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家巧
摘 要:在綜合分析校園文化建設與閱讀推廣內在關聯(lián)的基礎上,針對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現狀及大學生閱讀推廣中存在的問題,探尋構建高校文化建設與閱讀推廣有機融合的方法,創(chuàng)建文化建設視閾下的閱讀推廣機制,并提出文化建設與閱讀推廣融合發(fā)展的創(chuàng)新路徑。指出應在成立專業(yè)化的閱讀推廣機構、制定規(guī)范化的閱讀推廣制度、打造系統(tǒng)化的閱讀推廣體系等九個方面實行突破,進行閱讀推廣機制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通過分析華南理工大學圖書館文化建設與閱讀推廣融合的實踐案例,分享了以創(chuàng)新閱讀推廣機制為指導開展的系列閱讀推廣實踐經驗,為廣大高校圖書館管理者和閱讀推廣工作者提供實證參考。
關鍵詞:高校閱讀推廣;文化建設;推廣機制;實踐研究
中圖分類號:?? G252.1,G258.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9-055X(2019)05-0120-07
doi:10.19366/j.cnki.1009-055X.2019.05.014
在當代文化領域,高校校園文化是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yǎng)優(yōu)秀人才、實現社會穩(wěn)定發(fā)展的關鍵所在。高校校園文化主體對象為在校師生,實現空間為校園這一特殊的環(huán)境,目的在于培養(yǎng)社會人才,主要內容包括精神、環(huán)境、行為及制度等不同層面的文化內涵,并最終形成校園獨特的精神文化氛圍,全面體現了校園特殊的價值觀念和精神狀態(tài)。在校園文化建設中,圖書館是一個重要的文化載體,其定位為打造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實現圖書資源的全面整合、組織開展形式豐富的閱讀活動、引導高校師生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從而為校園文化的形成與發(fā)展提供積極助力,不斷提升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發(fā)展水平。
在高校校園文化建設過程中,為了實現人才培養(yǎng)目標,必須加強閱讀教育工作,不斷加深閱讀推廣程度,創(chuàng)建良好的教育文化氛圍。對于現代人而言,閱讀是滿足其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方式。豐富的閱讀活動和充足的閱讀資源是滿足公眾閱讀需求的重要保證,是提升公民整體素養(yǎng)和文化素質的重要舉措。積極有效的閱讀推廣工作不僅能夠體現高校教育質量水平,同時也有利于高校師生科學文化素質的提高。
隨著高校校園文化越來越受重視,高校閱讀推廣成為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舉措。在高校文化建設環(huán)節(jié),閱讀文化是非常關鍵的一個環(huán)節(jié)。閱讀文化直接影響校園文化的發(fā)展水平。作為高校閱讀文化的重要載體,閱讀推廣機制的完善程度將成為影響校園文化質量的主要因素。與其他組織相比,高校圖書館呈現出更加顯著的專業(yè)性與服務性,其文化資源的豐富程度直接決定高校文化建設水平,其閱讀推廣開展情況將直接影響校園文化的整體發(fā)展狀況。如何實現文化建設與閱讀推廣二者的融合發(fā)展并全面提升高校校園文化建設水平也將成為高校建設的核心任務[1]。
一、文化建設與閱讀推廣
社會主義文化在以高校為主的校園傳播過程中,通過校園文化建設的方式來實現。校園文化建設特征以如下四個層面為主:一是教育導向強化,原因是校園文化建設通過調控實施的方式向著標準發(fā)展。該特征目的性很強,對校園內師生學習生活都有很好的滲透能力,是實現師生價值觀、行為趨向引導目標的重要基礎。二是精神凝聚激勵,對校園中各個群體間個體主觀能動性有強調功能,既能夠將師生聯(lián)結到一起發(fā)揮其文化凝聚功能,以團結統(tǒng)一的方式推進校園文化建設,又能夠激勵校園師生對學校品牌產生認同感。三是素質提高拓展,校園文化建設有利于全方位提升師生綜合素質,這是校園主體素質能力展現的重要方式,能夠實現潛質挖掘、素質水平拓展、道德情操陶冶等目標。四是傳承與創(chuàng)新,校園文化建設過程以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為核心,現代高校要繼承和發(fā)揚傳統(tǒng)治學文化,實現中華文化的傳承。
現代高校的文化建設中,閱讀文化是重要的一個項目。判斷高校學習風氣是否濃厚,可從校園閱讀文化角度入手。由高校來傳承民族優(yōu)秀文化,是建設中國現代社會、提升民族人文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也是時代發(fā)展中現代高校必須承擔的歷史責任。針對大學生群體推廣多元化的閱讀活動,是提高大學生文化素養(yǎng)、豐富內心世界的重要方式。校園文化建設核心是閱讀文化,這就要求高校管理層以校園環(huán)境為出發(fā)點,充分利用已有文化資源,推廣閱讀活動,通過多種閱讀形式吸引師生的關注度,讓高校校園彌漫著書香氣息?,F代大學生的學習過程要以自身未來建設為初級目標,有效汲取文化知識,開拓文化視野,這是快速適應社會并發(fā)揮個人優(yōu)勢的重要前提。所以,高校在定期舉辦讀書月活動時,應該結合校內社團閱讀活動,以校園文化建設為核心,推出多種符合現代社會需求的校園精神文化建設模式。
二、高校校園文化與閱讀推廣開展現狀及存在問題
現階段我國高校校園文化的建設發(fā)展主要呈現以下特點:一方面校園文化的內容日益豐富,多元化的校園文化為在校師生創(chuàng)造了更好的學習與生活環(huán)境,并且為他們提供了良好的展現才華、發(fā)展進步的平臺。另一方面,高校校園文化整體建設水平較低,現有校園文化活動的質量較低,缺乏高品質的文化活動項目,難以發(fā)揮其教育功能實質并從根本上提升廣大師生的文化素養(yǎng)和綜合素質能力[2]。
2016年,國家“十三五”發(fā)展規(guī)劃正式將“全民閱讀”確立為文化工程的核心內容之一。高校圖書館積極響應政府全面推進全民閱讀的號召,在閱讀推廣理論研究和實踐中呈現出全面開花的良好態(tài)勢,總結出豐富的經驗,且取得了不錯的階段成果。但從全局來看,高校圖書館在閱讀推廣中仍存在很多問題,如推廣形式單一、創(chuàng)新程度不高、推廣針對性不強、缺乏品牌效應以及和其他部門協(xié)調度不夠等,仍需努力發(fā)展,砥礪前行[3]。最新發(fā)布的《第十五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報告》顯示,2017年我國成年國民人均紙質圖書閱讀量為4.66本,超過半數成年國民傾向于數字化閱讀方式[4],傳統(tǒng)紙質閱讀的用戶數量不斷減少,深度圖書閱讀行為的占比偏低。但是經典的、傳統(tǒng)文化的著作還需要通過傳統(tǒng)的閱讀形式才更能品味其藝術價值;網絡閱讀有其自由性與開放性,但也存在盲目性,雖然能夠滿足現代大學生對便捷咨詢信息的需求,但是無法滿足大學生對精神文化財富的需求,無法達到深度閱讀的效果。
國內學者對閱讀推廣相關機制進行了一定的研究。隋愛麗認為建立網格化的閱讀推廣服務制度可提升推廣工作成效,對圖書館發(fā)揮傳播文化職能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5]。王辛培通過對長效機制建立過程的研究,認為可推行的機制有激勵制度、科學計劃、評估系統(tǒng)、專業(yè)機構、資源整合等,這些都是重要的閱讀推廣活動建設方式,通過系統(tǒng)性的組織關系,可實現校園文化的升級[6]。李園園通過研究高校閱讀活動推廣的方式,認為可發(fā)揮高校內圖書館核心作用,與當地其他高校間形成聯(lián)合機制,確立一種多元結構的文化傳播模式,實現高校引領的地區(qū)閱讀文化環(huán)境建構[7]。目前高校閱讀推廣機制研究主要集中在決策保障機制、溝通互動機制、推廣長效機制、聯(lián)合協(xié)作機制、績效評估機制等方面,也有學者嘗試從文化建設角度論述高校閱讀推廣機制,但是具體論述上蜻蜓點水式居多,研究的深度仍顯欠缺,也缺乏實證研究支撐。
綜上所述,閱讀推廣活動對校園文化建設的引導性不強,原因是缺乏一種科學完善的針對文化建設的閱讀推廣機制。下文將針對此問題,研究文化建設視閾下閱讀推廣機制的創(chuàng)建和實施。
三、文化建設視閾下的閱讀推廣機制創(chuàng)建
高校閱讀推廣機制指通過推廣閱讀服務,為讀者提供多元化閱讀平臺,以達到有效提升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綜合利用效率的目的;并借助特定的方式將閱讀推廣各部分要素有機融為一體,確保彼此之間協(xié)調合作,共同發(fā)揮作用。通過推廣機制可合理調用校內外資源,讓不同部門明確職責,以較高工作熱情和積極性參與到閱讀活動中,發(fā)揮自身作用[8]。閱讀推廣機制為閱讀服務有序開展及可持續(xù)推廣奠定良好基礎,實現推廣工作的制度化和規(guī)范化,有利于創(chuàng)建新的閱讀品牌,吸引更多讀者參與閱讀活動。
在現代高校建設領域,高校圖書館同時承擔著文獻信息資源建設與文化建設的重任,不僅需要滿足廣大師生的文化資源需求,也要發(fā)揮其教育功能,提升學生的文化水平和綜合素質。為了改進現代高校校園文化中存在的不足、改善大學生閱讀狀況,高校圖書館必須加強自身創(chuàng)新發(fā)展,實現閱讀推廣機制的積極創(chuàng)新,提供形式豐富、內容多樣、質量上佳的閱讀推廣活動,積極創(chuàng)建良好的閱讀氛圍,以自身文化建設推動校園文化建設發(fā)展,打造學校獨特的文化氛圍[9]。具體包括高校圖書館專業(yè)部門利用完善的閱讀推廣制度和體系,通過主題多樣的活動培訓、立體化的宣傳及多元化的評價,運用智能化的平臺進行資源推廣。高校圖書館應在以下九個方面實行突破,進行閱讀推廣機制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
1.成立專業(yè)化的閱讀推廣機構
應將閱讀推廣工作確定為高校文化建設的一個常規(guī)任務,確保閱讀推廣工作的持續(xù)性與穩(wěn)定性。早在十多年前,我國圖書館界就已積極開展閱讀推廣的研究與實踐工作。以科普與閱讀指導委員會為代表的工作機構成為我國閱讀推廣活動的事實主體,有效保證了閱讀推廣工作的進行。高校開展圖書館閱讀推廣工作應當積極吸收和借鑒已有的研究與實踐經驗,將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確定為高校文化建設的基本任務之一,在成立專門組織機構的基礎上積極開展各項工作,充分保證相關工作的穩(wěn)定發(fā)展。
2.制定規(guī)范化的閱讀推廣制度
為了實現良好的建設效果,提高閱讀推廣工作的整體水平,高校圖書館必須從自身實際出發(fā),制定科學合理的建設機制和發(fā)展規(guī)劃,為相關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充分保障。具體來說,一是要健全完善保障制度,提供合理、規(guī)范的制度指導,為各項工作提供科學、明確地指導;二是建立健全績效考核制度,明確相關工作人員的工作職能,積極促進各項工作的落實,充分保證閱讀推廣活動的科學與穩(wěn)定發(fā)展。
3.打造系統(tǒng)化的閱讀推廣體系
由于閱讀推廣活動的影響面較大,內容也極為復雜,因此單憑高校圖書館自身難以實現預期目標,需要學校各個部門的協(xié)同配合才能順利開展,在科學完善的推廣體系基礎上扎實穩(wěn)定地開展各項工作,充分保證工作效果,實現預期目標。為了確保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還需要建立健全統(tǒng)籌機制,明確各個部門的工作職責,充分發(fā)揮部門自由優(yōu)勢,協(xié)調一致地開展各項工作,保證閱讀推廣活動的質量水平。良好的協(xié)同統(tǒng)籌機制將保證閱讀推廣活動的深度與廣度,能夠有效避免工作形式化問題,從根本上提升參與者的閱讀興趣并引導其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此基礎上打造良好的高校校園文化。
4.建設特色化的閱讀推廣資源
整體來看,特色化的閱讀推廣資源主要包括傳統(tǒng)的紙質閱讀資源與現代網絡數據資源。為了確保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工作的質量,就必須做好資源建設工作,重點把握以下環(huán)節(jié)。
一是繼續(xù)加強紙質資源建設工作,充分發(fā)揮高校圖書館的紙質資源優(yōu)勢,打造高校獨特的資源文化體系,為閱讀文化建設奠定良好基礎。在實現文化資源傳承與保護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傳統(tǒng)閱讀習慣。
二是把握現代網絡發(fā)展的技術環(huán)境,積極推進高校圖書館數據庫資源建設工作。數據庫資源是對傳統(tǒng)文化資源的重新加工與整合,能夠創(chuàng)造全新的資源形式來滿足用戶的需求,從而提升閱讀的便利性。
三是重點做好專題建設工作,充分挖掘高校自身優(yōu)勢資源的潛在價值,對文化資源進行整合,打造高校特色的閱讀資源,激發(fā)用戶的閱讀興趣并滿足其閱讀需求。
四是加強外部合作,高校之間、高校與科研機構及公共圖書館之間應當形成良好的合作關系,構建形式豐富的資源共享機制,全面擴大圖書館的資源規(guī)模,提升服務質量,以此獲得用戶認可并實現自身的良好發(fā)展。
5.構建智能化的閱讀推廣平臺
在現代信息化的大環(huán)境中,高校圖書館應當以自身優(yōu)勢為基礎,加強信息化、智能化建設,打造更加便捷、高效的資源服務系統(tǒng),不斷提升其服務能力與質量。
一是以校園網建設為契機,加快網絡系統(tǒng)建設發(fā)展速度,構建高效、全面、穩(wěn)定的信息化服務系統(tǒng),打造校園網絡,滿足學生隨時隨地的資源瀏覽需求,從而全面提升高校文化資源服務質量。
二是根據現代智能手機和移動網絡的發(fā)展需求,打造移動圖書館平臺,為師生提供移動數據服務。通過移動終端完成資源查詢、業(yè)務辦理等工作,大力提升圖書館服務質量,滿足用戶資源與服務需求。
三是充分利用微信等社交軟件的交互優(yōu)勢,打造高校師生共同參與的閱讀社交網絡,以公眾號、小程序等形式實現資源的高效利用和用戶交流,從而營造良好的閱讀推廣氛圍,不斷提升用戶的閱讀興趣,在良好互動的基礎上形成科學的閱讀習慣[10]。
6.開展主題化的閱讀推廣活動
為了實現閱讀推廣活動的良好發(fā)展,多元化的閱讀推廣主題是必不可少的。高校圖書館有強大的資源優(yōu)勢,能為各類閱讀活動的開展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而多元化的閱讀活動同時也能夠提升高校圖書館資源的利用率,提高圖書館在廣大師生中的影響力和認可度,從而為校園文化建設提供有效助力。
各類主題閱讀活動能夠對用戶形成有效吸引。高校圖書館可以根據自身情況,結合各類節(jié)假日開展不同主題的閱讀活動,以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主題吸引用戶參與,在良好互動的過程中提升主題認知度,并不斷提升參與者的熱情和閱讀效果,為校園閱讀文化氛圍的建設和強化創(chuàng)造有利環(huán)境。
此外,高校圖書館還可以開展各類以閱讀為核心的座談會,邀請文化名流、知名教授開展專題講座,以面對面的形式進行交流和溝通,以此提升大學生的認知水平,從而加強閱讀效果,并為大學生的科學文化素質的發(fā)展奠定良好基礎。
7.實施多樣化的閱讀推廣培訓
相關研究結果表明,現階段大學生在閱讀方面存在較大問題,其中信息素養(yǎng)貧乏是影響閱讀質量和效果的主要因素[11]。針對這一問題,高校圖書館必須制訂科學的工作規(guī)劃,積極培養(yǎng)讀者的閱讀習慣,在加強其信息素養(yǎng)的基礎上提高其閱讀能力,以此保證閱讀效果,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針對新生開展入館教育活動。主要目的在于幫助學生更加全面、科學地了解圖書館資源的整體狀況,提高信息查詢能力,并能夠熟知圖書借閱等基本業(yè)務流程。
二是為學生提供定期培訓服務。旨在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數據資源和文獻資源的查詢和使用能力。
三是積極開展各類講座、交流會等互動活動。邀請專家學者開展專題活動,滿足學生的專業(yè)知識需求,并幫助學生掌握科學的信息檢索、加工和使用方式,從而為其閱讀奠定良好的基礎。
8.形成立體化的閱讀推廣宣傳
在現代信息社會,多媒體資源和互聯(lián)網已經成為文化傳播的重要載體。為了實現自身的科學發(fā)展,高校圖書館必須認識到資源環(huán)境的變化,能夠有針對性地對自身資源服務模式進行創(chuàng)新,提供更加多元化、個性化的資源服務,充分發(fā)揮現代媒體資源優(yōu)勢,不斷提升圖書館自身影響力,為閱讀推廣活動目標的實現提供有效保障。
圖書館閱讀活動的推廣應該與時俱進,在讀者人數較多的網絡平臺做宣傳,如圖書館網站、校園網、校園廣播等。官方平臺發(fā)布活動信息,可利用社交媒體來加強宣傳效果。閱讀推廣媒體的選擇應適應現代社會對數字閱讀的需求,發(fā)揮其互動、便捷、靈活的優(yōu)點。高校圖書館建設應該結合其他媒體平臺,比如微信、微博等,這是低成本、高效率運營和宣傳的重要平臺。圖書館要獨立設置官方微博、微信公眾號等,以實時交流、參考咨詢的方式,強化校園內外相關人士的聯(lián)動效果,引起其他受眾對平臺項目的關注。
9.建立多元化的閱讀推廣評價
為了確保閱讀推廣工作效果,高校圖書館必須充分認識到相關工作的長期性、系統(tǒng)性與持續(xù)性,創(chuàng)建健全完善的管理機制與評價機制,充分保證相關工作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確保閱讀推廣目標的實現[12]。
建立健全信息反饋機制和評價機制,通過問卷、網絡等形式對讀者意見進行收集和整理,明確用戶需求,對自身不足進行總結和改進,不斷提升閱讀推廣活動的整體質量水平,以此提升用戶認可度和滿意度,從而保證閱讀推廣活動的良性發(fā)展。
(1)比對圖書館運轉指標。
將閱讀推廣活動前后不同數據閱讀量進行比對,以直觀數據來判斷推廣活動的效果。如果活動舉行成效較好,那么在活動結束一段時間內依舊會呈現出較好的變化趨勢;不僅是到館人數,還有閱讀量等指標,都可以看到明顯的高水平持續(xù)狀態(tài)。而且,圖書館微博的點擊量、討論量、留言、轉發(fā)等都會呈現一種大幅提升并持續(xù)的態(tài)勢。
(2)收集活動反饋意見。
在推廣閱讀活動時,參與者可通過多元渠道來反饋意見。通過多渠道收集移動終端、圖書館主頁信息欄、官方微博和公眾號等的信息,從相關反饋數據中總結活動成效以及參與者關注的話題,并形成反饋意見,有利于活動組織者真實、客觀地評價活動效果。
(3)關注讀者深度體驗。
閱讀推廣活動的最終目的是讓人們感受到閱讀的趣味性,并通過閱讀提高知識文化。對圖書館而言,閱讀體驗是最重要的關注對象,也是文化交流的重要內容。以豆瓣網書評系統(tǒng)的運營為例,因其在讀者群中口碑很高,很多人都會根據其他讀者的心得體會來選擇閱讀內容。可以說,增加讀者對閱讀內容的深度體驗,就是將讀者最真實的體驗呈現出來,以相互溝通和交流為主要方式,打造自由交流平臺,深層次閱讀推廣的重要性正在于此。
四、華南理工大學圖書館閱讀推廣實踐案例
華南理工大學是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為“985”“211”工程國家高水平大學建設行列。華南理工大學圖書館(以下簡稱“華工圖書館”)緊緊圍繞學校的發(fā)展方向,以校園文化建設為目標,以閱讀推廣機制的九個“化”為指導,進行了一系列的閱讀推廣實踐。
1.成立文化建設部
針對文化建設和閱讀推廣工作,華工大學圖書館成立了文化建設部,引進專業(yè)化人才隊伍,帶領和指導一線工作人員開展閱讀推廣活動。文化建設部根據學校的辦學定位、學科專業(yè)特點、人才培養(yǎng)目標需要,充分利用圖書館資源優(yōu)勢,積極開拓開展以參與和服務學校人才培養(yǎng)、學科專業(yè)建設為主旨的文化展覽、專題講座、文藝文學鑒賞、影視展映等工作。文化建設部的職能還包括隨時了解、掌握學生的閱讀傾向;定期編寫發(fā)布“導讀書目”“推薦書目”“好書評介”等電子、紙質宣傳資料;向學生介紹內容好、價值高的好書、好作品,指導學生閱讀學習;做好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的運作、管理和維護工作;策劃組織開展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閱讀推廣活動;對校內各種讀書沙龍進行指導、協(xié)調、服務等。
2.制定圖書館閱讀推廣工作章程
華工圖書館注重收集高等教育及圖書館政策法規(guī)等方面的信息,對圖書館行業(yè)深入調研,收集國內外先進圖書館的管理方式、發(fā)展規(guī)劃和文化特征等方面的信息。在此基礎上,制定了《圖書館宣傳工作章程》《圖書館閱讀推廣工作章程》,明確閱讀推廣的發(fā)展方向和宗旨,并在圖書館文化建設專家委員會的指導下科學規(guī)范地開展工作。
3.圍繞“真”字構建閱讀推廣體系
華工圖書館建立了系統(tǒng)化的閱讀推廣體系。根據學校、圖書館的發(fā)展歷史及文化理念,圍繞“真”字對閱讀推廣主題的文化內核進行打造,將“求真理,探真源,養(yǎng)真性,達真知”作為華工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的核心理念。以文化建設為核心的閱讀推廣活動,主要包括文化擔當和文化引領兩個方面。
(1)文化擔當方面,將圖書館的發(fā)展融入學校的發(fā)展當中,努力成為學校文化交流的重要平臺,成為學校文化傳播的使者、學校文化的有力建設者、校友文化的建設基地。以創(chuàng)新性思維建設華工圖書館的“文化空間”,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閱讀空間”“研墨學堂”“藏真文閣”“文化庭院”等。
(2)文化引領方面,主動引領高校和社會文化的前進方向,全力打造“求真書會”“啟真講壇”文化系列品牌,引領學校師生求真學問、練真本領、知行合一、做實干家?!扒笳鏁鴷币悦喿x分享為主要形式,與學生共讀,達到“求真知”的目的。“啟真講壇”以名家講座為主要形式,并以此為基礎成立文化建設專家委員會,為圖書館文化建設把脈,努力將其發(fā)展為學校文化建設的智庫,并借助委員會的力量推廣學校、圖書館文化建設的理念。
4.建設圖書館特色資源
創(chuàng)新發(fā)展圖書館優(yōu)秀館藏資源。華工圖書館建設了“特藏室”“華工全球校友文庫”,以此為起點加強優(yōu)秀館藏資源研究工作,對館藏資源進行充分挖掘、轉化和推廣,全面提升文獻資源開發(fā)的水平。
特藏室藏有珍貴典籍文獻數千冊,館員們也一直在進行館內優(yōu)秀館藏資源挖掘、研究、轉化和推廣工作。利用虛擬現實技術(VR)對館藏珍品等貴重資源進行重建,包括圖像獲取、資源標定、匹配運算以及交換運算等,經過處理后將館藏珍品進行相關的特征提取,最后通過VR設備為讀者呈現,實現館藏資源的創(chuàng)造性轉化和再利用。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圖書館在重點區(qū)域設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圖書專柜,滿足師生學習、宣傳及研究的需要?!把心珜W堂”是重點打造的體驗傳播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創(chuàng)新型基地,是集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文獻借閱、體驗和研討等功能于一體的新型圖書館空間。
5.構建微信、文庫等智能化平臺
華工圖書館已開通微信公眾號,并定期按主題向師生推送書目,包括新生入學主題、畢業(yè)季主題、建軍節(jié)主題等,確保在最適當的時候將最適合的書籍介紹給師生。
利用新時代信息技術,建設華工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將其打造成為智能化知識資源中心和開放式的文化傳播平臺。平臺分三大功能,包括資源推薦、微服務、閱讀推廣與文化引領。其中閱讀推廣與文化引領模塊由文化建設部負責管理和更新,定期為讀者推送閱讀引導和文化傳播方面的內容。
“華工全球校友文庫”建設目前已經啟動,它是收藏全球范圍內華工校友的論著及其他學術成果的專藏文庫,這對于展示學校學術成果和國際影響力、弘揚華南理工精神具有重大意義。此文庫既是學校學術保存中心、校史教育基地,也是圖書館優(yōu)秀館藏資源研究的陣地。
6.開展“求真書會”“啟真講壇”等主題活動
華工圖書館定期聯(lián)合學校經濟與貿易學院舉辦閱讀沙龍,主題包括莫言、錢穆、龍應臺、莎士比亞作品品讀等,每期邀請嘉賓跟同學們一起分享閱讀故事?!扒笳鏁鴷币雅e辦了《習近平講故事》讀書會、《時間簡史》讀書會。圖書館還舉辦了“品書賞樂,陶冶性情——圖書館閉館音樂征集及書評大賽”,這是一個文化建設與閱讀推廣融合發(fā)展的成功案例。定期舉辦“啟真講壇”,邀請專家進行專題報告,與師生一起探討閱讀與人生,一起感受華園獨特的文化氣質和精神魅力?!把心珜W堂”邀請學者為師生讀者娓娓講道“方寸之間,氣象萬千”的篆刻藝術、詩書畫印古代藝術與現代性,為讀者帶來一個雅俗共賞的藝術午后。這些活動都是華工圖書館閱讀推廣理念中引領“求真知”的具體體現。
7.實施信息素養(yǎng)等多種培訓
自2013年始華工圖書館開設全校公選課《信息素養(yǎng)》,以《如何閱讀一本書》為基礎,分析閱讀層次、閱讀類型、閱讀技能,使學生能更高效地獲取知識,并將其轉化為個人能力,達到終生學習的目的。
不同的讀者有不同的信息需求,為滿足讀者多層次的信息需求,圖書館積極創(chuàng)新,開展形式多樣的培訓活動,以提高大學生信息素養(yǎng),具體包括整合式信息素養(yǎng)教學、本科生《信息素養(yǎng)》通識課程、新生培訓、新教工培訓等。這些信息培訓的課程針對師生的專業(yè)學習和科研需要開設,以《如何閱讀一本書》為基礎,詳細講解如何進行專業(yè)文獻的深度閱讀,進而幫助讀者達到終生學習的目的。
8.開展線上線下立體化宣傳
在閱讀推廣的過程中,華工圖書館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線下《每月書訊》有紙本在閱覽室和流通服務臺供讀者翻閱,線上則在圖書館網站以及通過微信、微博對《每月書訊》內容進行展示宣傳。
圖書館已形成了以“求真書會”為統(tǒng)領,包含各種讀書會、“啟真講壇”“研墨學堂”、名家講壇、數字資源培訓、新生入館教育培訓等多項子活動在內的立體化閱讀推廣品牌活動,集教育部閱讀推廣、圖書館的閱讀推廣、學生社團的閱讀推廣為一體,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和熱愛讀書、崇尚學習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盡力延伸圖書館的文化育人功能,成效顯著,有力地推進了校園文化建設。
9.建立多種評價體系
華工圖書館運用問卷調查法、訪談法等多種方法搭建了反饋渠道,收集了對閱讀推廣效果的評價,包括世界讀書日讀者滿意度評價、經典閱讀對文化自信的效果評價、電子數據庫資源利用統(tǒng)計及評價等。
在圖書館內部,定期開展閱讀推廣活動績效自我評價,評價內容包括管理績效、技術績效、文化績效、社會績效四個方面,注重每一項閱讀推廣活動的策劃、組織、技術運用乃至文化提升、社會影響,從而促進華工圖書館閱讀推廣效果的提升。
五、結 語
高校閱讀推廣首要目標是引導并實現閱讀行為,特別需要重視和建立特色鮮明的校園閱讀文化。作為學校傳承歷史和文化的重要平臺,高校圖書館承擔了文化擔當和文化引領的職能,是校園文化的直接體現。閱讀推廣和校園文化在建設進程中有著同樣的目標和發(fā)展方向,且二者之間相互促進、相輔相成。
校園文化是高校整體建設發(fā)展水平的重要評價指標,是高校知名度和影響力的決定性因素之一。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核心內容之一,以高校圖書館為主導的閱讀推廣工作必須得到充分重視。運用高校閱讀推廣創(chuàng)新機制,在充分保證閱讀推廣工作質量的基礎上提升其文化內涵,從而為高校特色文化的建設發(fā)展作出應有的貢獻,實現文化建設與閱讀推廣的協(xié)調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李曉蘭,黃秋梨. 圖書館與多元文化融合理論實踐分析[J]. 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8(2): 29-32.
[2]侯典舉,陳捷. 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價值取向與著力點研究[J]. 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8(18): 49-51.
[3]蔡迎春. 圖書館閱讀推廣研究進展及熱點聚焦[J]. 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8(12): 95-104.
[4]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全國國民閱讀調查課題組,魏玉山,徐升國. 第十五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主要發(fā)現[J]. 出版發(fā)行研究,2018(5): 5-8.
[5]隋愛麗. 基于網格化機制的圖書館閱讀推廣創(chuàng)新實踐[J]. 科技情報開發(fā)與經濟, 2014, 24(11): 82-84.
[6]王辛培. 閱讀推廣活動機制創(chuàng)新研究[J]. 圖書館界, 2013(1): 80-82.
[7]李園園. 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機制研究——以同濟大學圖書館立體閱讀為例[J]. 圖書館學研究,2014(7): 85-88.[JP]
[8]盧容. 中外閱讀推廣的體制機制比較[J]. 出版廣角,2015(Z1): 89-91.
[9]程武山. 傳統(tǒng)文化傳承與校園文化建設融合發(fā)展[J]. 中國教育學刊,2018(S1): 17-19.
[10]周一苗,曾芬鈺. 基于文化傳承與創(chuàng)新功能的真人圖書館模式研究[J]. 新世紀圖書館,2018(4): 40-45.
[11]李曦,馬璇,張敏,等. 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實踐模式研究——以“985”“211”高校圖書館為例[J]. 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8(6): 119-126.
[12]陳群,林麗. 圖書館閱讀推廣效益評價[J]. 新世紀圖書館,2017(11): 28-32.
Research on Campus Reading Promotion Mechanism and Practi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e Construction
FAN Jia-qiao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Library, Guangzhou 510641, Guangdong, China)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inter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campus culture construction and reading promotion, in allusion to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ampus culture construction in universities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reading promotion, this paper constructs the method of organic integration of university culture construction and reading promotion, establishes the reading promotion mechanis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e construction, and proposes an innovative path of the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of culture construction and reading promotion. It is pointed out that breakthroughs should be carried out in nine aspects, such as the establishment of professional reading promotion institutions, the formulation of standardized reading promotion system and the creation of systematic reading promotion system, and th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reading promotion mechanism should be carried out. This paper introduces and analyses the practical cases of the integration of library culture construction and reading promotion in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shares a series of reading promotion practices guided by innovative reading promotion mechanism, so as to provide an empirical reference for the administrators and reading promotion workers of university libraries.
Keywords: campus reading promotion; culture construction; promotion mechanism; practical stu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