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老火塘

      2019-11-13 16:46:52李光昌彝族
      金沙江文藝 2019年6期
      關(guān)鍵詞:包谷柴禾火塘

      ◎李光昌(彝族)

      我出生在大山深處的農(nóng)村,火塘是我們賴以生活、生存、成長不可缺少的事物?;鹛涟殡S我成長,我對火塘有深深的感情,也有很多不為人知的經(jīng)歷和許多美好的記憶。

      老火塘的話題要從大年三十晚上吃糍粑的情景說起。2019年的春節(jié)逼近時,我得了節(jié)日“憂慮癥”:是回鄉(xiāng)下陪母親?還是在城里跟岳父母?或是干脆自己過節(jié)舒服算了?思考再三,還是決定回鄉(xiāng)下老家看母親去,因為岳父母周日都可以探望的??苫丶业氖露耍仲I點什么物品和母親一起過年呢?這讓我犯難了,老家雖然遠離城鎮(zhèn),但現(xiàn)在交通方便,物流發(fā)達,城里有的,鄉(xiāng)下也一樣買得到,很多東西用不著大老遠的從城里搬回去。經(jīng)過仔細回想小時候過年的情景,有一樣食物是不能少的,就是城里超市、農(nóng)貿(mào)市場常有的糯米和糍粑,這東西在老家大年初一是必吃的食物。于是,臘月二十九日回家前趕緊到農(nóng)貿(mào)市場購買了200多元錢的糍粑和帶上以前備好的糯米以及一些節(jié)日用品高高興興地回家過年去了。

      我已幾年沒回老家過年了,鄉(xiāng)下的年似乎有些陌生,但年三十晚上守歲的規(guī)矩還是沒變。一家人吃過年夜飯,打開電視機,邊看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邊拉家常,等待新年的到來。時鐘一分一秒地走著,當(dāng)電視機里傳出了新年的鐘聲時,人們歡呼雀躍迎接新年的到來。在一陣歡樂的辭舊迎新之后,鄉(xiāng)村的夜晚漸漸恢復(fù)了她的寂靜。當(dāng)家人相繼入睡后,堂屋里只剩下母親和我依然沒有睡意,仍坐在火塘邊閑談,不知不覺中肚子有些餓了,心想用什么來填肚子呢?吃飯不是時候,煮點糖雞蛋、面條、餌塊什么的又覺得麻煩,還是簡便些燒點糍粑吃算了,可是怎么燒有些犯難了!家里能烤糍粑的只有火塘,糍粑遇熱發(fā)軟粘灰怎么吃?這要是在城里就好了,電烤箱、烤火器、光波爐等什么都行,通上電就可以解決,可現(xiàn)在是遠水解不了近渴。正當(dāng)我犯愁時,母親好像揣摩到我的心思,接過我手里的糍粑,然后扒開火灰,把糍粑放在溫?zé)岬幕鸹依镬闪似饋怼N夷乜粗赣H的動作,心里在想,這怎么吃,糍粑肯定是一包灰了!但這是母親做的,我只好靜靜地等待,大約五六分鐘時間,火灰里有動靜了,糍粑膨脹起來并冒出熱氣,母親趕忙扒開火灰拿出糍粑,一邊用手拍,一邊用嘴吹糍粑上的灰,一會兒,一個泡乎乎、微黃微黃的糍粑遞到我手中,又端出蜂蜜讓我用糍粑蘸著吃。吃著母親用火塘燒的、美滋滋的糍粑,自己是多么的幸福,也深深的感受到母親的聰慧、慈祥和善良;吃著糍粑,讓我想起小的時候,母親經(jīng)常用火塘燒包谷面、麥面、蕎面做的粑粑給我們吃的情景;吃著糍粑,看著火塘,我對火塘產(chǎn)生了敬仰之情,腦海中閃現(xiàn)出火塘太多美好的回憶。

      火塘在農(nóng)村、在每個家庭中是萬物之中最神圣最不能缺少的事物,無論是富人、窮人,有火塘,才能生活,生命才能延續(xù)。我家的火塘在母親的呵護下,一年四季使用不間斷,火不熄滅。每當(dāng)做好飯不用火時,要退掉柴火,然后小心翼翼地把邊上的冷灰刮籠捂住火炭,保住火種,當(dāng)要用火時以同樣的手法扒開火灰,團籠火炭,放入碎柴,當(dāng)柴禾冒煙時嘴湊上去吹幾下火就著起來了,這樣的動作每天至少要重復(fù)三次。當(dāng)清晨紅紅的火光照亮整個屋子時,一天的生活也就開始了。洗臉?biāo)⒄{(diào)白酒(包谷、小麥或養(yǎng)面做成面果蒸熟拌上酒曲發(fā)酵而成)水(開水兌自制的白酒)、老人的罐罐茶水等,這些都是早上燒的第一壺水開始。在上個世紀(jì)八十年代初的家庭聯(lián)產(chǎn)承包責(zé)任制以前及我離開家的時候,家里沒有熱水瓶,也沒有煮早點吃的說法。喝開水或需要熱水時只能臨時燒用,而所謂的早點,也只是以一瓢白酒解決,而我們小孩子吃不了這燒酒一樣的東西,所以清晨上學(xué)基本是空著肚子去的。不過火塘能夠帶給我們溫暖,冬天遇到特別冷的時候,會從火塘里取些火炭放在爛洋缸、洋盆里提著烤手,這辦法即便衣著單薄也能抵御寒冷。而要從火塘里弄到所謂的早點,是要到八九月份青包谷成熟季節(jié),那時會用自家自留地中種的或偶爾生產(chǎn)隊統(tǒng)一分配回來的包谷做早點。每當(dāng)家里有包谷,我們會早些起床,燒包包谷邊走邊吃去讀書。吃著香脆清甜的包谷,自己覺得很幸福,時隔多年,這味至今都忘不了,也依然很鐘愛著燒包谷。

      火塘讓我記憶最深的是童年的夜晚,也可說童年的時光是以火塘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的,是火塘伴著我成長的?;鹛潦且患胰说木裰е箫?、取暖、照明、烘烤糧食或物件都需要它,沒有火塘,一家人也就無法生活了。特別是在那物資匱乏,生活艱苦的大集體年代,大人一般要等太陽落空后才收工回家煮飯吃,也就說飯都是在微弱的煤油燈光下做的,光亮不夠只好多湊些柴禾加大火苗,有時煤油點完,一時買不到或無錢購買時,就只好用火塘的火光來照明。就在農(nóng)村這種艱難的生活背景下,常常會發(fā)生很多有趣而又無奈的笑話,如夾菜伸錯碗、蘸蘸水蘸到地上等。而夾菜伸錯碗是說:有客人到家里吃飯,本來是去夾菜的,可把筷子伸到雞肉碗里,客人一下難為情的樣子弄得一家人都不好意思。這種事在現(xiàn)在來看覺得很奇怪,可那時客人是一般不會主動夾肉吃的,即使主人敬給的也要拘束下才能接到碗里,自己主動夾肉吃是讓人笑話的。另一則說的是:晚上幾個人吃飯時因光線不好,夾了菜去蘸蘸水時,蘸到地上,吃到嘴里一大股土腥味才知道菜沒蘸到蘸水碗里,自己不好意思說出來,也沒提醒別人。第二天早上大家發(fā)覺地有一塊油漬,可表面很干凈,幾個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的,表情卻不自然,后來終于有一個忍不住說出了昨晚的事情,幾個人都笑了。原來蘸到地上的人不止一個,其中有一個笑得最兇,此時大家才知道,原來是他搞的惡作劇。這家伙乘大家沒注意時,悄悄地把蘸水碗挪開了……這些笑話有些夸大,但摸黑吃飯是常有的事,有經(jīng)歷的人就見怪不怪了。

      我童年時代沒有精神文化生活的東西,晚飯后的時光很單調(diào)簡單,全家老小7口人圍坐在火塘邊休息、取暖、閑談,偶爾會聽母親講她小時候做長工時的艱苦與辛酸;有時也會講她16歲就和隊里的其他大人走幾天的路到牟定銅礦出民工的經(jīng)歷;有時也會講些怕人的鬼故事,害得我們不敢坐在靠門口的位置??缮罹褪沁@樣,黑夜漫漫、習(xí)以為常,有事沒事都要坐到火塘邊到深夜才睡覺,反正父母不睡,我們一般不會先去睡,即便磕睡了也只會把頭臥在膝蓋上,不愿意到床上睡?,F(xiàn)在想起來有些不可思議,可那年代的夜晚就是這樣熬過來的。

      火塘在全家人的心目中是神圣的,母親給我們很多規(guī)矩和約束。燒柴不能燒有臟東西粘染的,燒柴只能從根部燒起,水不能直接澆到火塘上面,掃地不能往火塘里掃,不能往火塘里吐口痰,不能從火塘上跨過,不能隨意玩火塘里的灰,火塘邊不能弄出大的響聲,不能在火塘邊說臟話,等等。我們也問不明白為什么,就一句話“做不好”!我們也只能半信半疑地聽從母親的教誨。另外,長輩只能坐里面,有客人來也要主動的把客人招呼坐在最里邊,小孩子永遠只能坐在靠門一邊的位置,這樣表示對客人、長輩的尊重。火塘地點的位置、大小都有講究,一般在正屋或灶房中,方位在進門的左手邊靠墻處。有的在地上挖一個長方形或正方形的坑,邊上鑲上石頭或磚(條件好的家庭)。正方形的支上三腳(鐵圓圈上焊上三個腳,三只腳的另一頭彎成90度以上的角伸到圓圈內(nèi)支撐炊具);長方形的支上四腳(橢圓形的鐵圈上焊上四個腳)。而有的不用三腳、四腳,直接在火塘上面吊一鐵鉤鉤住炊具即可。而我家的火塘就簡單些,選好地點支上三腳就是生火做飯的火塘了,后來又從樓底上拴一根帶鉤的鐵鏈配合三角使用。這簡便的火塘有個好處,不挑柴禾大小,方便用樹疙瘩來立火種。粗些、老一點,木質(zhì)堅硬的疙瘩可以燒幾天,而且生火容易,捂火也就是圍繞樹疙瘩捂的,不用擔(dān)心火會熄滅。我家的火塘在八九十年代后,三腳換成了爐條(烤煙房爐子專用),兩根爐條搭在兩個大的空心磚上面就可以了,幾盞鍋可以同時燒煮,鍋大鍋小只需調(diào)整爐條間距即可,只是這火塘不能燒疙瘩了,也無疙瘩可燒了。聽母親說,自從我讀完初中離開家后,家里就很少燒疙瘩了,原因是無人去弄了。而說起燒疙瘩,讓我想起很多往事,我是家里的長子,承擔(dān)的責(zé)任和付出的艱辛要比兩個兄弟多些,與兩個姐姐不相上下。記得十多歲后,家里的柴禾基本上是靠我維持,那時父親經(jīng)常出民工不在家,每年隊上分配給砍伐柴禾1丈(兩米左右長的柴碼成一碼,高五尺,長1丈)的數(shù)量一般都砍不夠。那時隊上允許每戶砍活樹做燒柴,先由隊上安排幾個人負(fù)責(zé)劃出每戶砍柴的地點,能砍的樹上做上記號,各戶砍好曬干后碼起來,再由隊上的負(fù)責(zé)人抬著五尺桿一戶一戶的驗收,砍多的要批評,不足的可以補批一點,但過了時限就不能亂砍了。而我家因沒勞力砍不足就只能自己想辦法找干柴或樹技燒了。那時家家戶戶燒柴需求量大,因此,干柴、細柴不好找,所以,我經(jīng)常是砍些一兩年前留下的樹樁,這些樹樁因風(fēng)吹日曬及土壤浸蝕,上面完好,根部卻腐爛了,用斧頭一敲就連根敲下來了,我們喊“敲疙瘩”,在這方面,我在村里是出了名的,敲下來的疙瘩只能用大花籃才能背回家。疙瘩燒起來沒有很旺的火苗,但耐燒,特別是收包谷的季節(jié),收回家撕掉皮放在樓上,必須盡快的烤干,如果管理不好,捂在中間的會發(fā)霉甚至出芽,因此,火也就得整天燒著。而這疙瘩就是最適用的燃料了,溫度高、又不用隨時湊火,這樣既節(jié)約柴禾,又省工省時效率高。

      如今,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科技的進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電氣逐漸走入千家萬戶,年輕人喜歡用電氣做飯,方便、快捷、衛(wèi)生,柴禾的需求量大大減少,火塘的功能也相應(yīng)減少了。不過,留守在農(nóng)村六七十歲的人還是不習(xí)慣電氣化,一方面是不會用、不敢用;另一方面是電氣煮出來的食物不好吃,習(xí)慣了柴禾燒煮生活的老人適應(yīng)不了電氣化,我那70多歲的老母親就是典型的代表。就母親而言,無論社會怎樣變化,火塘依然是她的依賴。這也難怪,說實在的,我每次回家也只希望吃到母親用柴火做出來的菜飯。我家的火塘多少年沒有改變,只是家里的草房變成了瓦房,土地面換成了水泥地,節(jié)能燈代替了白熾燈,曾經(jīng)的笑話成為歷史、成了故事。

      火塘終有一天也許會消失,慢慢的可能以一種文化的形式而存在。當(dāng)下就有很多學(xué)者在挖掘它、研究它,這對火塘來說是好事,但社會的發(fā)展是誰也阻擋不了的。我希望有更多的人記住火塘,希望它永遠不消失;我也更希望母親永遠健康,永遠呵護著我家的老火塘!

      猜你喜歡
      包谷柴禾火塘
      白連春的詩(七首)
      椰城(2020年2期)2020-02-28 11:54:42
      曬包谷:有一種活著叫不需要太多念頭
      青春(2019年8期)2019-10-20 09:26:10
      包谷
      飲食保健(2018年15期)2018-08-17 08:43:32
      云南彝族的火塘文化
      火塘情思
      民族音樂(2018年6期)2018-01-24 15:11:13
      外婆的包谷粑
      火塘邊的鄉(xiāng)愁
      母親的柴禾垛
      愛你(2016年23期)2016-11-26 02:54:48
      母親的柴禾垛
      買柴
      大竹县| 镇赉县| 浦北县| 东光县| 元阳县| 闸北区| 卓尼县| 泌阳县| 陇西县| 酒泉市| 湘阴县| 锡林浩特市| 榆中县| 秭归县| 精河县| 绥宁县| 儋州市| 永嘉县| 开平市| 临高县| 嘉峪关市| 沾益县| 客服| 黑山县| 宜黄县| 资溪县| 翁牛特旗| 梅州市| 开化县| 海丰县| 湘西| 南汇区| 广宁县| 开原市| 巴彦县| 陆良县| 荥经县| 甘南县| 汾西县| 肃宁县| 万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