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莉
摘 要:文言文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結(jié)晶,文言文教學是聾校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聾校語文教師,要結(jié)合聾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特點,幫助學生學好文言文,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經(jīng)驗,就如何上好聾校文言文課談了幾點感受。
關(guān)鍵詞:聾校;中學語文;文言文教學;巧設(shè)計;有趣學
聾生因為聽覺障礙產(chǎn)生的最關(guān)鍵的缺陷是語言缺陷。如何上好聾校的文言文,是我們每一個聾校語文教師面臨的艱巨任務,以下是我在文言文教學中的一點體會。
一、教師對課本篇目的整體把握設(shè)計是文言文教學的“綱”
教師在每學期開學初,要對本冊教材進行總體設(shè)計,古文都集中在兩個單元,如果按部就班上課,上到文言文單元學生會感覺非常吃力,每天識記的內(nèi)容很多,難度又大,學生不易接受。不如把古文教學穿插在現(xiàn)代文教學當中去,無論教師教還是學生學,都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還應吃透每篇課文的重點難點,教什么,如何教,學生情況如何等;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反思,根據(jù)學生的反饋,適時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只有這樣,教師設(shè)計的督學教案,才能真正為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起到“綱目”的作用。
二、預習是文言文教學的“基石”
文言文教學要提前給學生布置預習,預習也不能只停留在看看課文,寫寫生字這個階段。教師要針對課文難點及學生的實際情況,量體設(shè)計出適合本班學生的習題,沒有課前學生對課文的充分預習,就沒有高效的課堂。如《五柳先生傳》一文,五柳先生的性格思想是全文的重點,以前學生學過《桃花源記》和《歸園田居》這兩篇課文,對陶淵明有印象,可以布置這樣一道預習題:從以前學過的篇目看,你覺得陶淵明是怎樣一個人?從本文中畫出表現(xiàn)“五柳先生”性格、生活、志趣的句子。預習時學生找出這些句子不難,但分析概括就不容易了,先讓學生熟悉這些句子,然后教師從中引導學生總結(jié)歸納,一個自得其樂、淡泊名利、志趣高潔的五柳先生形象就躍然紙上。
三、充分發(fā)揮聾生自身優(yōu)勢,是學生學好文言文的得力“助手”
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抓住聾生的認知特點,想方設(shè)法對學生存在的難點進行解剖,力求以最容易的方式讓學生接受,如《核舟記》“船頭坐三人”這段是全文的難點段落,雕刻的人物有三人,但三人的動作神態(tài)描寫較多,船上三人的位置很難弄清楚,學生無論從理解還是背誦上都有困難,所以上課時,我指定三個學生走上講臺,模仿三人的動作神態(tài),教師指點到哪,學生動作神態(tài)模仿到哪,利用學生惟妙惟肖的肢體語言,對號入座,學生就容易掌握了。再如,本人教《小石潭記》時,抓住了聾生的視覺優(yōu)勢和較強的觀察力,通過定位和尋找關(guān)鍵詞語,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先在黑板上定位“小丘”的位置,再順著課文內(nèi)容,讓學生找出關(guān)鍵詞語“隔”“聞”“伐”等,小石潭自然出現(xiàn)在學生眼前。然后再通過近景遠景的定位及關(guān)鍵詞語講完其他段落。
四、對詞匯的收集歸納是學生學好文言文的“鑰匙”
文言文實詞虛詞非常繁雜,教師應引導學生自己整理歸納。對古今異義、一詞多義、詞類活用等上過的知識點應督促學生進行整理、對比、識記。如古今異義:“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桃花源記》)中的“妻子”,譯為“妻子與兒女”,今義專指“男人的配偶”;“阡陌交通”中的“交通”,譯為“交錯縱橫”,今義指“交通運輸”;“犧牲玉帛”(《曹劌論戰(zhàn)》)中的“犧牲”等。名詞作狀語:“其一犬坐于前”(《狼》)中“犬”譯為“像狗一樣”;“箕畚運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中“箕畚”譯為“用箕畚”;“曩與吾祖居者”“向吾不為斯役”(《捕蛇者說》)兩句中“囊”與“向”都譯為“從前”。又如《醉翁亭記》中有23處用到了虛詞“而”,我們將其歸納為五種就好記了,(1)表并列,如“溪深而魚肥”;(2)表承接,如“日出而林霏開”;(3)表修飾,如“雜然而前陳者”;(4)表遞進,如“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5)表轉(zhuǎn)折,如“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睂W生對這些實詞虛詞歸納總結(jié)的過程,實際就是最好的識記過程。如果教師在課堂上經(jīng)常有意引導學生由此及彼、舉一反三,效果會更好。
五、朗讀是文言文教學的“魂”
文言文教學要把朗讀貫穿于課堂教學的始末。多讀不但能加強聾生的記憶,還能鍛煉其自身的發(fā)音器官,聾生讀書雖“無聲”,但卻“口有型”,所以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發(fā)聲和朗讀習慣。首先口型要正確,對一些口型不正確的學生,老師要結(jié)合手語反復示范,節(jié)奏、語速不能太快,但一句一句要讀連貫。其次激發(fā)朗讀興趣,主要通過豐富的朗讀方式來實現(xiàn),如教師范讀、帶領(lǐng)學生齊讀、分組讀,學生單個讀等,教師及時反饋,對學生多加贊賞表揚,費時不多,收益卻豐厚。最后引入課堂背誦競爭機制,進一步激發(fā)學生讀的興趣。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學生自身對知識產(chǎn)生渴求時,就會積極主動去探求、去感知事物。同樣的道理,當學生產(chǎn)生了讀的渴求時,那么背誦也就成了學生最快樂的事情。
“學無止境,教無定法?!毙抡n改新理念下的文言文教學,更應該走適合現(xiàn)代教育教學規(guī)律,適合聾生身心發(fā)展特點的道路。這需要奮斗在一線的聾校教師不斷探索,不斷努力,不斷推陳出新。
參考文獻:
[1]駱衛(wèi)華.巧設(shè)情境讓LOGO學習更有趣[J].基礎(chǔ)教育研究,2018(2).
[2]馬寶蓉.小學語文課堂學生能力訓練的方式[J].讀寫算(教師版),2015(48):280.
編輯 王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