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娜娜
摘 ?要:英語是一門語言類的學科,不僅需要學生的知識積累,還需要學生的開口表達。教師在教學中也應重視學生口語表達的培養(yǎng),讓學生形成英語思維,提高學生的英語應用水平。由此,本文對如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進行了探究。
關(guān)鍵詞:初中英語;教學;學生;表達能力
初中英語教師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是基于初中生英語表達現(xiàn)狀提出的,是為了改進學生的英語學習,促使學生學會正確使用英語來表達自己,讓學生能夠站在英語的角度思考問題、對待問題,加強學生的英語培養(yǎng)。
一、在生活中探查英語——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意識
英語對于初中生而言并不陌生,尤其是在學生小學階段就已經(jīng)接觸了英語知識的基礎(chǔ)上。學生學習英語可以更好地適應經(jīng)濟全球化的今天,打開自身的學習視角,發(fā)現(xiàn)更寬廣的天地。只是,就目前初中生英語知識學習的現(xiàn)狀來看,學生對英語的應用并不頻繁,除了學生自身的學習習慣外,最主要的就是學生缺乏使用英語的環(huán)境。因此,初中英語教師在教學中要想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就要與學生的生活建立聯(lián)系,促使學生開口使用英語。
例如,在學習“He lost his arm but is still climbing”時,筆者為了使學生理解閱讀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知道面對生活中的困境時應當如何面對,學習主人公積極向上的精神,同時,幫助學生掌握健康運動的意義,在教學中組織學生用英語談一談自己在日常鍛煉中遇到的有挑戰(zhàn)的事情,分享一下自己是如何克服困難的。學生圍繞自己的日常鍛煉,分享了自己在鍛煉中遇到的難題,說明了自己克服困難的過程,熟悉了相關(guān)的英語表達。接著,筆者帶領(lǐng)學生一起融入到了《He lost his arm but is still climbing》這篇課文的閱讀中,讓學生了解文中主人公的事跡,學習主人公永不言棄的品質(zhì)。學生閱讀文章后,都被主人公的精神所打動,認識到了生命永遠不是一帆風順的,總是面臨著磨礪,人們要做的就是正視生命的磨難,勇敢面對,而不是一味逃避,掌握了文章中的英語知識。這樣,筆者通過在教學中組織學生開口表達,讓學生描述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使學生形成了積極表達的學習意識。
二、在問題中探查英語——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習慣
一直以來,學生學習知識都是出于產(chǎn)生疑問、解決疑問的過程中,學生只有找出了問題的答案,理解了答案才能稱得上掌握了課堂所學知識。為了加快教學的進度,教師在教學中開始有意識地向?qū)W生提問,以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讓學生能夠積極解決問題,促進學生的思考。初中英語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時,可以與學生的問題融合在一起,借助問題來引導學生動腦,使學生逐漸形成英語表達的習慣。
例如,在學習“Life is full of surprises”時,筆者為了使學生盡快抓住文章的主要脈絡(luò),知道文章描述的主要內(nèi)容,可以通過閱讀文章來學會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學會用過去完成時來描述過去的事件,在教學中圍繞《Life is full of surprises》這篇課文進行了提問:文章主要講述了怎樣的故事內(nèi)容?文中主人公在紐約世貿(mào)中心遇到了怎樣的意外?在新西蘭又遇到了怎樣的事情?體現(xiàn)了主人公怎樣的心情?你有哪些遭遇意外的生活經(jīng)歷嗎?能不能談一談自己的感受?學生帶著問題對文章進行了閱讀,掌握了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知道了主人公在紐約世貿(mào)中心上班的時候,遭遇了飛機撞樓的恐怖事件;在十年后又經(jīng)歷了因為睡過頭而延誤了登機成功躲過了新西蘭地震的故事,理解了文章的題目“Life is full of surprises”。這樣,筆者通過組織學生回答問題,讓學生可以在提問的時候,積極使用英語,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表達習慣。
三、在實踐中探查英語——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
學生是實踐的主體,是需要教師為學生的英語學習提供便利的。初中英語教師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應增加學生實踐的力度,使學生可以在實踐中,把握英語知識的應用。部分學生在英語實踐的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實踐缺陷。教師組織學生實踐,對學生的實踐進行追蹤指導,可以解決學生實踐中存在的問題,鞏固學生的英語表達學習。
例如,在學習“Students Who Volunteer”時,筆者為了使學生掌握volunteer、money等單詞的用法,知道志愿者的概念和現(xiàn)實意義,鼓勵學生爭當志愿者,培養(yǎng)學生為大家服務(wù)的精神,在教學中組織學生進行了實踐,讓學生依照課文所學內(nèi)容用英語描述自己當志愿者的經(jīng)歷。為了打開學生的思路,筆者先組織學生用漢語講述自己的經(jīng)歷,喚起學生的回憶。接著,筆者組織學生對作文進行創(chuàng)作,使學生寫出自己當志愿者的經(jīng)歷及當志愿者的感受。其中一位學生,不僅寫出了自己當志愿者的始末,還寫出了自己是如何爭取父母的同意、如何幫助其他人的過程,作文蘊含了沖突與矛盾,獲得了其他學生的贊揚。這樣,筆者通過在教學中組織學生實踐,讓學生對英語進行應用,促使學生形成了英語表達的能力。
總之,本文通過在生活中探查英語、在問題中探查英語、在實踐中探查英語,對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進行了培養(yǎng),讓學生能夠跟隨教師的步伐,對英語知識進行積累和應用,促使學生學會正確的英語表達技巧,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
參考文獻
[1] ?王多霞.淺談如何進行高效率的初中英語教學[J].課程教育研究,2019(46):126.
[2] ?牟文海. 淺析如何構(gòu)建初中英語高效課堂[A]. 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yè)委員會.2019年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yè)委員會第三期座談會資料匯編[C].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yè)委員會: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yè)委員會,20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