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彩花
摘要:目的 目的:對手術室細節(jié)護理對影響全身麻醉手術患者麻醉蘇醒期的效果探討。方法 對象為2016年10月~2018年11月期間實施全身麻醉手術的168患者,采用盲選法將患者一分為二,將其中84例采用常規(guī)護理的患者納入對照組,另外84例實施手術室細節(jié)護理的患者納入觀察組,記錄兩組患者全麻蘇醒時間及躁動發(fā)生率。結果 不同護理方案實施后,觀察組全麻蘇醒時間較對照組有所縮短(P<0.05);觀察組5.95%的躁動發(fā)生率較對照組19.05%的躁動發(fā)生率明顯下降(p<0.05)。結論 針對全身麻醉手術患者,采用手術室細節(jié)護理后全麻蘇醒時間得以縮短,躁動發(fā)生率得以減少,具有積極臨床推廣價值。
關鍵詞:手術室細節(jié)護理;全身麻醉;全麻蘇醒時間;躁動發(fā)生率
隨著醫(yī)療水平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疾病都可以通過手術的方式得以根治,使得患者的死亡率得以減少,生存率得以提高,但手術的順利實施離不開麻醉的幫助,有效的麻醉方式不僅能緩解患者痛苦,更減少對患者的影響,使得患者手術成功率得以提高[1]。全麻手術是臨床常用的麻醉方式之一,但術后患者在蘇醒期容易出現各種應激反應,引發(fā)不良的躁動情緒,有些患者情緒過于激動,出現墜床、拔管、傷口撕裂及再出血的不良現象,不利于患者預后,因此針對全麻蘇醒期的患者,實施有效的護理十分必要,能減少不良事件的發(fā)生,緩解患者不良情緒[2]。本文旨在對全身麻醉手術患者麻醉蘇醒期實施手術室細節(jié)護理后的全麻蘇醒時間及躁動發(fā)生率進行探討,下面將168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重點對象展開調查,具體內容呈現如下:
1一般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對象為2016年10月~2018年11月期間實施全身麻醉手術的168患者,納入標準:①無手術禁忌癥及麻醉禁忌癥;②配合度高,接受調查,并簽署知情同意書;③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①全麻禁忌癥或手術禁忌癥;②不配合調查,中途退出;③伴有精神類疾病。采用盲選法將患者一分為二,將其中84例采用常規(guī)護理的患者納入對照組,另外84例實施手術室細節(jié)護理的患者納入觀察組。對照組男39例,女45例,年齡最小的27.3歲,最大的71.6歲,平均年齡(46.23±3.45)歲;觀察組男41例,女43例,年齡最小28.5歲,最大的70.8歲,平均年齡(47.21±3.38)歲。經數據學統(tǒng)計分析得知,以上資料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護理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做好術前準備,告知患者及其家屬注意事項,做好手術的心理準備,麻醉后加強導管護理,麻醉蘇醒期,患者的意識情況及生命體征變化情況,出現異常及時告知主治醫(yī)師,并積極采取干預措施。
觀察組實施手術室細節(jié)護理,具體為:①麻醉前護理:給予患者適量的鎮(zhèn)靜藥物,向患者進行健康宣教,告知其疾病情況及手術治療方案及目的,使得患者加強對疾病的了解,并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②麻醉時護理:進行麻醉時,鼓勵與安慰患者,對其緊張情緒進行疏導,指導患者放輕松,配合麻醉師實施麻醉;③麻醉期間護理:取去枕平臥位,并將患者的頭部偏向一邊,防止嘔吐物堵塞氣道。對患者實施保溫處理,手術室內保持恒溫26°,濕度保持在60%左右。密切關注患者生命體征,手術后,不斷呼喚患者名字,給予患者相應指令,對其反應進行判斷,促使其早日自主呼吸;④蘇醒期間護理:給予患者心理疏導,消除其不良情緒,給予患者足夠耐心,認真解答患者的疑惑。幫助患者做好吸痰及保管處理,動作輕柔緩慢,防止劃傷。術后對患者實施疼痛護理,對于疼痛較輕的患者,分散其注意力,采取適當方式緩解疼痛,對于疼痛嚴重的患者,給予止痛藥鎮(zhèn)痛。
1.3觀察指標
全麻蘇醒時間及躁動發(fā)生率。
1.4統(tǒng)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均納入到SPSS20.0軟件系統(tǒng)中,進行對比和檢驗值計算,計數資料進行卡方檢驗,平均數±標準差數據資料行t檢驗,當P<0.05為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對比兩組全麻蘇醒時間及躁動發(fā)生率
不同護理方案實施后,觀察組全麻蘇醒時間較對照組有所縮短(P<0.05);觀察組5.95%的躁動發(fā)生率較對照組19.05%的躁動發(fā)生率明顯下降(p<0.05),詳見表1。
3討論
實施全麻手術患者多處于無意識狀態(tài),無明顯痛感及不適感,使得手術順利實施,但患者全麻蘇醒后,呼吸道異常或者出現不良的應激反應,使得患者的血壓得以升高,還導致一些列不良事件發(fā)生,不盡增加護理人員工作量,還影響患者預后,使得患者住院時間得以延長,不利于患者疾病的康復,因此,對全麻蘇醒期的患者實施有效的護理干預,對于疾病的預后有著重要意義[3]。手術室細節(jié)護理是一種全面的護理方式,將護理工作貫穿于患者麻醉前后,根據不同期間患者的不同需求,實施針對性的護理,使得工作無縫隙銜接,對于患者的疾病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減少不良事件的發(fā)生[4]。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采用手術室細節(jié)護理后,全麻蘇醒時間得以縮短,且躁動發(fā)生率得以縮短。
綜上所述,針對全身麻醉手術患者,采用手術室細節(jié)護理后全麻蘇醒時間得以縮短,躁動發(fā)生率得以減少,具有積極臨床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吳瑩瑩. 腹部手術全麻患者蘇醒期躁動的護理預防措施及效果探析[J]. 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 2017,69(20):194-195.
[2]黃紅梅, 金成浩, 崔旭. 腹部手術全身麻醉患者行語言喚醒護理對麻醉蘇醒質量的影響研究[J]. 山西醫(yī)藥雜志, 2016,89(19):2321-2324.
[3]閻劍青. 全身麻醉蘇醒期躁動情況的調查和分析[J]. 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 2016, 8(17):66-67.
[4]董甜甜. 細節(jié)護理在腹部手術患者全麻蘇醒期的臨床應用效果評價[J]. 現代養(yǎng)生, 2017,138(78):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