)歲;18例患者是下肢骨折、32例患者是上肢骨折。兩組資料比較,差異不明顯(P>0.05),可做對比。
1.2方法
對照組常規(guī)西醫(yī)治療:在患者完成手法復位后,進行石膏固定、改善微循環(huán)以及抗感染治療。在此基礎上研究組加中藥內服治療:15g的當歸、30g的骨碎補、8g的乳香、15g的生地黃、2g的三七、10g的斷續(xù)、8g的沒藥、10g的白芍、10g的紅花。下肢骨折者加10g的牛膝;上肢骨折者加10g的桂枝。每天一劑,水煎服,取400ml汁液,早晚溫服,持續(xù)三周。在兩組患者復位兩天后,給予被動鍛煉指導,一周后主動鍛煉指導,促進骨折愈合同時,避免肌肉萎縮。
1.3觀察指標
在兩組手法復位后,給予其為期一年的隨訪,觀察和記錄住院時間以及骨折愈合時間。
1.4評價標準
骨折愈合:局部沒有壓痛,也無縱向叩擊痛;X線發(fā)現(xiàn)骨折線模糊,骨折線有連續(xù)的骨痂通過;局部活動無異常;解除外固定后,下肢可連續(xù)步行3min,且30步以上,上肢可平舉1kg重物1min[2]。
治療效果,無效:X線發(fā)現(xiàn)沒有骨痂形成;有效:X線發(fā)現(xiàn)形成部分骨痂;顯效:X線發(fā)現(xiàn)骨痂形成。
1.5統(tǒng)計學分析
經SPSS22.0軟件分析數(shù)據,經(x±s)表示住院時間和骨折愈合時間,行t檢驗,經(%)表示治療效果,行x2檢驗,P低于0.05時,組間的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總結住院時間和骨折愈合時間
研究組的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顯著(t=22.258,P=0.000)。研究組的骨折愈合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顯著(t=18.987,P=0.000)。詳見表1。
2.2總結治療效果
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x2=8.306,P=0.004)。詳見表2。
3 討論
隨各種機械大量的使用,我國四肢骨折的發(fā)病率顯著提升。臨床對四肢骨折治療中,前期主要經手法復位治療,完成復位后,應給予患者康復治療,促進患者愈合[3]。在四肢骨折患者手法復位后,其骨折恢復同多種因素(性別、體質、年齡)存在密切聯(lián)系,上述因素致使患者的骨量存在差異,骨量越高患者骨折恢復就越快,反之亦然。在中醫(yī)學上,骨折屬于傷骨等范疇,骨折后患者氣滯血瘀,表現(xiàn)出腫脹、疼痛以及瘀斑等,治療以消腫止痛、行氣活血等為主,還要加補益藥物,促進骨折愈合[4]。在本次研究的中醫(yī)治療中,主藥是骨碎補,可補腎強骨、續(xù)傷止痛;當歸可活血、養(yǎng)血;生地黃可涼血;紅花可涼血、散瘀;白芍可斂陰收汗、養(yǎng)血柔肝、緩中止痛;斷續(xù)可補肝腎、強筋骨、調血脈、續(xù)折傷;乳香、沒藥可行氣止痛;三七可涼血、散血;下肢骨折者加牛膝,而上肢骨折者加桂枝。上述藥物水煎制成湯劑,可涼血散瘀、緩急止痛、補腎強骨[5]。
總之,在四肢骨折患者手法復位后,中西醫(yī)結合療法治療有效率高,可明顯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按以及骨折愈合時間,促進骨折恢復。
參考文獻
[1] 王東,吳云起.淺談四肢骨折手法復位后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對加速疾病痊愈的效果[J].中西醫(y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5,3(2):138-139.
[2] 伍星.四肢骨折手法復位后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對其骨折恢復的作用[J].中醫(yī)藥導報,2013,30(8):58-59.
[3] 康擁軍.中藥外敷治療四肢骨折疼痛的療效分析[J].實用中西醫(yī)結合臨床,2014,14(10):78,88.
[4] 王明娜.四肢骨折手法復位后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對其骨折恢復的作用[J].飲食保健,2016,3(24):51.
[5] 吳濤.四肢骨折手法復位后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對其骨折恢復的作用[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8,13(8):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