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惠平
【摘要】省考背景下的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既要滿足省考對文言文教學的要求,又要保證教學的趣味性,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文言文知識的興趣,實現(xiàn)高效的文言文教學。初中語文的文言文教學,在省考背景下還需要保證課內與課外教學的有效結合,實現(xiàn)課內外的有效結合,提高文言文教學效果。筆者分析了省考背景下初中語文課內外文言文教學現(xiàn)狀和措施。
【關鍵詞】省考背景;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中國是文明古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我們的先輩們留下來大量的文化瑰寶,文言文便是這些瑰寶之一。由于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不接觸文言文,初中學生普遍對文言文沒有興趣,而文言文又是考試中必考的內容,且文言文中飽含傳統(tǒng)文化和中國的發(fā)展史。因此,初中語文教師可以在省考背景下采用課內外結合的方式開展文言文教學,保證教學效果。
一、省考背景下初中語文課內外文言文教學現(xiàn)狀
省考背景下初中文言文課內外教學重視學生的主體性,教師是教學的主導者。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對文言文的講解過于“細致”,可以說是逐字逐句地在講解,而學生在這樣的教學中忙于記錄詞義,忽視對文言文的理解。甚至有的學生因記錄的速度較慢而厭倦學習文言文。此外,學生應對文言文沒有興趣,教師布置的課外學習任務也是敷衍了事,沒有主動思考,導致學生文言文學習效果不佳,影響整個初中階段的文言文教學成效。因此,初中文言文的課內外教學應在省考背景下進行改革和創(chuàng)新,才能提高其教學成果。
二、省考背景下初中語文課內外文言文教學措施
(一)課內文言文教學
省考背景下初中文言文以課內教學為主,而在課內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和省考要求選擇教學方式,保證課內文言文教學的有效性,推動初中文言文課內教學和學生同時發(fā)展。
1.運用“變式”教學
省考背景下的初中文言文的課內教學,教師需要考慮到學生的發(fā)展需求和教學理念的變化,以學生為中心落實教學,教師本身也要不斷去體驗學生如何學習,這樣才能改變“填鴨式”的課堂教學。尤其是在講授篇幅較長的文言文課文時,教師不能一味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而是要學會變通,采用“變式”教學方法完成課內教學任務,實現(xiàn)教學目標。例如:教師在《世說新語二則》的教學中,如果教師在講第一則故事時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那么在講第二則故事時則不適合再采用相同的方式,因為這樣的教學容易對學生造成誤導,導致初中語文的文言文教學偏離軌道,不利于保證課內教學質量,甚至還會影響學生學習興趣。因此,教師在講解第二則故事時可以采用提問、多媒體等教學方式,為學生營造不同的學習氛圍,保持學生對文言文的興趣,使學生積極學習,進而在省考背景下改善初中語文文言文的課內教學成果。
2.設計教學情境
初中文言文課內教學的關鍵在于激發(fā)學生興趣,而設計教學情境,是教師激發(fā)學生興趣的有效措施。情境教學需要從實際情況出發(fā),以文言文課文內容為依據(jù),設計充滿情感色彩的氛圍或是場景,從而達到最佳課內教學效果的一種方式。在文言文教學中運用情境教學,每一篇文言文都有一個特定的情境。例如《陳涉世家》《曹劌論戰(zhàn)》等都是初中階段比較好的文言文教學內容,其故事情節(jié)豐富。教師可以在課內教學中結合課文內容,指導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利用教學情境增加學生對文言文課文內容的印象,使學生從更深層次理解文言文,加深對課文內容的印象;同時,角色扮演的情境教學方法還能夠使學生站在歷史人物的角度去思考問題,體驗人物的心理變化,揣摩人物性格,進而學習并掌握我國古代文學家如何塑造人物形象、表現(xiàn)主題。
3.有感情地進行誦讀教學
誦讀教學本身就是語文教學中常用的措施,省考背景下的初中文言文課內教學也可以積極使用該方法,使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有感情地誦讀。例如教師做好示范,大聲朗讀,或是學生跟隨教師朗讀。讀完第一遍之后,教師可以邀請一位學生來說說自己的感受,評價自己在閱讀過程中是否融入感情,是否體會到文言文中所描述的境界,而后教師再進行點評。教師可以在完成范讀之后,要求學生評價自己的閱讀情況。將誦讀貫穿于初中文言文課內教學的始終,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興趣,還能使學生在誦讀中了解文言文的本質。
(二)課外文言文教學
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重點在于“聽、說、讀、寫”,而文言文的教學重點在于“聽、說、讀”。筆者在教學中重點強調學生“聽”和“說”的能力,以此強化學生文言文語感。其中“讀”可以通過大量的閱讀、對比提高學生文言文能力。從筆者的教學經(jīng)驗來分析,大多數(shù)的學生閱讀文言文的能力都比較好,因此筆者在課外文言文的教學中開始培養(yǎng)學生“聽”和“說”的能力。在省考背景下初中文言文課外閱讀教學選擇的內容普遍都比較短小精練,且以敘事為主便于學生理解。筆者在課外教學中主要指導學生閱讀寓言故事、成語故事等內容為主,這樣的內容有很強的整體性,且學生在閱讀和理解時也不需要理解其復雜的時代背景,甚至故事中的人物、內容很多學生都接觸過,有過了解。這樣教師在文言文的課外教學中就可以采用抑揚頓挫的語調帶領學生朗讀,語速要慢一些,使學生能夠根據(jù)教師的朗讀準確劃分斷句。讀過幾遍之后,學生就可以說一說自己的看法,敘述文言文講解的是誰的故事、故事的情節(jié)發(fā)展等。在學生各抒己見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運用學過的文言文詞匯來表達自己的意見。在初中文言文的課外教學中,教師要正確評估學生的能力,但是也不能操之過急,要循序漸進,一點一點提高課外文言文教學的難度??傊谑】急尘跋麻_展初中文言文課外教學,需要教師有耐心,與課內教學結合,二者相互促進,提高學生文言文綜合能力。
三、總結
省考背景下初中文言文的課堂教學可以采用“變式”教學方法、設計教學情境、有感情的進行誦讀教學等方式,提高學生對文言文的興趣,并提高其學習質量和效率,使學生在文言文的課內教學中產(chǎn)生積極心態(tài),進而在教師有意識的引導下,積極利用課外時間學習文言文,從而增加學生對文言文的認識,使其掌握并靈活運用文言文知識,實現(xiàn)語言教學的根本目的。
參考文獻
[1]張有富.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技巧初探[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1).
[2]李雪松.提高文言文課堂教學有效性促進學生課業(yè)減負策略研究[J].中華少年,2018(32).
[3]周明睿.探究教學法在中學文言文教學中的應用[J].考試周刊,2018(88).
[4]梁俏俏.試論初中語文文言文閱讀教學活動中的情感溝通方法及運用策略[J].新課程(中學),2018(10).
[5]周明睿.探究教學法在中學文言文教學中的應用[J].考試周刊,2018(88).
[6]梁俏俏.試論初中語文文言文閱讀教學活動中的情感溝通方法及運用策略[J].新課程(中學),2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