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海燕
【摘 要】主題式閱讀也稱為主題閱讀,是圍繞主題單元開展的課內(nèi)與課外結合的閱讀形式。主題式閱讀教學的優(yōu)勢表現(xiàn)在:激發(fā)閱讀興趣,鍛煉閱讀能力,減輕學習壓力,提升學習效率,促進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
【關鍵詞】小學語文;主題式閱讀;教學設計;探究
小學語文主題式閱讀教學的開展,需要教師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精心設計,本文在此結合教學實踐作如下幾方面探究。
一、結合教材內(nèi)容,確定閱讀主題
教材是課程的主要載體,也是學生學習知識的主要途徑。我們在小學語文主題式閱讀教學中,要對教材進行分析提煉,確定閱讀主題,讓學生圍繞這個主題展開閱讀。比如,部編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由《觀潮》《走月亮》《現(xiàn)代詩兩首》等課文組成。無論是《觀潮》中對錢塘大潮壯美的描寫,還是《走月亮》中,阿媽和“我”在月光下感受美好景象與親情,還是《現(xiàn)代詩二首》中晚秋的美和小花牛的可愛等,都讓學生感受到大自然的風光之秀麗,自然現(xiàn)象之奇妙,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在對這些課文的閱讀中會油然生起。因此,我們把這一單元的閱讀主題確定為“感受自然之美”,讓學生圍繞這一主題去閱讀,加深對這類文章的理解,鍛煉學生的閱讀能力。
二、圍繞閱讀主題,拓展閱讀內(nèi)容
小學生正處在閱讀的黃金時期,大量的閱讀將會為他們的全面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這就要求教師做好學生閱讀的引領人,在教學中圍繞主題閱讀為學生推薦閱讀書目,拓展的閱讀內(nèi)容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
(1)拓展閱讀主題。教師在確立了閱讀主題后,給學生推薦同一個主題的課外閱讀書目。比如,部編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第四單元有《貓》《母雞》《白鵝》幾篇文章,筆者確定以“我們的動物朋友” 為閱讀主題。結合閱讀主題筆者給學生們推薦了儒勒·列那爾的《母雞》、葉圣陶的《燕子》 、宗介華的《貓娃搬家》等文章,這樣不僅加大了學生的閱讀量,同時也促進了學生對同一主題文章的鑒賞。
(2)作者拓展。筆者在語文主題式閱讀教學設計中,注意對作者的作品進行拓展。比如,在執(zhí)教冰心先生的《繁星》(七一)、《繁星》(一三一)《繁星》(一五九)時,首先對冰心先生進行了介紹,讓學生對冰心先生的印象更加深刻。同時,讓學生在課外時間去閱讀冰心先生的其他作品,并組織學生在班級內(nèi)開展了冰心先生作品討論會,暢談自己的閱讀體會,交流對冰心先生創(chuàng)作風格的看法。這樣的主題式閱讀,讀得深入,讀得細致,讀得有效,為學生打開了一扇明亮的知識之窗。
三、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強化主題感知
在確定閱讀主題后,我們在教學中就要圍繞閱讀主題開展教學,要引領學生進入學習情境。首先,要激發(fā)學生對主題式閱讀的興趣,筆者采用了單元語引入來引導學生的教學方法,通過情境創(chuàng)設強化學生對閱讀主題的感知。比如,部編小學四年級下冊第八單元的閱讀主題是“童話之美”,在教學開始前,筆者用多媒體給學生們展示童話人物的一些圖片,并提問學生:你們見過他們嗎?同時思考什么是童話?童話的特點有哪些?然后再出示安徒生、格林兄弟等童話大師的圖片,一步步引領學生進入主題閱讀。主題式閱讀教學,是在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進行了閱讀預習的基礎上進行的,有效的預習不僅激發(fā)了學生閱讀的積極性,也讓學生更好地從課文中感知這一單元所傳遞出來的主題內(nèi)容,使抽象的知識變得生動。如果再通過情境創(chuàng)設等教學活動,學生的學習效果就會得到很好的提高,為進一步理解這一單元的主題奠定了基礎。創(chuàng)設恰當?shù)慕虒W情境,形象、生動地為學生呈現(xiàn)了本單元的主題,強化了學生對主題的感知。
四、引導學生交流,學會剖析主題
在小學語文主題式閱讀教學中,結合小學生的認知特點、知識水平等,開展主題閱讀的交流活動是重要環(huán)節(jié),整個交流過程要圍繞教學的主題脈絡展開,不斷為學生創(chuàng)造交流的機會,引導學生參與到集體的談論交流之中,通過這樣的學習活動,讓學生的語文能力得到不斷提升。在學生交流討論的部分,教師要結合課文作講解,要對其中的字、詞、句進行反反復復琢磨推敲,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的主題,并學會欣賞課文遣詞造句的精彩所在。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再結合學生的理解狀況,引領學生與文本展開對話,使學生循序漸進地學習課文。比如《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一文,描寫了周恩來少年時代的一件事,他耳聞目睹了中國人在外國租界受養(yǎng)人欺凌的事情,深深體會到伯父所說的“中華不振”的屈辱,從而立志為中華崛起而讀書,表現(xiàn)了少年周恩來博大胸襟和遠大志向。在教學中,為讓學生更深刻地領悟主題,筆者通過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品讀重點語句,體會租界人民的生活,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文中“衣衫襤褸”“ 耀武揚威”等詞語的含義,讓學生一步步理解周恩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精神境界,本篇課文的主題也因之深深植入學生的腦海。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主題式閱讀作為創(chuàng)新式的閱讀教學模式,具有較為顯著的營養(yǎng)價值,主題式閱讀教學開展的成功與否,教師的引領尤為關鍵,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主題式閱讀教學開展中,要結合學情精心設計,不斷創(chuàng)新,讓主題式閱讀教學成為促進學生語文綜合能力提升的助推器。
參考文獻:
[1]劉培培.小學語文主題式閱讀教學設計研究[J].重慶:西南大學,2016.
[2]諶建強.關于小學語文主題式閱讀教學設計的有效思考[J].科學咨詢,2019(04).
[3]許煒.小學語文主題式閱讀教學設計初探[J].學周刊,20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