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行動導向教學法起源于德國的雙元制教學,是以“行動導向驅動”為主要形式,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注重對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從完成某一方面的“任務”著手,通過引導學生完成“任務”,從而實現(xiàn)教學目標。從學生接受知識的過程看,知識來源于實踐,在實踐中得到感性認識,經(jīng)過反復實踐才能上升到理性認識,并回到實踐中去。這一教學法的先進之處是讓老師對學生做到“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培養(yǎng)了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真正擁有的學習的能力。
關鍵詞:行動導向教學;分組教學;實踐
中等職業(yè)學校是以培養(yǎng)社會所需的初中級技術人才為主的學校,專業(yè)特色鮮明,學生們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喜歡的專業(yè)。傳統(tǒng)的“填鴨式”“滿堂灌”的教學模式已經(jīng)不能適應中職英語教學了,一種有著先進教學理念的行動導向教學法適時地展現(xiàn)了它的魅力。那么如何將行動導向教學法更好地應用于英語教學中呢?我在教學中不斷嘗試與實踐,設計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具體實施方案,對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還英語課堂以生機起到積極作用。具體實施方案分三大部分,即分組方式,實施過程和總結評價。
一、 分組方式
行動導向教學法是以小組為教學單位,引入小組合作與競爭機制,調(diào)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讓學生覺得學習不只是自己的事,而關系到小組其他成員及小組的榮譽,自己對學習的懈怠無疑會影響到組內(nèi)成績,所以無形中激發(fā)出學習的動力。小組成員可以以抽簽的方式組成,即隨機組合;也可以根據(jù)學生的英語水平以實力相當為原則分組,每組成員分配盡量公平,即平分秋色組合。隨機組合的優(yōu)點是讓學生感到新奇,有期待,當然也有運氣。缺點是小組的實力可能不均,存在競爭弱勢。平分秋色組合的優(yōu)點是各小組的實力均衡,基礎好的學生擔任各組的組長,能起到帶動全組的積極作用,因此各組的競爭力相當,結果不可預知。缺點是少了些神秘感。教師可采納同學們的意見,靈活選擇最適合的分組方式。
二、 實施過程
(一) 教師備課要充分
行動導向教學法的宗旨是還課堂給學生,學生成為學習的主動者,而不是被動接受者。教師要從傳統(tǒng)的授課主角模式中走出來,扮演指導者、監(jiān)督員、主持人、裁判等配角。教師應將話語權更多地交給學生,尤其是說英語的機會。教師在課堂上似乎輕松了許多,但卻意味著課后的準備量增加了許多。例如制作多媒體課件,布置課上任務,擴展相關知識,準備教具等。只有充分備課,才能駕馭好“活生生”的課堂,才能處理好課堂上可能出現(xiàn)的突發(fā)問題,成為一名有經(jīng)驗的好主持人。這時教師就變身為傾聽者、指導者,并隨時補充和糾錯。這就要求教師的知識儲備量要大,備課要充分,胸有成竹方能自信地走入課堂。
(二) 教法要靈活多樣
行為導向教學法是由多種教學技術、手段、方法結合而成的,以職業(yè)活動為導向,以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為目的,以培養(yǎng)學生能力為核心的教學方法。教師在設計每堂課的教法時,可根據(jù)單元教學內(nèi)容的不同選取不同的教法,要多動腦筋,要有創(chuàng)新。這種教學法在英語課堂上主要包括:圖文展示法、情境表演法、頭腦風暴法、合作學習法、角色扮演法、游戲教學法,小組競賽法,多種教學方法的交替使用等。教師可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選擇合適的教學法進行教學,不要固守一兩種教法,要靈活多樣,讓學生們有新鮮感。例如在詞匯學習的環(huán)節(jié)中,每小組的優(yōu)秀成員可以扮演教師,領讀并根據(jù)課件講解單詞用法;單詞的聽寫以小組競賽方式進行;在學習課文時,我常用情境表演,小組合作學習,頭腦風暴等教學方法進行教學;由于語法教學比較枯燥,巧設游戲環(huán)節(jié)可起到化難為易,寓教于樂之功效。無論用何種教法,都要以學生為中心,讓他們真正忙起來,多讀多說。
(三) 教學成果要展示
行動導向教學法是以任務的下達,任務的完成,及成果的展示來貫穿整個課堂的始終。所以一堂課的成果如何要當堂展示出來。而語言成果的展示主要是以說為主,可以讓小組成員以小結的方式用英語表達出本課所學的主要語言點及課文的復述等內(nèi)容;也可以用小組討論的方式來體現(xiàn)同學們對本堂課內(nèi)容的理解程度;更為靈活的情境交際表演也是教學成果的當堂展示。書面表達的展示可以讓學生以板書的形式呈現(xiàn),或用答卷的方式體現(xiàn)??傊虒W成果的及時展示會讓學生有成就感,同時讓教師找到不足之處,及時反思并改進教學。
三、 評價機制
在行動導向教學中建立合理的評價機制尤為重要。也就是說對于每位同學、每個小組在每堂課上取得的成績要有量化的結果,并及時公布個人分數(shù)及小組分數(shù)。每項成績的得分標準要在分組前就定好并告知給全班同學。每一堂課有自評和互評環(huán)節(jié),每一周有小組及個人成績的公布,每個月更要有全面的總結及評價。教師的考慮要周到,盡量細化,學生們的每一點成績都要記錄在冊。在下一次重新分組前要向全班公布總成績,包括個人成績和小組成績,并給予適當?shù)莫剟?。學期末還將一學期的總成績做一下小結,評選出最佳學員。相信每個學生都渴望成功,老師的評價和肯定對他們很重要,會讓學生們有成就感,增強他們的自信心。所以說及時評價,適時嘉獎是行動導向教學的完美收官。
作為教師要十年如一日的愛崗敬業(yè),但在教學上不能十年如一日的墨守成規(guī),要不斷學習新的教育教學理念、教學方法。行動導向教學法是一個適應時代要求的先進教學法,教師要學通,用好這一方法還需反復實踐。本人針對此法設計的具體實施方案在中職英語教學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希望能和廣大教師共同交流,探討更完善的實施方案。
作者簡介:
王秀琴,山西省長治市,山西省長治市沁源縣職業(yè)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