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霞 王凌燕 宋曉玲
【摘 要】目的:分析探究整體護理程序在小兒腹瀉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從2017年1月~2019年1月期間在本院接受治療的腹瀉患兒中選擇88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護理模式的差異分為兩組(每組44例)。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模式,觀察組在護理過程中應用整體護理程序,對比兩組的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患兒的臨床治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同時觀察組患兒的臨床護理滿意度情況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結論:整體護理程序在小兒腹瀉護理中的應用效果顯著,可以有效保證臨床治療效果和提升臨床護理滿意度情況,具有較大的應用價值。
【關鍵詞】整體護理程序;小兒腹瀉;護理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R2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7--01
前言:小兒腹瀉是兒科中非常常見的一類疾病,該疾病的發(fā)病機制主要在于患兒受涼,其病情一般以感染輪狀病毒為主。小兒腹瀉的臨床癥狀通常表現(xiàn)為患兒大便次數(shù)顯著增多,同時大便形狀發(fā)生改變。如果沒有及時接受針對性干預措施,容易誘發(fā)患兒出現(xiàn)脫水癥狀,進而導致患兒發(fā)生更加嚴重的消化急癥[1]。對比,有學者提出在腹瀉患兒的臨床治療過程中,給予科學的護理干預措施,可以有效強化的臨床治療效果。本文針對整體護理程序在小兒腹瀉護理中的應用效果這一問題,展開以下研究。
1 研究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從2017年1月~2019年1月期間在本院接受治療的腹瀉患兒中選擇88例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兒家屬對本次研究內容知情并簽訂同意書。對照組中包括23例男性患兒和21例女性患兒,患兒年齡1~7歲,平均年齡(3.21±1.14)歲;觀察組中包括20例男性患兒和24例女性患兒,患兒年齡2~7歲,平均年齡(3.18±1.20)歲。通過對所有參與研究患兒一般資料的分析,均被確診為小兒腹瀉,同時不存在嚴重的器官功能損傷和認知障礙。
1.2研究方法
兩組患兒入院后均給予常規(guī)的臨床治療,在此基礎上對照組患兒接受常規(guī)的護理干預措施。期間包括結合患兒的實際情況完成床位安排以及向患兒家屬講解疾病相關知識等等。觀察組患兒則在臨床護理過程中額外應用整體護理程序,內容如下:(1)切實完成患兒病房的消毒隔離工作,在護理過程中嚴格按照相關規(guī)范要求,在接觸患兒之前應用洗手消毒。(2)密切關注患兒各項生命體征變化情況,同時對患兒的呼吸、脈搏以及血壓等進行動態(tài)監(jiān)測,然后根據(jù)動態(tài)監(jiān)測結果護理調整護理行為。(3)做好對患兒的體液補給工作,在護理過程中需要積極鼓勵患兒口服ORS達到補充體液的目的。(4)根據(jù)患兒實際情況給予科學的營養(yǎng)護理干預。由于小兒腹瀉容易導致患兒出現(xiàn)消化道功能紊亂等問題,因此需要在護理工作中對患兒的飲食進行控制。叮囑患兒家屬準備容易消化的食物,禁止使用刺激性食物。(5)腹瀉患兒的口腔護理。由于腹瀉患兒往往會出現(xiàn)嘔吐等問題,加上對于抗生素等藥物的使用,會加大細菌在患兒體內滋生的風險。針對這種情況,應該在護理過程中為患兒準備溫水,在嘔吐之后及時協(xié)助患兒漱口。
1.3 觀察指標
觀察指標為兩組患兒的臨床治療有效率情況和兩組患兒的護理滿意度情況。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借助專業(y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22.0對研究期間獲得數(shù)據(jù)實施統(tǒng)一處理,同時當P<0.05時,提示組間數(shù)據(jù)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兒的臨床治療有效率情況 觀察組中經治療痊愈的患兒有29例,治療有效的患兒為14例,無效患兒為1例,其治療有效率為97.73%;對照組中經治療痊愈的患兒有20例,治療有效的患兒為19例,無效患兒為5例,其治療有效率為88.64%。
2.2 兩組患兒的護理滿意度情況 觀察組患兒及其家屬對于護理行為以及護理態(tài)度的滿意度評分結果分別為(92.26±1.28)分和(89.59±5.29)分;對照組患兒及其家屬對于護理行為以及護理態(tài)度的滿意度評分結果分別為(80.26±1.13)分和(79.59±4.29)分。比較分析,觀察組患兒的護理滿意度情況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
3 討論
小兒腹瀉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一類傳染性疾病,其臨床表現(xiàn)主要為發(fā)熱以及大便次數(shù)增多等方面,如果沒有及時采取針對性的干預手段,會導致患兒出現(xiàn)電解質紊亂以及白細胞增多等問題。為了最大程度上提升腹瀉患兒的臨床治療有效率,相關學者認為在治療期間配合實施科學的干預措施十分必要。而整體性護理作為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進一步延伸的護理模式,在腹瀉患兒護理中的應用可以為患兒提供全方位的護理服務,同時強調了針對性護理在臨床護理中的重要性[2]。
本次研究中,通過兩組患兒臨床治療有效率這一指標情況的綜合對比,可以發(fā)現(xiàn)接受整體護理程序干預措施的觀察組患兒,其臨床護理有效率為97.73%,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8.64%(P<0.05)。與此同時,比較兩組患兒的護理滿意度情況,可以發(fā)現(xiàn)觀察組患兒對于護理行為以及護理態(tài)度的滿意度評分結果分別為(92.26±1.28)分和(89.59±5.29)分,而接受常規(guī)護理干預的對照組患兒,對于護理行為以及護理態(tài)度的滿意度評分結果分別為(80.26±1.13)分和(79.59±4.29)分。觀察組患兒的臨床護理滿意度評分結果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本次研究結果顯示,整體護理程序用于小兒腹瀉護理的臨床效果明顯,通過從病房的消毒隔離、患兒的生命體征檢測、體液補給工作、營養(yǎng)護理干預以及口腔護理干預幾個方面入手,切實保證腹瀉患兒臨床護理工作治療與效率。
綜上所述,在小兒腹瀉護理過程中靈活應用整體護理程序,有利于在保證腹瀉患兒臨床治療有效性的基礎上,促進患兒臨床護理滿意度的提升,同時在改善患兒預后以及促進患兒恢復等方面,起到至關重要的積極作用,因此具有較大的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王妍,王聰,張麗敏.整體護理程序用于小兒腹瀉護理的臨床效果探究[J].首都食品與醫(yī)藥,2019,26(04):90.
肖秋華.探討將整體護理措施應用在小兒腹瀉護理過程中的效果[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8,18(71):299-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