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楚楚 馬佳星 葉寧淼 李楚楚 孔云
[摘要]在當前國民海洋文化意識亟需加強的情況下,海洋文化特色拓展課程對于推廣海洋文化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在中小學的課堂里,關于海洋文化特色拓展課程建設存在著“未成系統(tǒng)”和“缺乏模式”等問題。以漁民畫教學為例,對沿海農村小學海洋文化特色拓展課程教學進行深入探討,以期建立系統(tǒng)的課程模式,為提升教學質量提供參考。
[關鍵詞]海洋文化;拓展課程;教學模式;漁民畫教學
[中圖分類號]G427[文獻標識碼]A
2015年,浙江省教育廳根據《教育部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就深化浙江省義務教育課程改革出臺了《浙江省教育廳關于深化義務教育課程改革的指導意見》,要求廣大教育工作者重視“拓展性課程”的開發(fā)。拓展性課程是由學校開發(fā)開設、供學生自主選擇的課程。建設拓展性課程對于優(yōu)化學校課程結構,實施因材施教和推行個性化教育,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綜合素養(yǎng),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1 建立海洋文化特色拓展型課程模式
1.1 海洋文化特色拓展型課程特點
拓展型課程有著自身相對于一般課程獨有的特點,它是在學生學習能力的基礎上進行培養(yǎng)與提升的一種課程類型,拓展型課程的開發(fā)與發(fā)展很好地結合了學生特點和需求,同時又能很好地聯(lián)結學校與社會對教育的共同作用。小學海洋文化拓展型課程在其基礎上有著更為具體的特點和理念。一門優(yōu)秀的小學海洋文化特色拓展課程,應當包括模塊式、活動性和趣味性三個的特點。
1.1.1 模塊式。模塊式是指小學海洋文化特色拓展課程的內容應當要精心設計,合理分成好幾個模塊,每一個模塊需要圍繞一個與海洋文化相關的小主題,要求不同模塊之間相互聯(lián)系。
1.1.2 活動性?;顒有允侵笇⒑Q笪幕厣卣拐n程需要與其他形式的活動緊密結合,讓學生在豐富的實踐當中多感官參與學習,必要時可將教學場所拓展到室外、校外,使得拓展課程與生活、社會相溝通。
1.1.3 趣味性。趣味性是指小學海洋文化特色拓展課程需要符合兒童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要通過豐富多彩的學習內容,讓學生在感興趣、可選擇的學習活動中得到成長的動力和方向。
2 沿海農村小學海洋文化拓展課程現(xiàn)狀
2.1 課程開展的類別比較豐富,但不成系統(tǒng)
根據筆者的調查,海洋文化特色拓展課程幾乎遍布舟山各個小學,說明舟山還是相當重視海洋文化的傳承的。但在調查中筆者也發(fā)現(xiàn),拓展課程的開展在年級與年級之間顯現(xiàn)出了不平衡。由于低段年級發(fā)展限制,難以對海洋文化有深刻理解,而高段年級又疏于開展海洋教育,正因如此,導致學生在學習生涯中接受的海洋教育比較片面和淺層,缺乏能夠長久持續(xù)的海洋文化教育。
2.2 課程與課程之間缺乏聯(lián)系,未建立模式
目前舟山各農村沿海小學開展的海洋文化特色拓展課程以體驗為主,趣味性比較強,但卻往往局限于一處,課與課之間缺少聯(lián)系,如僅做海鮮餐,或是學習跳蚤舞等。然而海洋文化是一個整體,倘若單獨將文化內容切割挑選出幾塊教學,如同將完整的文化掰成碎片讓學生嘗試管中窺豹,這將不利于學生對于整個海洋文化的感知感受。
3 農村沿海小學海洋文化拓展課程教學開展的關鍵
開展好農村沿海小學海洋文化拓展課程教學首先要做好課程與課程的銜接,將海洋文化內容分為可被感知的幾個模塊。
如實施海洋文化特色拓展課程,可以將課程的教學內容與素質教育相結合,從德、智、體、美、勞五方面開展“立德于?!薄ⅰ懊芍怯诤!?、“健體于?!?、“思美于海”、“崇勞于海”等。再比如,把課程內容與衣、食、住、行結合起來,使得學生能在一部分文化中學精、學深,學習所得能與具體文化結合起來,又能夠使學習文化的過程中多一些知識的遷移,幫助學生整體了解文化。
另外,農村沿海小學海洋文化拓展課程教學也需要做到“實踐入生活”。小學生的身心仍然處于發(fā)展之中,比較喜歡新鮮有趣的事物,同時又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好奇。要開展好教學活動,就要將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課程。另外課程還需要與其他形式的活動緊密結合,適當時候可以拓展課堂范圍,讓學生充分接觸文化,多角度多感官體驗文化。
4 模式探索——以漁民畫的教學為例
舟山漁民畫因其傳承情況好,易于操作學習,應用范圍廣,發(fā)展得最好,更利于將其深入分析,作為小學海洋文化特色拓展課程的研究。
漁民畫是舟山地區(qū)特有的繪畫類型。其依托于獨具特色的海島環(huán)境和文化,反映漁民的生產和生活,對于研究漁民文化具有極大的價值,雖然舟山漁民畫的歷史較短,但是它卻融合了中國民間繪畫和西方繪畫,一些繪畫手段與西方的抽象繪畫極為相似,在國際上享有很高的聲譽,近幾年來得到了很好的發(fā)展,也逐步引起社會各界的重視。
4.1 漁民畫課程開發(fā)較為廣泛的原因
根據筆者的調查研究,舟山市許多小學開設的拓展課程中都有漁民畫,漁民畫課程的開設程度如此之高的原因與自身的特色有極大的關系。
4.1.1 漁民畫易操作性。漁民畫教學易于操作。幾乎每所小學都有專用美術教室,所以開設這門課程一般不需要額外準備場地。而且其入門簡易,學生的學習不需要有太多的美術基礎。同時學校需要準備的一般繪畫工具僅畫筆、顏料和鉛畫紙??梢哉f,漁民畫課程在準備工具方面是簡單的。另外,在許多平臺上也開設有專業(yè)的漁民畫課程,為漁民畫走向千家萬戶提供了條件。
4.1.2 漁民畫需求量大。當前舟山漁民畫的傳承狀況較好,由此產生了許多相應的漁民畫人才。社會上對漁民畫產品的需求也逐年遞增,更加促進了漁民畫的發(fā)展。漁民畫的應用范圍很廣,可形成多種衍生品,小者可以作為掛飾、擺飾,或者展示在馬克杯或者帆布袋上,而大者可作為城市墻面的裝飾美化、雕塑等等。在漁民畫推向市場的過程中,既強化了它的文化象征,又對人們接受海洋文化起到了很好的宣傳效果。
4.2 當前漁民畫課程安排分析
沿海農村小學里的漁民畫拓展課程的學習以學生的興趣為依托,以學生自愿為原則。漁民畫課程主要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以理論為主,教師會展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漁民畫作品,結合與其相似的實景照片進行分析和講解,讓學生了解漁民畫的繪畫技法和不同漁民畫繪畫表達的含義。前期以教師的講授為主,后期以學生的集體討論和感悟為主,還會讓學生結合自己對漁民生活的觀察和了解進行闡述分析。
第二部分以臨摹為主,繪畫的前期需要有大量的臨摹來學習技法,鞏固繪畫能力,漁民畫也不例外,教師在這個階段會選擇較為合適的漁民畫作品,對學生進行臨摹指導,前幾節(jié)課,教師可以系統(tǒng)的對漁民畫繪畫的不同對象進行教學,比如魚、蝦、蟹、船只、漁村等種類的分別教學,主要是教師先示范,學生再進行臨摹,后面幾節(jié)課學生就可以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漁民畫整幅作品的臨摹,讓學生對漁民畫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第三部分以創(chuàng)作為主,學生結合前期的學習,還有對漁民生產生活的理解,進行創(chuàng)作嘗試,教師輪流指導,依據學生的繪畫作品提出個性化的改進方法,也可以采用學生討論、互評的方式,促進學生漁民畫創(chuàng)作能力的提高。
5 模式展望
5.1 實施過程中的困難
沿海農村小學海洋文化特色拓展課程的發(fā)展,讓人們重新重視起了海洋文化,海洋文化的發(fā)展也迎來了春天,這對海洋文化來說是件好事,但我們不能僅僅看到事物發(fā)展的表象,小學海洋文化特色課程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也存在著一些困難。
海洋文化所依托的環(huán)境正在逐步消失。隨著經濟的發(fā)展,海洋周圍的文化環(huán)境和人們生活方式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傳統(tǒng)的漁民生活方式已經逐步遠去,隨著大多數青壯年遠離小島,來到城市里生活,新一代居民對漁民生活的了解就更少了,人們失去了原有海洋文化的環(huán)境,再來談海洋文化就顯得十分困難。
傳承手藝幾乎瀕臨滅跡。傳統(tǒng)的海洋文化工藝手藝需要人們投入大量的時間和耐心,投入大而產出及回報少,故越來越少的年輕人會選擇以其謀生,因缺乏市場,導致真正掌握正統(tǒng)技藝的人才缺失,這也對海洋文化拓展課程的學習開展的前期造成了一定困難。
5.2 實施過程中的對策
首先,保護和拯救海洋文化依托的環(huán)境。生產方式的改進,促進了生產效率的提高,舊的生產方式已經不適合當今社會,使得舊海洋文化傳承環(huán)境有所改變。這需要學校和社會對于傳承方式進行調整,如搜尋和發(fā)掘出漁民生活的各種印記,建設漁民生活體驗中心和展覽館,保留一些生產勞作方式。
其次,海洋文化拓展課程不能局限于技能學習。在拓展課程中,學會漁民畫、剪紙、跳蚤舞、漁歌號子這些技能只是學生在海洋文化學習中的基本要求。通過課程去增強學生對海洋文化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對海洋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之情,讓學生有興趣去深入學習海洋文化,培養(yǎng)海洋文化的傳承人,探尋發(fā)展和保護海洋文化的策略,發(fā)展學生的能力才是課程應有的目的。
最后,課程也需要一定的社會支持。通過學校與社會銜接,向內能夠為拓展課程引進合適的人力資源,向外為課程尋找適當的教學環(huán)境以及開辟新的海洋文化需求,同時也能加強海洋文化優(yōu)質人才的培養(yǎng),為學生提供實踐平臺和機會,增強其學習動力。
6 結語
海洋文化是前人在實踐中留下的寶貴精神財富,這需要盡人力所能地去保護和傳承。其間更需要社會與學校不斷溝通與合作,建立系統(tǒng)的課程模式,為提升沿海農村海洋文化拓展課程教學質量發(fā)揮重要作用。(下轉P318)
(上接P313)
[參考文獻]
[1] 浙江省教育廳.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EB/OL]. http://www.zj.gov.cn/art/2015/4/1/art_13796_199041.html,2015-04-01.
[2] 金紅.校本德育課程開發(fā)的現(xiàn)實價值與方法論基礎[J].思想理論教育,2003,(4):55-59.
[3] 郭妙琴.如何實施海洋教育課程[J].人民教育,2015(22):48-51.
[4] 全玉婷.小學拓展型課程的教學設計研究[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