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慧
義務教育數(shù)學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下冊,第67頁的內容是這樣的:22個學生去劃船,每條船最多坐4人,他們至少要租多少條船?這有關用有余數(shù)的除法解決問題,也就是“進一法”。雖然這樣的情景離我們大人生活很近,但對于二年級學生來說沒有太多經驗可談。然而,學生在前一階段剛學會表內除法,已經接觸過許多正好全部分完的事例,所以突然讓學生完成從無余數(shù)到有余數(shù)的轉變,更是不容易的。
二年級學生的特征是愛動、愛玩,因為“玩”是兒童本身所具有的天性,在新課改的提倡下,我覺得應注重發(fā)揮兒童的天性,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和創(chuàng)新能力,而不能一味地用應試教育來束縛學生的天性。我和我的學生就生活在一個小縣城,租船對于我們來說是遙不可及的事,我不知道教材選擇租船這一情景的原因是什么,但我更清楚裝物品等活動更適合學生理解。所以,我既不想棄教材于不顧,又不敢完全脫離教材。于是,結合實際我把本節(jié)課的內容由租船變?yōu)樵齑犖壹毤毜纴怼?/p>
一、改頭換面
原題改為: 二年七班有50人要去劃船,每條船最多坐6人,我們至少要租幾條?
此題一出,有的學生疑惑地問:“我們班不是48人嗎?”
有的學生解疑說:“算上張老師和劉老師,一共50人?!?/p>
我微笑點點頭。還有人問:“是真的嗎?這么多人去哪里劃船?”火候已到,全班的好奇心都調動起來了。我說:“老師不會讓你們失望的,真亦假時假亦真?!保▽W生迷糊了,暗笑。)
設計意圖:利用二年級學生的好奇心,和愛表現(xiàn)的特點,我把別人班級的事,變成自己班級事,使這件事和每個人都息息相關。他們怎能不參與?
二、抽絲剝繭
面對滿臉興奮的學生,我乘勝追擊。和學生認真分析了題目里的“最多”“至少”兩個關鍵詞的含義。
有的學生說:“最多坐6人,只能坐6人,不能多。”
有的學生補充:“可以少于6人。”
有的人質疑:“坐1人行嗎?”
回應說:“1人可以,但太浪費了,那要租50條船?!保ㄐβ暫驼坡暎?/p>
又有人補充:“既不浪費,還要注意安全,不能多坐人?!?/p>
還有人嘀咕:“太便宜商家了?!?/p>
......
我又問:“至少是什么意思?”
有人說:“表示最小的限度?!保ㄍ挡樽值洌?/p>
有人說:“至少是最起碼的意思?!?/p>
追問:“起碼又是什么意思?”一時大家都不知道怎么回答了。
過了一會有人說:“起碼的意思是,我們都有船坐?!薄昂?,好,說得好。都坐上起碼需要幾條船?”
有的學生認為租8條船, 而有的學生卻認為應該租9條。帶著不同的答案,我宣布,這節(jié)課,我們造船。板書:造船。
一語激起千層浪,學生們嘰嘰喳喳地說起來,我們還能造船?我順勢說:“你們不都會折紙船嗎?”學生們恍然大悟。紛紛舉起手說自己可以。
三、群策群力
(一)提出小組合作要求
1.小組合作造船(折紙船,如圖。)
2.需要幾條船,你們組就造幾條船,說明原因。
3.在船上畫出坐了幾人。
學生熱火朝天地造起船來,我在每個組周邊轉悠,捕捉他們活動中的信息。有的組造的船難度大,船是帶蓬的;有的組造的船大,有的組造的船小;有的同學在合作,有的是自己造船......
沒有一個人是閑著的,都投入到造船的活動中來。我觀察船造的差不多了,向大家宣布該上船了,也就是在船上畫小人。
(二)深入內部探聽“敵情”
我深入到每個組,聽聽他們的想法。
全班12個組,大約七八個組造了8條船,還有在猶豫的組。我在造8條船的組旁邊無奈地說:“張老師和劉老師就不去了,你們好好玩?!?到另一個組我又唉聲嘆氣地說:“如果不怕危險,張老師和劉老師就擠到你們的船上也行?!?/p>
學生被我這么一說,立馬就有小組大聲喊:“我們帶上老師,再造一條船?!蔽荫R上向他們做了一個“噓”的手勢,示意他們悄悄告訴我。果然,有小組說:“為了安全,我們至少造9條船,都要坐上,不能將就?!蔽蚁蛩麄兘M豎起大拇指。這時,別的小組也來找我,告訴我,他們也要造9條船,最后一條坐劉老師和張老師,大人太重。好幾個組也都跟著說造9條船。沒想到有一個組不是這樣想的。組長說:“我們帶上你們,不帶某某和某某,他們不聽話?!蔽衣犃斯笮?,被“黑”掉的學生拉著我的胳膊說:“不行,不行,我也要去?!蔽遗呐乃念^說:“好,一個也不能落下……”
設計意圖:一字之差,確實天壤之別。租船,孩子們看不到,也摸不著,僅憑一點點的生活經驗去猜想。而造船,學生要親自折出船,安排大家坐好。雖然是模擬,但學生卻實實在在地經歷了知識建構、內化和應用的過程,在體驗中學習,在活動中思考,在合作中感受數(shù)學就在生活中。我相信,我這小小的變動,孩子更愿意去做、去完成。
四、圓滿收工
全班同學手舉小船,在悠揚的音樂聲中飄來蕩去,陶醉在其中。我們好像真的在游船,假亦真時真亦假。
下課了,學生還沉浸在造船的過程中,大家依然還在討論船、欣賞船,甚至要發(fā)明船、改裝船……學的是數(shù)學,收獲的是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