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國志 張林麗 王慶文 陳憲峰 鄭曉云 王春洋 杜鵑 宋秀艷
[摘要] 在當代職業(yè)教育教學中,努力提高學生的技能水平是重中之重,針對護理專業(yè)臨床技能教學的現狀,嘗試建立針對性較強的點對點資源庫,根據資源庫制作解剖學微課,專門應用于護理技能的教學效果提升。該項教學模式在2018級高職護理4個自然班的臨床技能教學中應用,應用效果與傳統(tǒng)授課模式的2017級高職護理4個自然班的學生進行統(tǒng)計學比對,得出結論,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中職解剖教輔式微課教學在臨床技能教學中的應用可明顯提升教學效果。
[關鍵詞] 解剖;教輔式;微課;臨床技能
[中圖分類號] R1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9)10(b)-0157-02
在當代職業(yè)教育教學中,努力提高學生的技能水平是重中之重,但影響職業(yè)教育教學效果的因數有很多,以往都是過度重視技能的培訓,忽視基礎學科的重要性。然而,影響技能水平提高的瓶頸問題恰恰不單純是技能培訓方面的提高,基礎知識的提高更為重要。從教多年的經驗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只有基礎知識和技能培訓有機的結合才是攻破提升職業(yè)教育整體水平的有力武器”。
針對護理專業(yè)臨床技能教學的現狀,嘗試制作針對性較強的解剖學微課,專門應用于護理技能的教學效果提升,報道如下。
1 ?現狀分析
目前,在國內外醫(yī)學教育教學改革與教育理念不斷更新的背景下,要求教師在基礎醫(yī)學課程的教學中要加強與臨床的緊密聯系,注重學生的實踐與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在基礎醫(yī)學教學中解剖學教學是重中之重,任何醫(yī)學相關的學科都要學習解剖學,而這門課程的掌握程度,直接影響到其他醫(yī)學課程的學習甚至影響到將來的工作。在我國醫(yī)學教育領域中,一直存在著解剖教學與臨床技能實踐教學的嚴重脫節(jié),解剖最先學習一年以后甚至更久才能學到臨床技能,很多解剖結構學生都已忘記,這一現狀直接導致臨床技能課授課效果不佳的嚴重后果[1]。
把解剖學微課以教學輔助的模式引入到臨床技能教學中是該校相關學科教師多年教學經驗的總結并經過深思熟慮大膽提出的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國內尚無相關方面全面的研究。
2 ?研究意義價值
解剖教輔式微課教學在臨床技能教學中的應用研究首先采用逆向思維,將臨床技能相關學科中需要的解剖學知識進行整理、穿線,建立相關知識的點對點資源庫,制作有針對性的解剖學微課視頻或微課件,在臨床技能教學中,根據點對點資源庫,運用自主探究式學習模式在課前對相關解剖知識進行重新自主學習(解剖實驗室開放),技能授課時通過解剖學微課件或微視頻進一步鞏固解剖結構等基礎知識點。
這一新的教學模式將解剖教學與臨床技能教學相關知識點進行了針對性的點對點整合,使臨床技能教學前就能順利清除解剖結構不清晰的瓶頸問題,在臨床技能教學中,運用解剖學微課視頻或微課件,解剖結構進一步形象化、生動化,使教學效果進一步提高和完善。同時也適用于所有基礎醫(yī)學課與臨床醫(yī)學課教學效果的提升,對其他非醫(yī)學類職業(yè)教育基礎學科與技能訓練的整合與提高具有可借鑒的作用。
3 ?研究目標
課題結合醫(yī)學職業(yè)院校的實際情況,以解剖學科和護理專業(yè)學生為主體研究對象,大力加強基礎醫(yī)學與臨床技能教學之間的相互聯系和影響,通過逆向思維法,從臨床技能入手,建立針對性較強的點對點資源庫,建立臨床技能相關的解剖微課及微視頻,并將其應用于臨床技能實踐教學中,運用自主探究式學習模式在課前對相關解剖知識進行重新自主學習,以降低學生學習專業(yè)技能時基礎知識的缺失或不足、提高學生對臨床技能的理解與接受的綜合能力[2]。
4 ?研究內容
微課教學作為一種現代化教學手段廣泛應用于各個學科,將解剖微課以輔助教學模式應用于護理技能實踐操作教學中在國內較少見。通過解剖學微課的引入,給學生提供針對性的點對點的基礎知識,為學生學習護理技能實踐操作降低了教學難度[3]。
①建立護理技能相關知識針對性的點對點資源庫。創(chuàng)建解剖學與護理技能雙向整合互促式教學體系并在教學中合理應用。②根據點對點資源庫制作解剖學相關微課視頻或微課件。③結合自主探究式學習模式,將相關的解剖微課及微視頻應用于2019級護理專業(yè)護理技能實踐教學中,并對2018級護理專業(yè)和2019級護理專業(yè)技能考核成績進行統(tǒng)計學比對。④形成詳細的研究報告,為相關學科的課程改革提供借鑒和幫助。
5 ?研究方法
5.1 ?調查研究法
為了真實地了解目前醫(yī)學職業(yè)院?;A醫(yī)學與臨床技能操作教學效果的現狀,準確獲得醫(yī)學職業(yè)院校學生職業(yè)技能獲得中的遇到的瓶頸問題,課題組將以護理專業(yè)為研究對象,對通化市衛(wèi)生學校護理專業(yè)進行問卷調查。并對調查問卷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從而準確、具體地找出醫(yī)學職業(yè)院校學生臨床技能水平不高的影響因素,針對瓶頸問題設計具體研究方案及方法[5]。
5.2 ?訪談法
針對以上問卷調查的過程中的瓶頸問題,對相關學科教師隨機訪談,針對問題深入研究,架好解剖學與護理技能操作之間的橋梁,建立相關知識針對性的點對點資源庫,為深入研究教學水平的提升打好基礎。
5.3 ?實踐研究法
根據護理技能與解剖學知識之間的“點對點”資源庫,制作相關微課視頻或微課件,在解剖教學中以護理技能操作相關問題為導向,激發(fā)學生的自主學習,并在教學關鍵點運用微課件或微視頻強調知識點在將來臨床技能操作中的重要性。在護理技能教學中,根據點對點資源庫,運用自主探究式學習模式在課前對相關解剖知識進行重新自主學習(解剖實驗室開放),技能授課時通過解剖學微課件或微視頻進一步鞏固解剖結構等基礎知識點。
5.4 ?個案研究法
將對通化市衛(wèi)生學校護理專業(yè)技能操作的調查研究作為個案引入課題,進行具體實際的分析研究,創(chuàng)建適合職業(yè)院校的新的微課教輔式教學模式,并為其他類似醫(yī)學職業(yè)院校乃至醫(yī)學類本科院校提供有意義的普遍參考價值。
6 ?微課的制作
根據“點對點”資源庫,借助模型、實物標本、GIF動畫資源庫等錄制微課視頻制。微課視頻的制作可以借助專業(yè)攝像機、手持DV等視頻采集工具錄制真實解剖標本;也可以利用該校制作的GIF動畫資源庫,選取合適的動畫圖片,制作事宜臨床技能操作的解剖學基礎課件,然后借助Camtasia studio8錄頻軟件進行錄制屏幕。因利用真實解剖標本錄制微課視頻錄制要從多角度進行錄制,然后通過視頻剪輯軟件,把所有視頻拼接剪輯形成一個完整的視頻。
7 ?研究成果
實驗教學效果的提高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①解決基礎課的枯燥乏味。解剖課時,引入臨床技能點,讓學生知道重點,做到針對性學習,加強知識點的強化作用,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②護理技能理論講授難度降低,教學效果明顯提高。通過人體生命科學館的開放,增強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使學習氛圍變濃,使學生在學習臨床技能操作之前,主動認知并復習相關知識點,為臨床實踐操作打下堅實的形態(tài)學理論基礎。
應用點對點微課課件教學,可以大幅度提高學生對學過的解剖學相關知識的記憶效果,大大降低護理技能教師在講授操作前對學生進行相關人體結構復習的時間,讓學生直觀快速地回憶起相關基礎知識,解決了教學時間緊迫的問題,節(jié)省出大量的時間用以臨床技能的實際操作向。
通過人體生命科學館的開放,增強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使學習氛圍變濃,使學生在學習臨床技能操作之前,主動認知并復習相關知識點,為臨床實踐操作打下堅實的形態(tài)學理論基礎。
③臨床技能考核成績明顯提高。2017級高職護理四個班級的平均成績?yōu)椋?0.65±16.64)分,及格率為85%。2018級高職護理4個班級的平均成績?yōu)椋?3.35±10.51)分,及格率為95%。
考試成績統(tǒng)計學研究:參與該項研究的是2017級高職護理4個自然班和2018級高職護理4個自然班的學生共392人,分成對照組(n=195)和實驗組(n=197),任課教師水平相當,護理操作項目難度固定。
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的授課方式,實驗組采用點對點微課的授課方式,經過兩個學期的完整授課,比較兩組學生的護理技能操作成績。見表1。
8 ?結論
認為2018級高職護理學生護理技能操作成績比2017級高職護理學生護理技能操作成績好,由此得出結論中職解剖教輔式微課教學在臨床技能教學中的應用可明顯提升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惠雪楓.解剖學教學中開展微課的建議[J].解剖學雜志,2016(2):244-245.
[2] ?夏青青,王莉,胡兵,等.基于數字人解剖系統(tǒng)進行人體解剖學微課開發(fā)的優(yōu)勢分析[J].解剖科學進展,2018(4):444-445.
[3] ?武愛萍,武淑琴.視頻教學在臨床護生教學中的應用[J].全科護理,2017(3):367-368.
[4] ?趙國志,王慶文.中職院校解剖學Gif動畫資源庫的建立與應用分析[J].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2017,4(12):53-57.
[5] ?李德華,姜東,單偉.系統(tǒng)解剖學的多媒體互動教學改革與實踐[J].解剖科學進展,2015(1):103-104.
(收稿日期:2019-07-21)