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婭
摘 要 如何在幼兒階段對其實施“感恩教育”,在幼兒的內心種下感恩的種子,讓其成長為一個懂得感恩的人。繪本,無疑是最好的選擇之一。如何運用好幼兒喜聞樂見的繪本,發(fā)揮其閱讀作用的同時充分挖掘繪本的延伸功能,讓幼兒在繪本的氛圍中主動學習模仿,積極變真從善,從而達到“感恩教育”的最終目標呢?幼兒、家長、教師,缺一不可。
關鍵詞 感恩教育;繪本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9)19-0053-01
繪本以其鮮明的色彩、明確的主題、個性的人物、精彩的故事等許多符合幼兒年齡特征的特點深深吸引著幼兒們的視線。如何運用好幼兒喜聞樂見的繪本,發(fā)揮其閱讀作用的同時充分挖掘繪本的延伸功能,讓幼兒在繪本的氛圍中主動學習模仿,積極變真從善,從而達到“感恩教育”的最終目標呢?
一、選擇契合主題的繪本
利用繪本進行“感恩教育”,當然必須要選擇契合“感恩”主題的繪本故事。如感恩親人:《猜猜我有多愛你》《先左腳再右腳》;感恩家鄉(xiāng):《花娘谷》;感恩同伴:《彩虹色的花》;感恩自然:《感恩樹》;感恩社會:《兩只羊的故事》等等。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選擇主題鮮明、故事生動、人物形象易于被幼兒接受的繪本故事,是成功利用繪本進行感恩教育的基本條件。
二、發(fā)揮繪本的閱讀功能
繪本故事最大的功能當然是用來閱讀。那么不同的身份,如何更好地來閱讀,值得我們好好研究。
(一)作為幼兒的父母,接觸幼兒的時間最長,相對來說教育的專業(yè)技巧缺少,那么如何做好這第一任老師,運用家里的零碎時間做好幼兒的感恩教育呢?繪本故事絕對是不二的選擇。繪本故事簡短、完整,有著幼兒喜愛的童話形象,更蘊含著“感恩”的主旋律,“父母”這個不專業(yè)的“老師”可以見機行事、隨手拈來,作為幼兒的隨機教育、睡前故事,來潛移默化地對幼兒進行“感恩教育”。
比如,當孩子吃飯?zhí)羰郴蛘甙咽澄锂敵赏婢邅硗鏁r,家長可以用繪本故事《狐貍請客》來教育孩子:每一粒糧食都是來之不易的,要珍惜它們,并且對為之付出勞動的農民伯伯們報以感恩之情。又如,孩子們會無視家中長輩的無私付出,經常對他們大呼小叫,這時繪本《幸福的大桌子》就可以閃亮登場了。通過聽故事讓孩子體會家的溫暖,珍惜與長輩相處的美好時光,感恩長輩對家的默默付出。
這些生活中的小小細節(jié),都是繪本故事涉及的方方面面,因此家長要善于發(fā)現這樣的細節(jié),運用繪本故事這個手段來進行適時的教育,相信長此以往,培養(yǎng)出一個懂得感恩的人也不是什么難事了。
(二)作為專業(yè)的幼兒教師,系統(tǒng)地收集符合感恩主題的繪本故事,進行系統(tǒng)的集體教學。幫助幼兒有效梳理感恩的對象、感恩的形式、感恩的行動……利用繪本中的典型人物、主要場景等布置幼兒的活動環(huán)境,并在活動室、區(qū)域內投放感恩繪本故事等,最終營造一個人人學感恩、事事懂感恩的氛圍。
相對比較空洞的“感恩祖國”“感恩社會”教育,更適合在幼兒園這個專業(yè)的場所來進行。每年教師根據不同的主題節(jié)日活動,篩選特色節(jié)日繪本故事,如通過《我是中國人》繪本故事,讓幼兒感恩祖國的偉大和富強,感恩祖國的美好生活;通過《志愿者》的故事,讓幼兒感受人與人之間還有另一種相處方式,讓幼兒懂得當你有能力回饋社會時,你應該不遺余力……
(三)作為“感恩教育”的主體——幼兒,在幼兒園及家長提供的區(qū)域、環(huán)境中,他們可以隨時進行自主閱讀,主動模仿感恩的言語、感恩的行動等等。相信那些隨手拿來的感恩繪本小故事,會在將來某一個不經意的時刻,發(fā)揮它應有的作用。
三、挖掘繪本的延伸功能
如果說讓幼兒學會感恩是一棵大樹,那么選擇感恩繪本就是這棵大樹的主要枝干,而讓幼兒浸潤在閱讀環(huán)境中主動學習就是這棵大樹的繁茂樹葉。要讓這棵大樹始終保持枝繁葉茂的狀態(tài),關鍵還是要發(fā)展這棵大樹強壯的根。而閱讀感恩繪本之后,幼兒的延伸活動,就是這些能主動汲取養(yǎng)料的發(fā)達根系,它們能讓幼兒從模仿到內化,完成“成為一個懂得感恩的人”的完美蛻變。
為此,積極開展如下各項延伸活動:1.說一說感恩繪本中的對話;2.做一做感恩繪本中的人物;3.畫一畫感恩繪本中的場景;4.演一演讀過的感恩繪本故事。如以感恩繪本《猜猜我有多愛你》為例:通過繪本的多次閱讀,幼兒自然掌握故事中兔媽媽與小兔子的對話,這時可引導他們以角色的身份來說一說:“我愛你,一直到月亮那里”……并鼓勵他們創(chuàng)編式地模仿對話,引發(fā)幼兒的思考。當然,角色扮演需要輔助材料,比如人物頭飾、故事場景等,那么孩子們就能在成人的幫助下,通過繪畫、手工裝飾等來實現。制作好了頭飾、場景,也學會了對話,最后幼兒就能來演一演繪本故事了。通過身臨其境式的表演,孩子們更加深刻地體會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就這樣不斷地畫、做、說、演,孩子們沉浸在故事里深度學習和體會,由故事情節(jié)的感悟,主動聯系到自身的生活實踐中去,由模仿感恩的言行到內化自發(fā)地去感恩,成為真正懂得感恩的人。
總之,當“感恩教育”和“感恩繪本”兩個大家公認的重要元素遇在一起,就會產生讓人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