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英注
摘 要:修辭是語文中的重要內容,同時其也是人際交往之中所必須要注意的問題。在文中主要就針對修辭以及修辭原則進行探討,以加深對修辭和修辭原則的認識。
關鍵詞:修辭;修辭原則;語言表達
小學語文教師,在輔導學生作文時應向學生講清楚,如果一篇文章所講的道理錯誤,引用的材料虛假,即使在修辭上如何漂亮,也決不會被認為好文章。這就涉及到修辭問題,這一問題怎樣向學生講得清楚,教師本身就要不斷地加強學習,本人就此談談對修辭與修辭原則的看法。
我們所說的修辭是指語音表達效果所采用的方法和手段。一位作者力求掌握豐富的詞匯和多樣的語法,邏輯等等,目的是為了運用自如,能夠把內容表達的很準確生動,這就是對文章修辭的基本要求。用詞不妥當,造句不合語法,行文缺乏條理,拖沓冗長,就會把意思弄得合混悔澀,令人費解甚至誤解,這正如孔子所說:“言之無文,行而不遠?!?/p>
事實上,修辭問題雖然是一個表達形式問題,卻不只是單純的技巧,而是同作者的思想情感有密切的關系。語言的豐富多彩,也往往是思想情感豐富多彩的反映。也可以說,語言是人們交流思想的工具,是運用負載著一定意義的語音形式來傳遞信息的。但是,同樣的說法,有的人就說的言語無味,令人生厭;有的人說話娓娓而談,令人神往。這不但與所表達的內容有關,而且所表達的方法和手段也是一個重要因素。上述的“言之無文,行而不遠”就概括了這一點,因為“文”就是文采、文飾,就是要講究語音的藝術性。假如,有好的內容,有好的表達方式,也就很難傳之久遠。這說明表達方式對內容有極大的影響。換言之,修辭對表達效果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除此之外,一個人說話,由于場合,對象不同,采用的語音形式也可能不一樣。正如一名師在課堂上給學生講解,下課后與同事說話,回家時在路上和熟人或陌生人交流,在家里與家人對話,所采用的的語音形式就各不相同,反言之就顯得不得體。像這樣根據(jù)不同的語音環(huán)境、不同的表達對象選擇最恰當?shù)摹⒆畹皿w的形式,以便顯得最好的表達效果,這也是修辭問題,這就必須遵循修辭原則,要遵循這一原則,就必須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修辭必須切合體脂,也就是說,切合所表達的思想情感。同樣的一個內容,在語音表達方面,就可以采用不同的表達形式,這就必須符合說話的目的,說話人所表達的思想情感。
其二,修辭必須適合情景,也就是說交際的場合、對象、時間、具體的上下文等。正如呂叔湘先生所說:“從修辭角度看,沒有絕對的好,倒可能有絕對的壞,如用生造的,誰也不懂的詞語。哪種說法合適,要看你在什么時間,什么地方,對誰說話,上一句是怎么說的,下一句打算怎么說,不同的場合會有不同的要求,有時候典雅點兒較好,有時候大白話最為相宜。”(摘自《漫談語法研究》)
要分清對象進行表態(tài)。對方的交際由于有年齡大小的區(qū)別,地位高低的區(qū)別,所采用的表達形式和手段可能就有差異。如果同樣是問年齡,就有以下多種的說法:
1.您今年高壽?(宜問高領長者)
2.您古稀余幾?(宜問七十多歲的老人)
3.您上了花甲嗎?(宜問六十歲左右的人)
4.請問貴庚多少?(書面色彩濃,較莊重)
5.您青春多少?(宜問年輕人)
6.您(你)有多大歲數(shù)?(適用對象較廣泛)
7.你今年幾歲了?(宜問小孩)
……
另外。表達形式也要與表達者的身份相符合,也就是說與表達的社會環(huán)境、思想水平、文化修養(yǎng)等等相符合。例如:
8.媽媽耐心地聽著,臉上帶著慈祥的微笑,說:“你可以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解說員啊。你不是很喜歡朗誦故事給我聽嗎?解說員的角色和公主一樣,都是很重要的?!?/p>
9.周恩來同志馬上解下自己的傘包給小樣眉背上,還情切地鼓勵她說:“孩子,不要哭,要像你爸爸那樣勇敢、堅強,同困難和危險做斗爭!”
8和9兩個例子都是安慰、鼓勵孩子的話。但是例9中說話者是革命老前輩,所以鼓勵多于安慰,都帶著嚴格的要求和殷切的希望,采用的祈使句子中不帶語氣助詞。例8說話是一位慈愛的母親,所以安慰多于要求,句子中用了一下語氣詞,使表達語氣委婉。又如
10.指導員用微弱的聲音說:“你們要……好好學習……將來……”
例10指導員的話從不同的角度來看是鼓勵學生:“將來為我報仇!”“將來學好本領為人民服務!”“將來好好建設新中國!”等等,從指導員未說完的話中可以看出,作者的前進的力量所在,正是指導員的話一直鼓勵的結果。
選擇表達形式也是與表達的時間、地點、場合有關。比如稱呼語的運用。“太太、小姐”在封建社會是具有尊敬色彩,新中國成立后的一段時間里則往往帶有諷刺意味,改革開放后的新時代,又具有尊敬色彩了。再比如說,在正規(guī)的招待會或開幕式上,可以用“女士們、先生們!”而在一般的校內會議、班會上、支部會議上等就不必用這樣的稱呼了。
由此可見,學習修辭知識不但對人們選擇恰當而富有表現(xiàn)力的表達形式大有幫助,而且對正確理解語言,提高閱讀理解水平同樣有著很大的幫助。因此,我認為作為人民教師,要教育好自己的學生,就必須在遵循修辭原則的同時加強自身素質的提高,為我國的語言文化走向國際化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