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軍
摘 要:高中英語教學中應用研究性學習方法,可以極大地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開展,讓學生的學習更加高效。研究性學習是一種非常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能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本文論述了高中英語教學中研究性學習應用的原則,指出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應用研究性學習的方法,以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高中英語教學;研究性學習;應用方法
隨著全國范圍內(nèi)開展的新課程改革教學,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已經(jīng)越來越難以適應當前教學的發(fā)展需要,在各個學科中間都在進行著教學的改革與實踐,這一點在高中英語課程當中有著明顯的體現(xiàn)。在高中英語教學當中,老師開始逐漸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研究性學習意識,讓學生能夠?qū)W會對英語問題進行主動探索,從中獲得學習體會和心得,這樣學生就會主動地去探討一些英語當中的問題,老師也會省去很多教學的麻煩,這樣老師的教學就會更加高效,學生學習起來也會變得效率更高。
1研究性學習的原則
1.1以學生為課堂主體
在高中英語教學當中,在運用研究性學習這一方式的時候,需要注意以學生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在課堂之中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改變之前課堂上老師占據(jù)主體地位的情況,能夠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來在課堂上占據(jù)主體地位,這樣學生就能夠發(fā)揮自身的長處,研究所學習的英語知識,使學生對于所學習的英語知識有很大的渴望,愿意在學習當中尋找樂趣,讓他們在學習中收獲樂趣。
1.2理論與實踐相互結合
對于高中英語教學中的研究性學習來說,其本身要以實踐為基礎進行研究學習,老師需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能力,讓學生能夠在實踐當中去學習理論知識,這樣學生所學習的理論知識就會更加牢固。老師需要根據(jù)在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在身邊的生活當中尋找一些實例,讓學生能夠在這些實際生活的案例當中去學習英語知識,這樣對于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提高很有幫助。
1.3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個性
對于高中英語老師來說,面對的是一個群體,這個群體里面的學生各有自己的特征和特點,老師需要做的是能夠發(fā)揮出每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了解學生的個性特征,根據(jù)學生的個性特征來進行教學,這樣才能使得教學效率更高。在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老師所要做的是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因材施教,這樣教學效率才能夠得到很大的提高。在當前的社會發(fā)展中,多媒體技術已經(jīng)普遍應用到教學的各個領域當中,老師應該合理應用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應用到教學當中,讓學生運用互聯(lián)網(wǎng)當中的資源進行學習,提高個人的學習能力,這樣可以對學生起到好的影響。
2高中英語教學中研究性學習的應用方法
2.1明確目標和任務
在高中英語研究性教學當中,老師需要明確所教學的目標和任務,在開始講課之前,需要明確本堂課程能夠達到的要求,達到一個好的教學效果,這樣有條理地進行教學計劃,教學效果就會變得十分明顯。也可以讓學生有計劃地進行英語學習,這樣學習效果會顯得比較明顯。例如,在學習高中英語當中關于節(jié)假日這章內(nèi)容的時候,老師可以讓學生去搜集有關傳統(tǒng)節(jié)日的相關信息,讓學生在尋找的過程中掌握解決問題的能力,幫助學生去找尋相關的內(nèi)容,這樣學生在找尋文章內(nèi)容的時候,能夠鍛煉自身的理性思維,也可以讓學生的自學能力得到提高,老師也需要對學生的自學的成果進行指導和教育,幫助學生去更好地進行英語學習,這樣學生的學習能力會得到很大的提高。
2.2教師應當與時俱進更新教學觀念
作為老師來說,在進行高中英語教學的時候,需要做到與時俱進,改變之前傳統(tǒng)單一的教學模式,而能夠用新的教學方式來進行教學,這樣才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做高中英語教學的時候,目標是能夠讓學生將所學習的英語知識應用到實踐當中,對實踐起到指導和推動的作用。而通過研究性學習模式,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潛力,讓學生對英語理論知識有駕馭的能力,這樣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也能夠得到加強。例如,在學習高中英語中與環(huán)保問題相關的內(nèi)容的時候,老師可以先提出一些問題,制定課程的教學目標,讓學生來根據(jù)這個目標來進行學習,讓學生能夠自主地去查找一些與環(huán)保相關的知識,在課堂上能夠與學生進行探討和學習,互相合作來解決一些遇到的環(huán)保問題,這樣老師在學生探討的基礎上加以總結,對學生進行啟發(fā),這樣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
2.3加強互動學習
在高中英語教學當中,要想將研究性學習應用到其中,就需要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了解清楚學生的學習情況,對學生的英語學習要多多鼓勵,讓他們有進取心,這樣學生在學習的時候也能夠更加有信心。在英語課堂教學當中,老師需要多運用英語進行教學與交流,通過英語的表達方式,來讓學生在一種英語語言環(huán)境下進行學習,這樣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其目的是讓老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更加密切,師生之間可以以朋友的形式,而不是上下級的形式出現(xiàn),這樣可以促進學生的學習,讓學生對英語學習有研究,能夠探究英語知識的內(nèi)涵和魅力所在,這樣長久下去可以促進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
總之,對于高中英語研究性學習教學來說,其內(nèi)涵在于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研究性學習意識,讓學生能夠獨立自主解決一些英語問題,老師需要做的是能夠在課堂上與學生互動交流,去引導學生解決一些實際遇到的英語問題,幫助學生去提高個人的學習能力,為之后的學習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徐樺君.普通高中扎實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的實踐和探索[J].網(wǎng)絡科技時代,2016(10).
[2]雷嵐.高中英語教學中怎樣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J].科技信息,2015,05(25).
[3]羅莎.論高中英語教學中的研究性學習方式[J].南方論刊,201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