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健軍
摘 要:思品教育是一個長期影響的過程,學生在潛移默化地觀念影響下,才能夠更好地去規(guī)范自身的行為,養(yǎng)成良好的品德習慣。因此,思品教師發(fā)揮示范引領作用具有很強的重要性,本文從三個方面對此問題做出論述,首先是指出思品課堂上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然后著重講述加強學生產生對思品課堂興趣的方法,最后論述了思品教師發(fā)揮示范引領作用的具體舉措。
關鍵詞:新形勢;思想品德;示范引領作用
新時代的小學生大多生活在物質條件寬裕的家庭,同時也是家中的獨生子女,從而容易養(yǎng)成一些不良的習慣。小學思品是一門非常重要的課程,對提高小學生素質和能力都有著促進作用。加上小學生的可塑性十分強,也是養(yǎng)成良好習慣的關鍵時期,思品課程的重要性更進一步地突出。教師在課堂當中不僅處于教授知識的一員,還具有示范引領作用。
一、思品課堂上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
思品教育是一個長期影響的過程,學生在潛移默化地觀念影響下,才能夠更好地去規(guī)范自身的行為,養(yǎng)成良好的品德習慣。但教師在思品課堂當中,經(jīng)常性地會遇到一些問題。
首先是無法避免的課堂紀律混亂,由于小學生年紀較少,集中注意力的時間也較短,在課堂中行為的自我管束能力也較差,容易引發(fā)課堂紀律混亂的現(xiàn)象;第二是學生對思品課堂的興趣較低,小學生更容易被一些生動有趣的內容吸引,而思品課程內容相對來說較為枯燥,加上學生容易產生惰性,導致對思品課程性質不高,學習態(tài)度也較差的現(xiàn)象;第三是教師未能夠發(fā)揮自身的引領作用,讓思品教育只是成為空泛的口號。這其一是在于教師自身的思品規(guī)范,部分教師未能規(guī)范自身行為,對小學生產生了不良的影響力,其二是教師對于示范作用的忽視,認為傳授知識點就已經(jīng)足夠,導致了課堂內容的低效??傊?,思品課堂教育的大致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就在于此,本文針對上述問題,提出了加強小學生對思品課堂的舉措和發(fā)揮教師引領作用的方法,來針對性地解決思品課堂中易出現(xiàn)的問題。
二、如何加強學生對思品課堂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于小學生而言,感興趣的內容學習起來也會更加簡單快速,更容易聚精會神和積極思考。因此,教師應當提升小學生對思品科目的興趣,從而加強小學生學習思品的動力。
教師可以通過開展各種各樣的活動來喚醒學生的體驗感和自豪感,例如新聞短評或者是專題調研活動,把活動與生活實際相結合,讓學生提高自主學習自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活動體驗當中教師要給予學生適當?shù)墓膭睿寣W生在活動中產生自我成就感,幫助學生在活動與討論中獲取知識,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蘇霍姆林斯基曾說:“人的心靈深處,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希望自己是個發(fā)現(xiàn)者、研究者、探索者。”教師要挖掘學生的心靈需求,帶領學生走出課堂、大膽革新、以趣促行。總之,教師要做到從學生的興趣出發(fā),尊重每一個學生的個性,鼓勵他們創(chuàng)新,并且需要引領他們自主學習。
三、思品教師發(fā)揮示范引領作用的方法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百年大計, 教育為本。國家的繁榮昌盛、民族的振興強大都離不開教育的發(fā)展,需要教師規(guī)范自身的行為,提高教學的能力和質量,陶行知也“深信教育是國家萬年根本大計?!彼运軌蛞詮姶蟮木礃I(yè)精神來做到以教為榮和以教為樂??傊?,教師的作用非常重要,不僅僅只是傳遞知識與文化,要需要為學生起到示范引領作用,讓學生在規(guī)范化的教師的行為影響下改善自身的言行規(guī)范。
思品教師具有傳達正確思想品質思維和良好三觀的作用,因此,教師自身就必須做到規(guī)范化,在課堂上要嚴格規(guī)范自身行為,不可隨地吐痰、亂扔垃圾、亂說臟話,課堂下也要保持一個教師應有的良好師姿,這都需要教師具備較好的行為素養(yǎng)。除此以外,教師還需要做到修身養(yǎng)德,不斷學習與進步,追求師德修養(yǎng)與內涵,注重與學生人格上的平等,不忽視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和情感需求,不歧視或侵犯任何學生,對學生懷抱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關注、了解、尊重且珍惜每一個學生。
四、結語
教師是一個偉大的職業(yè),不僅起到傳道受業(yè)解惑的作用,還具有示范性和引領化的特點,需要具有愛心,完善自身人格,學習豐富學識,培養(yǎng)良好的口才以及強健體格與心理??傊?,教師要做到知行合一,才能夠真正地做到示范引領作用,引導學生的身心都向良好的方向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揚雄.法言?學行[M].韓敬, 譯.北京:中華書局, 2012:21.
[2]周浩波.教育哲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3]孔祥君.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與法律教育有效融合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9,No.678,29-30.
[4]宋曉明.教育信息化提升思想品德教育公平的實踐研究[J].學周刊,2019,No.410,190.
[5]張淑霞.淺析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課中培養(yǎng)“學困生”的參與意識[J].學周刊,2019,No.410,71.
[6]郎志文.讓中華傳統(tǒng)文化在小學思想品德課堂中綻放[J].學周刊,2019,No.409,107.
[7]陳會元.以培養(yǎng)學生優(yōu)良素養(yǎng)為主,開展小學思想品德課[J].學周刊,2019,No.409,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