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春柳
【摘 要】目的:對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采取食療聯(lián)合心理護理在病情控制上的效果進行研究。方法:選取我院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5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隨機平分為對照組及觀察組。對照組行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增加食療護理及心理護理,對2組病情控制效果進行觀察。結果:在干預后,觀察組較對照組在主癥及次癥上評分更低(P<0.05)。結論:心理護理和食療護理聯(lián)合,能夠有效提升對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病情的控制水平,在臨床中有較高推廣價值。
【關鍵詞】反流性食管炎;食療護理;心理護理
【中國分類號】R473.5 【文獻識別碼】B【文章編號】1002-8714(2019)12-0178-01
反流性食管炎是食管炎癥性常見病變,臨床中會出現(xiàn)胸痛、胃灼燒、反食及反酸等,癥狀嚴重時還會出現(xiàn)胃出血及胃潰瘍的情況[1]。對此,本文選取我院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5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對食療聯(lián)合心理護理在該病癥中的病情控制效果進行研究,以期為該病癥提供有效的改善路徑。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5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隨機平分為對照組及觀察組,對照組患者25例,男性15例,女性10例,年齡為25~72歲,平均年齡為(52.35±12.61)歲,病程為2個月~2年,平均病程為(12.41±4.21)個月;觀察組患者25例,男性16例,女性9例,年齡為23~71歲,平均年齡為(52.41±12.43)歲,病程為3個月~2年,平均病程為(12.56±4.33)個月。2組患者在病程、年齡、性別無明顯差異(P>0.05)。
1.2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護理措施,即:藥物指導,根據(jù)患者實際病況進行健康教育,包含有臨床表現(xiàn)、護理方法及治療方法等;起居指導,戒除煙酒,并對體脂進行控制,合理運動,規(guī)律作息等;反流性食管炎護理還需要對餐后體位進行指導,可取直立位或者半臥位,預防內容物溢出口腔,在平臥時,也需要將頭部下方墊高;飲食指導。指導患者多食易消化、高營養(yǎng)的流性食物,盡量避免刺激、難消化的食物,餐前及餐后盡量避免劇烈運動。
觀察組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主要增加:食療護理。反流食管炎用餐原則上,還需要與患者講解合理飲食的好處,不合理飲食可導致的問題,從而使得患者能夠重視飲食護理;告知患者進餐宜取站立位、正坐位、傾坐位,飲食性質則主要以半流質及軟質為主,烹飪多用蒸煮、燴燉等;指導患者食用山藥姜筍粥、茴香牛肉湯、蓮棗柏子仁粥。山藥姜筍粥主料為150g鮮山藥、100g粳米、10g生姜、50g鮮竹筍,輔料則是1500ml的骨肉湯,并加入適量鹽及紅糖。蓮棗柏子仁粥的主料則是6g柏子仁、100g粳米、10枚紅棗、30g蓮子,輔料則是2000ml的骨肉湯,并加入少許紅糖。茴香牛肉湯的主料則是500g牛肉、10g陳皮、10g八角茴香。
心理護理。組織反流性食管炎健康教育講座,通過現(xiàn)代多媒體設備向患者介紹健康知識,使得患者對疾病有明確認知,清楚會造成怎樣的生活負擔、治療途徑、治療周期等,從而緩解患者出現(xiàn)的焦慮情緒;提供給患者進行心理調節(jié)的方法,比如情緒轉移、壓力接種、放松訓練等,使得患者對于心理應對能力得到提升;心理咨詢服務。護理人員主動根據(jù)患者心理及背景環(huán)境,對患者心理狀態(tài)進行評估,并指導患者完善自我性格、處理人際交往關系;幫助患者與家庭展開溝通,從而為患者創(chuàng)設良好的家庭氛圍,使得患者家屬能夠明確良好的情緒對于疾病的積極作用;鼓勵患者進行運動鍛煉,比如游泳及瑜伽、散步等,既能夠使得患者體質增強,也能培養(yǎng)患者志趣培養(yǎng)、轉移注意力。
1.3觀察指標
本文對反流性食管炎的病情控制主要從患者主癥及次癥狀況的評分來表達。住院時、采取護理三個月時分別進行患者的四項主癥及三相次癥評價。主癥包括反食、反酸、胸痛及胃灼燒四項;次癥則為神疲乏力、食欲不佳及噯氣三項。根據(jù)癥狀的嚴重程度劃分為四個等級,Ⅰ為0分,Ⅱ級為1分,以此推至四級。Ⅰ級表示為沒有癥狀;Ⅱ級為輕微癥狀;Ⅲ級則是癥狀明顯;Ⅳ級是癥狀嚴重。評分高時,代表癥狀嚴重程度更高。
1.4統(tǒng)計學處理
選擇使用SPSS17.0軟件進行實驗數(shù)據(jù)的處理,計量資料選擇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使用x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組患者的病情控制狀況對比發(fā)現(xiàn),觀察組較對照組評分在護理干預后有更為明顯的改善(P<0.05),具體見表1。
3 討論
反流性食管炎常發(fā)于老年人,是一類慢性病,病程較長且易反復,多種條件下,我國此類病癥患者逐年增多。
經(jīng)過相關研究發(fā)現(xiàn),臨床中對于該癥的治療若僅依靠藥物,綜合療效較為差強人意[2]。因為該癥在治療中,受到的影響因素較為多樣,其中最為重要的便在于飲食及心理。飲食習慣不良會使食管抗反流屏障功能削弱、食管廓清能力下降、胃排空延遲,進而使得反流性食管炎[3-4]。食療護理中,主要對患者飲食結構進行改變,減少刺激性食物,多食易消化、高營養(yǎng)的食物,從而達成對消化道的保護?;加蟹戳餍允彻苎谆颊咄嬖隗w虛神疲的問題,情緒焦躁較為普遍,部分患者病情反復也多有此方面的原因,因此在護理的過程中,要加強對患者的情緒疏導,為患者創(chuàng)設良好的治療氛圍。
綜上所述,在反流性食管炎護理中加入心理護理及食療護理,能夠有效提升病情控制效果,在臨床中推廣應用價值較高。
參考文獻
[1] 趙雪茹,張麗.整體護理模式在高齡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中的實踐研究[J].首都食品與醫(yī)藥,
2019,26(15):139.
[2] 涂琴蓉,王婷,王小娟,等.治療反流性食管炎經(jīng)驗[J].湖南中醫(yī)雜志,2019,35(07):22-24.
[3] 董勝壽,張曉忠.血府逐瘀湯治療反流性食管炎伴抑郁癥的效果觀察[J].黑龍江科學,
2019,10(14):120-121.
[4] 趙娜.柴芍六君湯加減治療反流性食管炎肝郁脾虛型患者的療效觀察[J].中醫(yī)臨床研究2019,8(2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