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秀蘭 魏鳳香 肖政祥 曾慶波
(深圳市龍崗區(qū)婦幼保健院 深圳 518172)
新生兒復蘇是新生兒搶救中極其重要的操作,在臨床教學中怎樣提高兒科專業(yè)規(guī)范化培訓的住院醫(yī)師的復蘇技術是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有研究表明,在模擬教學中采用情景模擬及引導性反饋能夠有效提高臨床綜合技能培訓的效果,加深學員對臨床決策的理解[1]。目前,這兩種教學方法在國外已較為普遍,我國醫(yī)學教育領域近幾年也已推廣應用,反響良好[2]。本文選擇我院新生兒科48名兒科專業(yè)培訓的一年級住院醫(yī)師規(guī)培學員,比較研究情景模擬加引導性反饋教學方法在新生兒窒息復蘇培訓的效果,報道如下。
選取2018年9月~2019年9月在我院兒科專業(yè)住院醫(yī)師規(guī)范化培訓的一年級學員48名作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24例。對照組中男7例,女17例;年齡23~28歲,平均年齡(25.63±1.44)歲。觀察組中男6例,女18例;年齡23~28歲,平均年齡(24.92±1.38)歲。對照組在新生兒復蘇教學中采用傳統(tǒng)模擬教學加直接反饋的教學模式,觀察組則采用情景模擬加引導性反饋的教學模式,兩組均由2名具有豐富教學經驗和臨床工作經驗的教師授課。在課程結束后1周統(tǒng)一對學員進行考核,考核內容相同。兩組學員在年齡構成、學歷以及參加本次研究前的專業(yè)成績等一般數(shù)據(jù)資料上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兩組學生進入新生兒科學習后,首先共同接受新生兒復蘇的基本理論學習,教師將教學視頻及相關學習資料分發(fā)給學生,引導學生查閱文獻進行預習。提前3天通知學生將進行新生兒復蘇模擬教學。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的模擬教學,教師采用直接反饋的方式對學員進行指正。觀察組采用情景模擬加引導性反饋的教學模式,地點選在模擬產房,設施及用具模擬真實臨床場景。按照預先撰寫的教案設定特定的分娩情境,以學員為主體進行情景模擬演練,演練過程全程攝錄。情景模擬結束后,教師基于學習目標和學員的模擬體驗進行引導性反饋,必要時可將現(xiàn)場錄制的視頻進行回放。課程結束之前,留取足夠的時間引導學員對課程進行總結,通過反饋促進自學。整個教學過程以學員為中心,師生之間頻繁互動。課程結束1周后對兩組學生進行新生兒復蘇操作考核。
(1)根據(jù)學員的新生兒復蘇操作的考核成績(<36分為不及格;≥36分,<40分為及格;≥40分,<42分為良好;≥42分為優(yōu)秀),評價情景模擬加引導性反饋對學員掌握新生兒復蘇操作培訓的作用。
(2)將兩組學員對新生兒科教學工作的滿意度分為非常滿意(≥90),滿意(≥80,<90);不滿意(<80),統(tǒng)計總滿意率。
根據(jù)兩組學生在不同教學模式下的新生兒復蘇操作考核成績,我們發(fā)現(xiàn),觀察組考核成績優(yōu)秀和良好的人數(shù)較對照組多(P=0.017),表明情景模擬加引導性反饋可顯著促進學員新生兒復蘇操作技能水平的提高,見表1。
表1 兩組學員新生兒復蘇培訓考核成績比較
組別總人數(shù)優(yōu)秀良好及格不及格P對照組2447112觀察組24910500.017
根據(jù)兩組學員對新生兒科教學工作的滿意度,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觀察組學生的總滿意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27),見表2。
表2 兩組學員對各自教學模式的滿意度比較
組別總人數(shù)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總滿意率P對照組2479866.7%觀察組24185195.8%0.027
新生兒窒息是導致全世界新生兒死亡、腦癱和智力障礙的主要原因之一。據(jù)統(tǒng)計,每年全世界大約有400萬新生兒死亡,其中23%死于出生窒息。為降低新生兒窒息的死亡率和傷殘率,中國在2004年7月建立了新生兒窒息復蘇項目,在全國范圍內對參與分娩的醫(yī)務人員(產科醫(yī)生、新生兒科醫(yī)生、麻醉科醫(yī)生和助產士等)進行新生兒復蘇技能培訓,項目成立10余年來,明顯降低了我國新生兒窒息的發(fā)生率和死亡率[3]。
新生兒復蘇技術要求在極為有限的時間內不斷評估、決策、實施,對醫(yī)務人員的要求可以說是“秒秒必爭”[4]。住培學員是在臨床一線工作的新生力量,在新生兒科隨時會面臨危重新生兒需要緊急復蘇的情況[5]。運用高仿真新生兒模型進行窒息復蘇的演練可以幫助學員基本掌握單項技能操作[6],但臨床實踐千差萬別,迅速并且正確的決策有賴于施術者對整體復蘇技術的透徹理解和操作的規(guī)范與熟練[7]。
在情景模擬加引導性反饋模式的教學中,教師充當觀察者和引導者的角色,積極傾聽,協(xié)調幫助解決問題,鼓勵學生表達和處理情感,引導學生找到實際表現(xiàn)與學習目標之間的差距,反思改進的方法[8]。鼓勵學員大膽提問和發(fā)言,引導獨立思考,積極強化期望的行為,鼓勵優(yōu)秀學員進一步提高技能。
情景模擬加引導性反饋的教學模式與傳統(tǒng)模擬教學加直接反饋相比,缺點是所需教學時間更長,教師需要提前通過專門的學習和反復練習掌握情景模擬和引導性反饋的技巧,課前也需要花費更多精力進行教案編寫。所以在簡單的單項技能操作教學中,采取傳統(tǒng)模擬教學加直接反饋效率更高。但在流程較復雜、決策多樣化的綜合技能培訓中,情景模擬及引導式反饋具有以下明顯的優(yōu)勢[9]:
(1)能讓學生感受到真實的臨床情境,有效激發(fā)學習興趣;(2)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是中心,學生受到批判性思維的引導,便于將來在面對臨床實際困難時能夠獨立思考,自主解決問題[10];(3)教師充分尊重學員的隱私,理解學習是允許犯錯的過程,不帶批判色彩,不過度修正,保持同理心,有利于增進師生感情。
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的新生兒復蘇操作考核成績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17)。同時,觀察組學生對新生兒科教學工作的滿意度也顯著高于對照組(P=0.027),表明情景模擬加引導性反饋的教學模式有效提高了兒科專業(yè)住培學員新生兒復蘇模擬培訓的效果。
綜上所述,情景模擬加引導性反饋能夠提高兒科專業(yè)住培學員新生兒復蘇模擬培訓的效果,充分培養(yǎng)了學員的臨床思維,鍛煉了學員自主學習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效提高了學員的技能考核成績,值得在新生兒科教學中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